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陸軍激戰一江山島

●敵人的炮彈從彈藥艙打進去,這舷進,那舷出,竟然沒有爆炸!

●新兵畢衍常還沒拔出刺刀,身後槍聲響起。他轉過身來,拿起一塊石頭砸在敵人的頭上,接著又給敵人一刀。

●一排長命令一班長帶兩個戰士並攜帶火焰噴射器,和他一起去摧毀敵人的碉堡。

● 陸軍激戰一江山島解放軍第六艦隊出擊

在這次作戰中,解放軍第六艦隊的“南昌”、“濟南”、“沈陽”、“武昌”四艘護衛艦組成兩個戰術編隊,對一江山島展開了猛烈的炮擊。

他們的任務是:以艦炮對一江山島的炮陣地、火力點和高地實施摧毀射擊,掩護陸軍登陸,同時阻擊大陳島方向開來的敵人艦隊,支援引導魚雷快艇實施攻擊。

完成任務後轉至百夾山島與東磯列島之間海域警戒,時刻準備打擊增援之敵。

13時18分,“南昌”、“濟南”兩艦對一江山島向陽礁、固守村的敵人戰防炮陣地實施猛烈射擊,掩護“沈陽”、“武昌”兩艦組成的第二戰術分隊進入一江山島作戰地域。

13時22分,“沈陽”、“武昌”艦單橫隊進入百夾山島與涼帽嶼之間的射擊陣地,主桅杆升起射擊信號旗,前主炮發出震耳的轟鳴。

13時25分,“沈陽”艦轉向180度,距離目標400多米,因目標背向陽光,觀察困難,艦長費慶令請示縮短射擊的距離。

經第六艦隊邵震同意,“沈陽”號軍艦向前貼近到敵人的海域,對瞭望村樂清礁陣地實施射擊。

14時03分,執行第二步機動射擊。

14時06分,共消耗彈藥140發。考慮到下一步要攔截打擊敵人援艦的任務,經第六艦隊指揮部批準,以發射200發炮彈的一個基數為限。

14時30分,登陸部隊一舉突破敵人的前沿陣地,登上了一江山島。

兩艦延伸射擊,掩護登陸兵前進。

瞭望村的地形是像一個饅頭狀的巨石,標高50多米,因此一連串的射擊,炮火都很難命中目標,不是遠彈,就是近彈,影響了登陸的時間和艦隊的安全。

費慶令命令“沈陽”艦再抵近敵人海域,為此,他下達命令:

同距離齊射,快發三發!

“沈陽”艦前、後主炮發射了三發炮彈後,就把敵人的火力點壓製住了。

此時,雷達部門報告,敵軍艦距一江山島僅有200米左右,後來根據測量記錄發現,最近時離岸隻有160多米。

費慶令馬上命令調頭,前、後主炮停止射擊。

就在這時,先是艦首出現水柱,接著被水柱包圍。軍艦還沒有調整過來已經中彈起火。

當時,100毫米火炮在這個距離上射擊是很少有的,費慶令當時考慮到一定要保證陸軍登陸,並消滅敵人火力點,就顧不上那麼多,靠近了就射擊。

“沈陽”艦靠近島嶼後,才發現他們被岸上的火炮封鎖,當時下麵報告說:

機艙中彈,馬上掉頭!

這就出現了剛才中彈起火的那一幕。

由於離岸太近又在調頭,為了保證艦艇安全,費慶令沒有時間指揮火炮射擊,就把指揮權交給了大隊槍炮業務長。

接著,“沈陽”艦又中了敵人的一顆炮彈。炮彈是從彈藥艙打進去的,從這舷進,那舷出,竟然沒有爆炸,幸好沒有碰到彈藥。

當時費慶令下定決心,要趕快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否則他的軍艦就會受到重創。

但“沈陽”艦剛調過頭來,敵人的炮彈再次落到甲板上。機艙破裂進水,當場有人員傷亡。

費慶令趕緊命令堵漏,搶救傷員。

從不斷升起的水柱判斷,是岸上敵人的57戰防炮在偷襲。費慶令根據彈著點的方位反向尋找,很快發現岩石下偽裝的炮陣地。

敵人這個炮陣地構築得十分隱秘,空中投彈和陸炮射擊都無法發現它。

槍炮業務長使用目測射擊,指揮甲板炮火齊射。一頓炮彈蓋過去,這個偽裝的炮陣地啞了。

經過對“沈陽”艦的全麵檢查,發現一顆炮彈擊中雷達室,一顆在冰凍儲藏室爆炸,還有一顆穿透艦首壓水艙靠近水線的部位,致使壓艙水全部漏光。

費慶令馬上命令各部門保持冷靜,一邊搶救,一邊射擊岸上的敵人,繼續和敵人作戰。

雷達兵王同馨在爆炸中犧牲了,年僅32歲。他原是國民黨“重慶號”巡洋艦士官,曾赴英國學習雷達技術,是這方麵的專家。

王同馨參戰前在“廣州”艦任職,因該艦進廠維修臨時調到“沈陽”艦幫助工作。當時上級已經批準他回家結婚,未婚妻就在碼頭招待所裏等著呢。他聽說“沈陽”艦雷達室臨戰缺額,大隊確定他參戰,他沒有絲毫退縮,就隨艦出海了。

然而,他卻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也沒有看一眼自己的妻子。他是真正的勇士。

戰鬥依然激烈地進行著。

“沈陽”艦負責清掃樂清礁界麵的守敵,上方就是一江山島地區敵軍司令部的所在地—— 203高地,在那裏的明碉暗堡錯落林立,壕塹依著山勢錯綜複雜,嚴重阻礙了解放軍登陸部隊的前進步伐。

費慶令透過硝煙,在望遠鏡中觀察登陸部隊的進展情況。他看見,突擊隊的紅旗一會兒倒下,一會兒豎起來,有很長一段時間,紅旗沒有出現。

費慶令意識到這是部隊受到了強勢火力的阻擊,難以繼續前進,必須進行炮火支援。但在當

此刻,艦上的炮彈發射已經超過上級規定的數量,在關鍵的時刻,他立即報告上級,很快得到了火力支援的命令。

費慶令立即命令向203高地進行猛烈炮擊。炮彈帶著憤怒呼嘯著飛向敵人,很快,敵人的工事被摧毀了。我軍的山地攻堅戰

在“沈陽”艦以及海上其他火力的多重支援下,陸軍第六十師一七八團二營搶灘登陸樂清礁,“戈爾洛夫”重機關槍毫不停息,掩護突擊隊向主峰發起進攻。

一江山島的岩石很光滑,上麵長滿了蛤蜊等貝殼寄生物,又很尖利,攀爬困難。

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都配備了繩索、小刀之類的攀援工具,解放軍卻沒有,不過解放軍的戰士比美國兵意誌堅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戰役發起之前,一七八團二營經過了長期登陸作戰的訓練,早就練就了登崖越壁的絕技,這些困難根本難不倒這群勇敢的戰士。

但讓營長孫湧最擔心的是,登上懸崖,便是光禿禿的棱線,海島風大,樹長不起來,棱線上既沒有草,更不見樹,人若是走在上麵,處境就太危險了!

如果就這麼往上衝,很容易被敵人的火力封鎖,但是停留在灘頭更等於自殺,他們隻能前進,不能後退,這是很明確的。

就在這時,迎麵刮來一陣西北風,風是從190高地方向吹來的,那邊正受到解放軍飛機大炮的轟擊,風裏還夾帶著炮彈爆炸後的陣陣煙霧。

營長孫湧心裏覺得,這真是太好了,這些煙霧就像煙霧彈,正好掩護一七八團二營在棱線上運動。營長孫湧大喊一聲:“同誌們!快上!”

也就幾分鍾時間,一七八團二營尖刀排戰士們在硝煙的掩護下閃電般地攀上礁岩。

擋在前麵的大概有十幾個敵人。雙方展開了肉搏戰。五連戰士沒費多大功夫就把敵人消滅掉了,連衝鋒槍都沒有用。

孫湧率領一七八團二營已經攻進了固守村,但是樂清礁與固守村路不相連,部隊傷亡主要是在六重坡,六連指導員就犧牲在那裏。

二營七連長卻是在反斜麵戰鬥中犧牲的,他們連沿著戰壕打過來,和敵人打得很激烈。

後來,孫湧協助七連戰士阻擊這股敵人。敵人隻有四個人,地堡修得很堅固,也很隱蔽,但解放軍還是用火焰噴射器把地堡連同敵人幹掉了。

在攻打203高地時,解放軍往上攻是仰角,敵人往下打是俯角。解放軍的武器發揮不了威力,重機槍越接近越難打,因為仰度太高了。

一七八團二營的手榴彈打不上去,敵人的手榴彈卻可以丟到100多米遠。

敵人居高臨下,手榴彈一丟直往下滾。解放軍上了島,山崖太陡,臥倒以後要抬頭很不容易。一江山島的火力點是交叉的,一七八團二營四周都是環形防禦,攻擊時需要進行反斜麵戰鬥。而反斜麵戰鬥時,敵人攻擊解放軍都是從背後,二營出現很大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