二、大舉作戰1

●李承晚對克拉克說:“我感到極度失望。你們的政府常常改變立場,你們對大韓民國政府的意見全不理會。”

●現在是用這片地的時候了,鄭維山的腦子形成了一個頗為大膽的行動計劃。

●我還有個辦法!”一個挺機靈的小戰士說,“要是遇到冷炮爆炸聲,還可以在轟隆轟隆聲音掩護下痛痛快快咳幾聲。”

● 大舉作戰誌願軍決定殺雞駭猴

經過第一階段的戰鬥,美軍基本被壓服,因而在政治上做出讓步,基本上接受了中朝方在此前提出的戰俘遣返方案,這使鄭維山更加清楚地看到軍事打擊的重要作用。

同時,美軍的讓步,也使鄭維山預感到反擊作戰的重點,有了向東線轉移以打擊南朝鮮軍的可能性。

恰在此時,美軍將領克拉克仍然頑固堅持“不強行遣返,並保證不對戰俘進行威脅恫嚇”。

另外,李承晚在得知美國政府的政治讓步時,勃然大怒,他對克拉克說:“我感到極度失望。你們的政府常常改變立場,你們對大韓民國政府的意見全不理會。”

李承晚還狂妄叫囂:“我們必須堅持的一件事情,是讓‘中共’軍隊從我們的國土撤退。不做到這一點就沒有和平解決的可能。你們的威脅影響不了我,你們可以撤走所有的聯合國部隊,撤走所有的經濟援助,我們將決定自己的命運……”

李承晚後來還告訴克拉克說:“美國采取這種綏靖策略是犯了一個大錯誤”。南朝鮮政府絕不接受這些停戰條件。

李承晚的這些舉動,讓克拉克對他有所不滿。克拉克在向華盛頓報告時說,他雖然不知道李承晚會不會鋌而走險破壞和平,這位南朝鮮總統“根本不講道理,而且他也沒有任何理由。他是唯一一個知道他自己能走多遠的人,但是,毫無疑問,他要以此來嚇唬別人直至最後。”

麵對美國和南朝鮮方麵所出現的矛盾分化,我軍指揮員鄧華、楊得誌等決定,將原定的以打擊美軍為主的作戰方案,改變為重點打擊南朝鮮。

因此,鄭維山即與第六十軍軍長張祖諒、第六十七軍軍長邱蔚統一了思想,決心連續作戰,將戰術反擊作戰規模推向奪取金城突出部。

根據鄭維山這一決策,第二十兵團在5月25日進行補充作戰,第六十七軍攻占了粟洞山及相毗鄰的6901高地,殲滅南朝鮮軍一個連另6個排,並擊退南朝鮮軍一個排至5個連41次反撲,共斃傷俘南朝鮮軍1750名。

第六十軍攻占了9492北無名高地和9492高地西北山腿和8837高地西北山腿,殲滅南朝鮮軍一個連另9個排、一個連部、一個觀察所,並擊退南朝鮮軍一個排至2個營的反撲38次,共斃傷俘南朝鮮軍1640餘名。

此時,在西線,由於美軍在談判桌上已做了讓步,反擊規模縮小,僅對土耳其旅一個連另兩個排和英軍一個連的陣地進行象征性地攻擊,對美軍的陣地暫未做攻擊。

後來土耳其軍、英軍也做了讓步,戰爭幾乎就要停下來了。

然而,南朝鮮李承晚堅決反對停戰,強行扣留朝中方麵兩萬餘名戰俘,公開叫嚷“要單獨幹”,“北進鴨綠江”。

為打擊李承晚集團氣焰,6月1日,誌願軍首長決定將重點東移,以打擊東線南朝鮮軍為主要對象,把戰略上的主攻任務交給了鄭維山,並將新入朝的第五十四軍、第二十一軍調歸第二十兵團指揮,同時又將準備加強到西線的誌願軍炮兵總預備隊的兩個炮兵團轉給第二十兵團指揮。潛伏作戰計劃出爐

隨著時間推移,金城地區的大規模反擊作戰的時機出現了。於是,鄭維山開始運籌帷幄了。

要打好這一仗,就要首先攻占973高地和8837高地等對方前沿陣地的支撐點,然而這又談何容易!

這兩個高地地勢高,地形又很複雜,實在是易守難攻。而且防守這幾個高地的“聯合國軍”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他們的防線被稱為“密蘇裏防線”,這是以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老家密蘇裏命名的防線,經營了3年之久。它與美軍著名的“密蘇裏號”軍艦同名。

對方把這一防線稱為“密蘇裏防線”,很顯然是寓含堅不可摧的意思。

鄭維山的目光突然停留在第六十軍陣地前那片開闊地上,在那裏長滿了茂密的灌木和野草。

春天他去視察時,曾對軍裏的負責同誌說:“要保護好這一帶植被,不允許在誌願軍司令部開會間歇敵人下山接近,發現就打。”

後來,第六十軍還組織特等射手,專打對方的零星人員,隻要他們一靠近就打。

現在是用這片地的時候了,鄭維山的腦子形成了一個頗為大膽的行動計劃。

那一天,鄭維山召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第二十兵團的各軍的領導,還有第三兵團的司令員許世友,副政委杜義德以及李天佑、王平、楊勇、張國華、李成芳等人,第二十兵團作戰室大掩蔽部裏坐滿了人。

鄭維山先分析了當時交戰雙方的形勢,隨後端出了他反複思考過的方案。

鄭維山說:“我們以兩個軍,即第二十一軍、第五十四軍作兩翼保障,兩個軍,即第六十軍、第六十七軍作正麵突擊,一個軍,即第六十八軍作總預備隊,攻取敵當麵兩個團的陣地,即8837高地和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分別位於金城以東、東南,是敵穩固金城地區防禦的3個強點,另一點為轎岩。打下這3點,等於砍掉敵3條牛腿,使敵金城地區防禦失去平衡,有利於我向縱深發展,擴大戰果,為第三階段收複金城地區作準備。”

鄭維山稍微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敵我雙方主陣地相距最多3公裏,中間又有深穀相隔,步兵怎麼集結?我們該怎麼打?”

鄭維山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我看可以把部隊提前隱蔽到敵前沿,第二天天黑後發起衝擊,當晚完成攻擊戰鬥,爭取到四五個小時搶修工事,補充彈藥,天亮後就可有效地反擊敵人的反撲。至於我們潛伏多少人,我測算了一下,至少要3000人。”

鄭維山環視了一下參加會議的指戰員們,又繼續說:“這不是異想天開”。

接下來,他又分析了我軍可以實現大潛伏作戰的幾個有利條件:

1、剛才說到的幾個點,敵人認為他強我弱,不會料到我從這裏下手,可以出其不意。

2、8837高地陡坡下有一開闊地,在敵人看來,似乎是我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礙。但該地樹叢茂密,地表植被完好,我軍可將部隊提前潛伏在這裏,戰鬥打響後,直接發起衝擊,減少傷亡,節省體力,在進攻接敵衝擊的距離和時間上出其不意。

3、第六十軍已有兩條坑道挖在9492高地和8837高地的山腿上,可囤積彈藥和二梯隊。

4、、8837高地與9492高地與我陣地前沿之間有一片雜木林,可將炮兵臨時發射陣地隱蔽於此。這不僅可增加我炮火射程和準確性,而且由於該區距敵前沿近,不易受到敵縱深炮火的壓製,利於發揮我火力。

鄭維山講完,又補充一句:“現在請大家提意見,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請提出來。”

此時,近50多人的大掩蔽部裏鴉雀無聲,出現長時間的冷場。

這早在鄭維山預料之中,要同時攻取對方兩個團的陣地,這是朝鮮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近兩年以來從未有過的事,他大大超出了此前誌願軍司令部規定的“攻擊目標不超過一個營為原則,最好每個軍一次攻滅對方一至兩個排到一至兩個連”的範圍。

另外,在我軍沒有製空權,技術裝備較差的情況下,3000人於大白天進行大潛伏,這在現代條件下的戰爭中從無先例。

更為重要的是,朝鮮戰場在當時已經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戰場,萬一打不好,不僅是生命和財產的損失,而且會影響國家和軍隊的形象,影響停戰談判的進程。

正當鄭司令員思緒澎湃的時候,真是不謀而合,原來第六十軍軍長張祖諒也想到了大潛伏作戰的計劃,並已經作了較為深入的考慮。

所以,在看到大家麵對鄭維山的計劃保持緘默的時候,張祖諒第一個站了起來,他說:“支持兵團的作戰方案,堅決執行命令,完成兵團交給的攻占8837高地、9492高地、殲敵一個團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