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浙江全省的麵積有102萬平方公裏,而上、下大陳島僅占75平方公裏,如果打開地圖,根本找不到它的準確位置。但這個在東南海麵上距大陸14海裏的島嶼,在國民黨的眼裏卻是反攻大陸的理想基地。所以,才讓蔣介石死死抱住不放。
另一方麵,蔣介石打算通過這些沿海島嶼對大陸沿海進行滲透,開展政治、心理、經濟等攻勢,以及從事其他陰謀活動。
早在1950年6月,國民黨就成立了大陳島遊擊指揮所,指揮官由海軍溫台巡防處處長兼任,所屬遊擊隊五花八門,番號眾多。
當時,大陳島上的國民黨守軍十分混亂,並沒有真正的統一指揮,處於群龍無首的無序狀態,簡直就是一幫烏合之眾。
到1951年9月,有“西北王”之稱的胡宗南化名秦東昌,被國民黨政府派往大陳島。直到這時,在大陳島的國民黨守軍才有了點軍隊的樣子。
胡宗南到任後,秘密策劃向大陸東南沿海發展勢力,等待國際局勢的演變,配合由大陳島發起的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
胡宗南身兼“江浙人民反共遊擊總指揮部司令”和“省主席”兩個要職,聽起來很顯赫,但其所轄兵力不過幾個突擊大隊罷了,兵力總數大概有7000人。這段時間,這些人主要對東南沿海進行襲擾破壞等行動。雙方劍拔弩張
在大陳島上,胡宗南那個所謂的“省政府”下設軍事處、民政處、經濟處及溫嶺縣政府,但所控製的領土隻有上、下大陳島,包括魚山、一江山島、披山、南麂等4個島嶼地區,麵積16平方公裏。
胡宗南來大陳島,原來是在明知不可為之而為的情況下,自願請纓而來的。他是想戴罪立功,試圖再現他往日的輝煌。
當時,蔣介石在美國等帝國主義的支持和策動下,還做著反攻大陸的美夢,但和解放軍的幾次交戰中,他的美夢開始破滅了。胡宗南能讓蔣介石看到希望嗎?
胡宗南是窮途末路,1953年5月,積穀山被解放軍占領以後,胡宗南已經感到力不從心了,後來他和美方顧問就大陳島的防務問題發生了分歧,大陳島的軍政體製因此重新進行了改組。
在那之後,大陳島的防務,由新整編的美援裝備師劉濂一擴充。1953年8月,蔣經國奉命專程迎接胡宗南返回台灣,胡宗南從此就離開了大陳島。
胡宗南離開後,“江浙人民反共遊擊總指揮部”更名為“江浙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徒具虛名的省府主席,暫由鍾鬆代理。
國民黨在大陳島的防區,北領魚山、一江,南控披山、南麂,防線綿延達120多海裏,司令部則以陸軍為主體的三軍聯合編組。
大陳島防區司令部兼管防區黨、政、軍統一指揮責任,後來擔任台灣司法部調查局局長多年的沈之嶽,即任政治部主任的職務。
1954年9月,下大陳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接管全區地方行政,沈之嶽奉命兼任,“省政府”結束遷台,蔣經國的勢力得到了鞏固。
朝鮮戰爭停火後,解放軍的海空軍得以南移,開始對浙海地區施加壓力,和國民黨展開爭奪戰。
毛澤東不能讓蔣經國這幾隻“小小蒼蠅”長期嗡嗡叫的。大陳島的艦隊,已多次與解放軍的大型艦艇在三門灣附近發生激戰,但都沒有占到上風。
積穀山解放,解放軍把大炮設置在大陳港西麵不遠的海域上,大陳島受到了解放軍的火力覆蓋,早就下決心要奪回該島了。
而在魚山、菜花岐間的海麵,解放軍空軍進行投彈攻擊,國民黨的海軍優勢明顯下降。
解放軍步步緊逼,在奪取鯁門、頭門、田嶴三島後,迅速於毗鄰一江山島的頭門山島架設岸炮,其射程可覆蓋一江山島及大陳島以北海麵。
台州灣海域受到了解放軍火力的控製,魚山列島已完全暴露在解放軍的瞰視之下,國民黨過去肆意妄為的海上遊擊行動就再也猖狂不起來了。
1954年10月份,解放軍的攻勢越來越強,指向大陳島的巨炮達到30多門。由寧波樟橋和黃岩路橋基地起飛的我軍戰機,不時飛臨大陳島進行航拍偵察。
解放軍東海艦隊的大型艦艇,同時在石浦港及三門灣一帶海麵行動,向國民黨“太”字號、“永”字號及後勤的大陳特遣艦隊艦艇不斷施壓。
在大陳島附近海域,敵我雙方劍拔弩張,戰鬥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