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戰鬥準備情況向首長彙報得更清楚,根據他們的指示,司令部組織製作了一個關於戰區地形的特殊“沙盤”,按照五萬分之一的地圖放大了10倍,並對與實地有誤差的地方作了修正,對對方的一些重點設防之處和不易察覺的低凹處又作了寫景。
這個“沙盤”共有4個乒乓球桌子那麼大,可以拆裝組合。“沙盤”以各種顏色的模型定位標明,成了我軍潛伏和突破對方防線作戰的縮小了的標本實體。
指戰員命令戰士們把“沙盤”裝在兩部卡車上,由3名熟悉情況的作戰參謀和偵察參謀帶去彙報。
為了讓領導了解的更生動,還派了3名偵察員,按潛伏戰士的著裝全身披掛,以便向誌願軍首長作彙報表演。另外,他們也擔負著保衛“沙盤”安全的押運任務。
張祖諒、鄧仕俊在送3位參謀上車時,緊握住他們的手囑咐說:“要如實向首長彙報情況,但一定不要提困難,不要伸手叫苦。”軍司令部偵察參謀李一平、第一七九師作戰參謀張誌民、第一八一師作戰參謀麥好禮,從彙報準備到彙報的要求上,都深切感受到張祖諒那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處處為全局著想的大將風度。汽車在晨光朦隴中向北急駛,幾個小時之後就來到誌願軍司令部駐地。
先是彙報作戰部署。鄧華、楊得誌、李達以及誌願軍司令部的作戰、情報、通信、炮兵、後勤等部門負責人都出席了。將軍們對張祖諒決定用3個團各打一處,每個團又多路實施攻擊,正麵進攻和側翼迂回相結合的部署表示滿意。
鄧華說:“抄後路,出奇兵,仗是攻堅,兵力不能平推。要破規律,破慣例,要出奇,奇得讓敵人摸不著頭腦才好!”談到“潛伏”,參謀們彙報得很詳細,首長們問得更詳細。參謀們說,參戰部隊都經過了潛伏演習。演習中曾發生這樣的故事:“假設敵”在模擬的對方陣地上嚴密監視了3天,中間下了一場雨。3天過後,他們回來發牢騷說:“叫我們受洋罪,為什麼潛伏的部隊沒有去?”
問他們發現了什麼?他們回答說:“當然有發現了,第二天,有一隊人,從南往北走,其中還有女的。”
其實,這些“假設敵”不知道,那天下午,他們剛“占領”陣地,擺開監視的架式。就在他們的眼皮下,潛伏部隊從黃昏開始下山,通過溝底,爬上溝對麵,進入了“潛伏區”,而後整整潛伏了24小時。
演習指揮員輪流值班,巴望著看到“假設敵”發現情況的信號,可是一直沒有看到。
至於那一隊人,是祖國慰問團的文藝演出隊,走在潛伏區內的一條小路上,是從團部到營裏去。
就是這隊人,也沒有發現在他們走的小路旁藏有一批潛伏部隊。
演習潛伏的部隊回來說,有的戰士看到這一隊人的腳上除了穿黃解放鞋外,還有一個穿藍色力士鞋的。一查,這是參加演出的一位女同誌穿的。
而“假設敵”們眼睛隻盯著樹叢草地,關於潛伏部隊的任何情況也沒有發現。鄧華等首長們聽了彙報,驚奇而又高興地笑了。
他們聽說3個偵察員都參加過潛伏演習,便叫來問了個仔細,諸如偽裝、防撞、抑噴、解困等,還把包水壺的布袋解下來看是否能裝大便用。
鄧華說:“上麵的袋口應該大些嘛!”
當偵察員伏身就地作業時,首長一眼看見背上的手雷,便問道:“敵人打中了手雷怎麼辦?”
“敵人打燃燒彈怎麼辦?”
“報告首長,學習邱少雲同誌,至死不動!”偵察員回答。
鄧華麵色凝重地點點頭,說到:
戰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是可貴的,可是我們要設想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盡最大可能減少傷亡。
彙報從13時進行到晚上22時。晚飯也是送到“沙盤”前,每人一碗,大家邊吃邊談。
彙報結束後,鄧華特別強調了兩手準備:如果潛伏暴露,奇襲不成,就要立即強攻,及時投入後續部隊。
鄧華還說:“每個團要有救護組織,人要多一些。部隊打上去以後,及時搶救,轉運傷員和烈士。這個工作一定要重視。”
最後,鄧華問彙報的參謀:“我們說完了,你們還有什麼意見,有什麼困難?”
參謀李一平等想起臨走時張祖諒軍長關於不要伸手叫苦的交代,因此誰也不吭聲。
首長們一一點出:物資?運輸?醫務?當點到炮兵和炮彈時,3位參謀忍不住笑了。
鄧華等首長終於明白了,當即做出指示,戰鬥發起之前,把炮兵第七師的一個團配屬給第六十軍。李一平等返回軍部,向張祖諒等軍首長詳細傳達了誌願軍司令部首長的指示。
張祖諒聽完之後,對軍部的同誌們說:“對首長的指示,要一件一件地落實。”關於作好萬一潛伏被對方發現改為強攻的準備,張祖諒和鄧仕俊等根據誌願軍司令部、兵團首長指示,進行著周密地準備和部署。悄悄進入潛伏陣地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誌願軍計劃於6月9日晚進入潛伏區。
當6月9日的夜幕降臨時,張祖亮軍長及軍裏的其他首長,分別到各參戰部隊出發點同參戰部隊握手送行,並祝大家勝利歸來。
19時左右,各潛伏分隊開始按計劃向各自潛伏區域開進。
在進入潛伏區時,後麵的戰士踏著前麵戰士的腳步前進,衣服刮破了,手臉出了血,大家都咬緊牙關忍著不出聲。
到10日4時前,3000餘名勇士在對方陣前潛伏完畢。潛伏隊員距離對方的直線距離還不足200米,就連咳嗽、打呼嚕對方都能聽得見!
潛伏部隊到達潛伏區域後,指戰員們依據地勢潛伏在大樹下、草叢裏、岩石邊……時值夏季,氣候悶熱,汗水一次又一次地滲透了他們的衣服。
經過長時間地行軍後,我軍戰士體力消耗都很大,潛伏後不久困乏就向他們襲來,為了避免入睡後失去警惕,從而被對方發現,許多人靠咬手指來驅走困意,時間長了鮮血染紅了他們的嘴角。
戰士們任憑蚊蟲叮咬他們的麵孔,螞蟻在他們身上爬來爬去,毒蛇在他們身邊遊蕩……
我軍炮兵有目的無目標地打著冷炮,按計劃和規定的信號,每隔一段時間連打幾炮,保護隱蔽在草叢中的戰士們翻個身。
所有這些困難,潛伏人員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3000人在長達19個小時的潛伏過程中,竟無一人違反潛伏紀律暴露目標。
倒是“聯合國軍”覺得這寧靜的氣氛過於難耐了。
14時,第五四二團和第五四三團,突然向指揮所彙報:“有一股敵人在接近我軍潛伏區!”
所有指戰員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
“立即用炮火幹掉他們!”張祖亮果斷地發出命令。
我軍監視炮火立即向對方送去一排熱烈的“慰問炮”,打得對方狼狽逃竄。
10日18時左右,對方似乎感覺到氣氛不對,“聯合國軍”開始胡亂開炮,有幾發炮彈落在了誌願軍潛伏區內。
五三五團五連戰士張保才腿部中彈,鮮血直往外冒,若不及時包紮就會有生命危險。
可是,此時此地若人員一動,就會暴露目標,精心準備的作戰計劃將付之東流。
為了戰友們看不到他痛苦的表情,張保才咬緊牙關,趴在血泊裏,就這樣,他以驚人毅力在劇烈疼痛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始終未出一聲!
五四二團的戰士苟子清腹部中彈,腸子都流出來了,但他硬是沒有叫一聲,自己把腸子塞回肚子裏,而且還想用毛巾裹住傷口繼續作戰,但不久就因流血過多而犧牲了。
在整個潛伏期間,先後湧現出15位像張保才、苟子清這樣的英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保證了我軍潛伏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