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軍擊落美軍偵察機的幾天之後,美軍悍然發動了大規模挑釁行動。
25日零點剛過,劉亞樓接到前線電報。
電文如下:
美國海軍的一支龐大艦隊在中國東海的領海線外擺開了挑戰的架勢,3艘大型航空母艦、30艘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和後勤補給艦列陣航行,從3艘航母上起飛的200架飛機密布天空。
接到緊急情報後,空軍司令劉亞樓馬上給周恩來打電話。周恩來在電話裏做了部署。劉亞樓立即向前線指揮官聶鳳智發布命令。
命令如下:
總理指示,隻派幾架正常巡邏的飛機,在我國領空內巡邏,不要主動向美軍攻擊,靜待事變。
美軍見解放軍空軍張馳有致,沉著冷靜,分明早有準備,所以美軍未敢向解放軍戰機開火,炫耀一陣武力後,無功而返。毛澤東指示“務殲入侵之敵”
1957年11月20日夜,一架改裝後的國民黨B—17飛機穿越中國內地9個省,甚至接近了北京上空,活動時間長達9個小時。
敵人如此大膽的行動,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密切關注,周恩來當晚發出命令。
命令如下:
蔣機未能入侵北京上空,是不幸中的幸事,我們應用一切方法將蔣機擊落。
原來,在進入1957年後,國民黨為了反攻大陸,繼續使用經過改裝的B—17型飛機,對我沿海地區進行電子偵察。
自從B—17型飛機在1956年被擊落後,國民黨空軍受到了打擊,不得不改變作戰方式。到1957年,敵機開始把月夜、中空條件下的出動,改變為暗夜、低空條件下的出動。
敵B—17型飛機是活塞式轟炸機,經過改裝後做為偵察機使用,低空性能較好,續航時間長達17小時,機載電子偵察設備可偵察到地麵雷達的部署和性能,可竊聽到對方的指揮活動。
1957年,B—17型飛機夜間低空竄入大陸偵察達53架次,人民空軍出動69架次截擊,卻一次次讓敵機溜走,於是就出現了開頭那一幕,敵人竟然飛越內地9省,還飛臨了北京。國民黨B—17型飛機如此狂妄的行為,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深切關注。
為加強北京地區的防空,總參謀部向中央軍委寫了《對蔣機竄擾大陸縱深情況及我采取的措施》的報告,毛澤東主席閱後指示空軍:
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就這樣,空軍對戰略工作進行了全麵整頓,提出了一係列措施,使夜間作戰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使部隊對在夜間低空擊落敵機的信心大大提高。
1958年4月21日深夜,國民黨空軍再次出動的B—17飛機1架,低空竄入江西地區上空進行騷擾和偵察任務。
麵對敵情,航空兵第十二師截擊機大隊飛行員李順祥,駕駛米格—17波愛夫型飛機在指揮所的引導下,衝入高空迎截敵機。
這架米格—17使用改進過的機上雷達,在約300米的同度上,距敵1500米發現目標,900米截獲,800米開炮,將B—17飛機擊傷……
B—17飛機被擊傷後,國民黨空軍就不再那麼囂張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主動出擊。
在和B—17偵察機進行空中較量的同時,解放軍空軍同其他國民黨的偵察機和戰鬥機較量,主要的有RB—57偵察機和F—86戰鬥機。
1957年12月15日和1958年1月7日,國民黨空軍兩次派遣RB—57偵察機飛臨山東半島上空進行偵察活動……胡春生在同溫層擊落敵機
1957年,美軍方在向台灣提供的B-17型飛機在大陸領空被擊落後,又向台灣提供多架RB-57高空偵察機,敵人利用這種飛機又在內地上空大肆偵察。
《人民日報》不時刊登我國政府對美國政府的警告,也不時提出對台灣當局派飛機侵犯大陸領空的事提出嚴重警告,不過,他們仍然藐視我方的警告,仍然不斷派飛機對我進行空中偵察。那麼,最有效的警告就隻有把它揍下來了!
為此,周恩來親自給空軍司令劉亞樓打來電話,他在電話裏說:“劉司令員,我們應用一切方法將美機擊落!不然影響太壞!”
劉亞樓回答說:“我們的飛行員多次眼看著敵機大搖大擺地從眼前飛走,心如刀絞一般難受,他們為沒有把好空中大門而感到內疚。”
劉亞樓話鋒一轉,又信心十足地對周恩來說:“不過,請總理和中央放心,為了保衛祖國神聖領空,我們已決定從十八師、九師等幾個老部隊中抽調一些技術水平高超的老飛行骨幹,組成遊獵中隊,布置在敵機經常出沒的航線機場上。”
周恩來問:“能否讓機務部門想辦法改裝我們的飛機,設法減輕飛行重量?”
劉亞樓答:“我看可以,我們還正在訓練擔任遊獵的飛行員,爬高到最大升限後,利用空氣動力、慣性作用向上躍升,對準目標開炮。總之,我們一定下決心,把各項措施進一步搞紮實,搞出名堂來!”
當時,沿線機場起飛多架飛機層層攔截,都因升限不及,無法攻擊,隻得“望敵興歎”,至於各種口徑的高射炮,更是無能為力。
敵RB-57戰機如同逛花園一般,大搖大擺地在大陸上空橫貫轉悠,爾後不慌不忙飄然而去,這對解放軍的防空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為了貫徹毛澤東、周恩來的重要指示,劉亞樓還專門召開各軍區空軍、各軍黨委書記會議。
劉亞樓在會上嚴厲地說道:“要從根本上扭轉防空作戰被動局麵!”
會議決定從十八師、九師等幾支勁旅中抽調一些技術水平高超的老飛行骨幹,組織遊獵中隊,布置在敵機經常出沒的航線機場上,機務部門想辦法改裝飛機,設法減輕飛機重量。
劉亞樓還親自整頓防空作戰的指揮和保障機構,在他的指示下,解放軍的米格型戰鬥機就開始在空中和敵機較量了。
在這之後,劉亞樓迅速組建起了解放軍第一支地空導彈部隊對外稱五四三部隊,使之成為解放軍空軍的王牌部隊。
1958年2月18日,雷達發現一架敵RB—57偵察機,從青島東南方向400公裏處正不斷上升高度朝西北方向襲來……
為了擊落國民黨飛機,海軍航空兵第四師第十團中隊長胡春生和飛行員舒積成奉命駕駛殲—5飛機緊急起飛,穿過迷霧衝向膠州灣,雙機10度爬高,背敵出航,進入同溫層待機。
所謂的同溫層是指12000米以上高空的空間層,這個空間層溫度長年在零下56度,通常沒有雲、霧、雨、雪,飛行員進入這一層空間飛行,呈現在眼簾的天空不再是蔚藍色,而是深藍色、紫色乃至近乎黑色,所以視線非常不好。
同溫層的空氣稀薄,空氣動力減少,飛機反應遲鈍,機動性能變差,在世界空戰史上,還從未有過在同溫層作戰的先例。
在同溫層開炮,炮口噴出的瓦斯進入發動機,容易使發動機停轉,每門炮射擊時產生的6、7000公斤的後坐力,有可能導致飛機失速,或者其他高空危險,甚至是機毀人亡。
但是,如此危險的高空作戰,卻被中國航空兵創造了先例,更震驚了世界。
飛行員胡春生和舒積成升到15萬米時,發現了敵機,胡春生首先發起攻擊,由於急於殲敵,兩次開炮卻沒有命中。
胡春生反過來再次向敵機衝去,在距敵機433米處連續3次開炮,一直打到距敵機75米,使敵機多處中彈,最後墜毀在千裏島附近海麵。
敵機擊落後,正在朝鮮訪問的周恩來總理聞訊後非常高興,馬上打電話向海軍祝賀。
如今,這架RB—57飛機殘骸被撈起後陳列在青島中山公園,成為曆史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