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諒首先表示讚成潛伏,使會議氣氛為之一振。鄭維山、張南生等兵團首長和與會的軍長們都聚精會神地靜聽張祖諒對潛伏成功條件的陳述。
接下來,張祖諒就進攻的方法,使用的兵力、火器,成功的有利條件、不利條件作了一係列地客觀分析論證,並對戰鬥打響後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情況、解決的辦法及應變措施等,都一一作了說明。
最後,張祖諒說:“此次作戰,主要是出奇製勝,其主要手段是大潛伏。3000多人在敵人手榴彈能炸到的地方潛伏一夜,敵人連想都不敢想,我們敢想,而且能做到。對於這一問題,自從第六十軍接防以來,我們根據鄭司令員的指示,進行了探索演練。先後組織對敵連以下目標反擊26次,反擊達到全殲守敵的目的。其中有21次都采取了大小不同的潛伏手段,班排連營都搞過。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兩晝夜都演習過,全部取得成功,使用兵力敵我對比基本是1比1到1比3。也就是說,此次反擊,殲敵一個團的目標,我用3500人的兵力,隻要潛伏成功,就夠了。”
張祖諒的發言,有理有據、實事求是地分析了潛伏成功的可能性。與會的同誌頻頻點頭,鄭維山、張南生等兵團領導人也都感到很欣慰。
張祖諒的話音剛落,第六十七軍軍長邱蔚站起來發言。他同意支持兵團的作戰方案,堅決要求攻打“十字架山”,完成殲滅對方一個團的任務,並就具體作戰的方法、措施做了簡要說明。
其他同誌陸續發言,讚同鄭維山、張祖諒的看法,並分別提出了本兵種、本部隊支援這次作戰行動的打算。
自然,鄭維山也明顯地看出,有人對這個方案的大膽十分吃驚,對這麼大規模潛伏是懷疑的。
會前有人甚至對他說,新任司令政委都來了,這一仗是不是不要再打了。
當時對高級指揮人員進行輪換,第二十兵團將由楊勇出任司令員,王平任政治委員。誌願軍總部領導已和鄭維山談過話。
在會議召開之前,鄭維山已將計劃呈交上級領導批示。
當會議接近尾聲時,作戰室的電話響了,誌願軍政委、代司令員鄧華來電話:“請鄭維山同誌接電話。”
鄭維山接過電話,就聽到鄧華說:“我們已經認真考慮了你們的作戰計劃,我們認為打8837高地和9492高地的條件還不成熟。我們的意見是不要打,請你們考慮一下。”
鄭維山回答:“我決心已定,打錯了我負責。”
掛了電話,他一臉嚴肅地對與會者說:“這一仗一定要打。錯了我負責!殺頭殺我的!”
張祖諒說:“我和你共同負責!”誌願軍進行周密部署
計劃雖然提出來了,但大家對將要麵臨的問題還沒有充分認識,所以,指戰員希望能發揮集體的智慧,群策群力,讓大家共同想辦法。
擔任主攻敵陣地最高峰973高地的第五四二團團長武占魁,來到八連所在的坑道。
八連是突擊連,潛伏的地區離對方最近。連隊幹部已組織班長以上人員到對方前沿陣地勘察過地形,偵察過衝擊道路。
八連把偵察的情況擺在沙盤上,以班為單位研究戰術和打法,分析潛伏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
夜間,他們就在陣地後方選擇類似攻擊目標的山頭,反複進行潛伏衝擊和縱深戰鬥演習。一演習,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大家把出現的這些問題記下來,第二天在班務會、連務會上進行反複研究,然後再把想到的新辦法搬到演習場上實踐。
“我再提個問題!”一個操著四川口音的戰士一邊抽煙一邊說,“潛伏區離敵人那麼近,一咳嗽,讓敵人聽見咋個辦?”
“小問題。”旁邊一個山東口音的戰士說,“你不會把煙戒了?”
“就是不抽煙,嗓子癢了還是要咳嘛!”那個四川戰士接著說。
“對!這確實是個問題。”班長也說,“一個人咳一聲,大家都咳起來,還不像打雷?應當研究一下止咳的辦法。”
緊接著大家圍繞潛伏中的咳嗽問題,開始七嘴八舌地進行討論了,戰士們想出了各種辦法。
“要是用盡所有辦法還止不住呢?”有個戰士問。
“有辦法!”班長說,“頭天晚上摸地形,我忽然想咳,就用手在地上挖了個小坑,嘴上堵著毛巾,埋進小坑咳嗽,聲音就小多了。”
“我還有個辦法!”一個挺機靈的小戰士說,“要是遇到冷炮爆炸聲,還可以在轟隆轟隆聲音掩護下痛痛快快咳幾聲。”
“俺還有個問題!”一個操著河南口音的戰士說,“要是睡覺打呼嚕,敵人聽見咋辦?”
“那就想辦法不睡覺。”有人說。
“萬一困得眼皮打架,咋著?”還是那個河南口音。
“我有個好辦法。”一個四川戰士拉長聲調說:“出發時,兜裏裝幾個辣椒,困起來把辣椒放在嘴裏狠狠咬上一口,保險你的瞌睡蟲都給嚇跑了!”好一個絕妙的點子,全班都笑了。
“我提個問題,大家討論一下。”班長發言說,“要是潛伏中被敵人冷槍冷炮打傷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顯然和每個人都有密切的關係,加上問題的嚴肅性,使會場上活躍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靜下來。
“我來說。”那個愛抽煙的四川戰士語調緩慢而穩重,“我們絕不能‘一個老鼠壞了一鍋湯’。這麼大的部隊,戰鬥又這麼重要,誰要是當了軟骨頭,打傷了哼哼嘰嘰,亂爬亂動,讓敵人發現我們,誰就是全軍全國人民的罪人!我保證,打傷了不亂叫,不亂動!”
戰士們都在搶著發言,不同鄉音,表達著同一個決心:
保障集體的安全,換取戰鬥的勝利!即使要他們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就這樣,八連戰士們為了保證潛伏的成功,為了戰友少流血,在不斷地尋求潛伏作戰的方法,這對潛伏作戰的最後勝利起到了很大地促進作用。
除上麵一些問題外,潛伏中的通信工作也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潛伏中不能有一點聲響,搖電話不能響鈴,打電話不能出聲。而潛伏部隊在一晝夜時間裏,又必須隨時同上級指揮所保持聯絡。
為了解決秘密通信手段,通訊科長、通訊營長、通訊股長、通訊連長們都絞盡了腦汁。他們規定:
有線電通話,潛伏部隊隨時待機守聽,不得高聲講話,有情況用預先規定好的暗號吹送話器,或按開關表示;團指揮所向潛伏部隊講話時不得搖鈴,應先持機呼叫。無線電、步談機在潛伏中嚴禁發信號。除情況緊要,除部隊被敵發覺、戰鬥打響或有線電被破壞,方可開機聯絡,但也隻限於被察覺或打響的部隊的機器。
關於防止潛伏戰士背上的手雷被對方打著的問題,張祖諒和師、團幹部以及戰士一起商定了個辦法:把手雷的背帶用鐵絲搞成活扣,或用一根繩子把背帶在胸前勒緊,潛伏時,解開它,使手雷袋能夠轉動。臥倒後,將手雷袋轉到胸前,把手雷壓在身體下麵,用身體作掩護。關於防備對方打燃燒彈,大家說對方不可能打燃燒彈。因為距敵人太近,對方也怕燒到他們自己。
萬一要發生這種情況,草木蔥綠,先煙後火,我軍可借著濃煙遮蔽,解去身上佩帶,在火中碾滾、撲救。
連日來,張祖諒一直在想,要打掉對方一個團的主陣地,要派那麼多戰士潛伏到對方眼皮底下,一旦有個閃失,一旦我軍的作戰企圖被對方識破,那該怎麼辦呢?大潛伏,就是大冒險。不僅軍的首長們擔心,兵團首長擔心,連誌願軍的首長也很擔心。兵團首長把第六十軍突擊連隊的幹部叫到兵團部,把祖國慰問的慰問品拿出來招待,詳細詢問了潛伏準備工作的各項細節。
兵團首長指示,要注意衝擊道路的坡度。潛伏時,山地死角固然可以利用,但是,戰鬥發起時,坡度太大,攀登就比較困難,這會增大傷亡。
誌願軍代司令員鄧華、副司令員楊得誌、參謀長李達等將軍們,決定親自聽取作戰部隊彙報。為了讓軍、師首長集中精力抓好作戰準備,還特地囑咐:“彙報情況隻要參謀來就行。”軍長張祖諒、副軍長兼參謀長鄧仕俊得知誌願軍首長要親自聽取彙報,並且指示隻要參謀去就行,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