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內的敵人發現解放軍靠近,就集中火力封鎖開闊地帶。一班長中了敵人的子彈,另外兩個戰士被封鎖在彈坑內。一排長命令噴火手沈鍵泉,一定要把敵人的碉堡幹掉。

“是,保證完成任務!”噴火手沈鍵泉大聲答道。

沈鍵泉趁手榴彈爆炸升起時的煙幕一躍而起,衝到了敵人碉堡的跟前。把火焰噴射器對準槍眼摳動扳機,隻聽“呼”一聲,一道火龍鑽入地堡,接著從各個槍眼冒出長長的火苗。碉堡裏的槍聲就停止了,從裏麵滾出幾個敵人,一直摔到懸崖下。

“衝啊!”一排長揮手。

戰士們剛衝上勝利坡,在160高地上的敵人援軍就奔過來了。這批援軍都是現代化裝備,分兩股沿著戰壕迂回,左側一股有10人,摸到一排所在戰壕前十幾米處突然扔出手榴彈。

麵對敵人的進攻,一排長立刻組織人員進行反擊。許多扔進戰壕的手榴彈又被解放軍扔了回去。

一營五連3個排鞏固了陣地,借助戰壕向160高地發起攻擊。新兵畢衍常在戰壕裏轉來轉去,一抬頭發現一群敵人衝過來,而前麵的敵人離他不到5米。

敵人發現了畢衍常,正要射擊,畢衍常的刺刀已經捅向了敵人,頓時一股血濺過來。還沒容他拔出刺刀,身後槍聲已經響了。畢衍常轉過身來,拿起一塊石頭砸在敵人的頭上,接著又給敵人一刀,剩下的幾個敵人很快就成了俘虜。

畢衍常押著俘虜順著原路返回,抬頭發現在160高地上飄起了紅旗。這時203高地上也吹響了陣陣的衝鋒號,五連戰士向山頂發起最後攻擊了。

203高地是一江山島的核心,上麵全部是一些頑固敵軍分子。五連戰士向203高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最後,我軍攻占這一高地。解放一江山島

張愛萍在望遠鏡裏觀察著整個戰況,他命令強擊機向203高地輪番轟炸,並讓海上艦炮封鎖敵人的火力點。無數炮彈在敵人的陣地上炸開了花。

飛機轟炸之後,紅旗再一次豎起來,解放軍戰士繼續向203高地衝鋒。

紅旗在張愛萍的望遠鏡中,一會兒消失,一會兒又出現,深深牽動著張愛萍的心。他深知軍旗是軍隊的靈魂,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隻要看到紅旗在飄揚,那勝利的希望就在眼前了。

最後一個旗手是五連通訊員陳壽南。突擊組衝上主峰時就剩下3個人了。一麵紅旗燒成焦片,傷痕累累,但它卻高高飄揚在風中。

15時5分,張愛萍興奮地走出掩蔽下到碼頭,全然不顧炮火的轟鳴,大聲說道:“走,上一江山!”

跟出來的一行人趕緊勸阻,王德還拉住張愛萍的胳膊,說現在還很危險,可張愛萍根本不聽,說:“趕快叫陳雪江調炮艇過來,我現在就去!”

張愛萍邊走邊命令,吩咐艦艇部隊密切監視大陳港內的動靜,又命令空軍做好起飛準備,隨時準備打擊增援的敵機。

陳雪江跑步過來,他知道張愛萍的脾氣,這個時候勸什麼也沒用,隻好叫過來陳立富,仔細叮囑用兩艘炮艇護送張愛萍從北一江山島登陸。

炮艇快速靠近樂清礁。但見怪石嶙峋,崖壁數十丈,張愛萍心中暗暗讚歎解放軍戰士的英勇。

張愛萍登島後,戰鬥還未結束,各處還傳來斷斷續續的槍聲。張愛萍見不足兩平方公裏的小島上到處都是屍體,如此慘烈的場麵真讓他頗感悲壯。

師參謀長王坤報告,第一梯隊各營已轉入防禦,正在修複陣地,將攻擊轉為大陳島方向,塹壕、交通溝、地堡均在修繕,構成新的環島陣地。彈藥補發完畢,第二梯隊各營正在肅清洞穴內的殘敵。

前方忽然傳來一陣槍聲,一夥人攀登過去。主攻團副團長毛張苗上前報告,他們登上203高地後才發現,對麵180高地上有一批舉著紅旗的人在突擊,而根據協同作戰的部署,友鄰部隊在勝利坡方向登陸應該由西往東打,這些人怎麼由東往西衝呢?

況且,攻打南一江部隊所舉的紅旗應該與這邊紅旗一樣大小,絕不會是小旗子。他斷定這是敵人在耍花招,在偽裝解放軍突圍,就馬上組織兩挺重機關槍封鎖逃路。一番掃射,沒被打死的敵人又逃回山洞裏。張愛萍表揚了毛張苗,叮囑大家要徹底做好肅清戰場的工作。

這時,一副擔架從山上抬下來,張愛萍上前詢問犧牲的是哪個單位的戰士,並親自為犧牲者蒙上白布單,又指示身邊幹部要處理好烈士的後事。

到了傍晚的時候,粟裕總長從北京打來電話,讓張愛萍彙報戰果,供新華社發通稿使用。

張愛萍報告戰況及統計數據:

全殲守軍1086人,擊斃守軍司令王生明上校以下519人,生俘第四突擊大隊大隊長王輔弼中校以下567人,繳獲各種火炮53門,火箭筒27具,輕、重機槍68挺,各種槍支823件,以及大批彈藥和軍用物資。張愛萍總結自己的打法

解放軍海陸空協同作戰攻下一江山島後,台灣方麵大為震驚。台灣媒體報道說:

共軍於拂曉即開始以機群、艦炮及岸炮,輪番炸射一江山我軍碉堡、陣地、水際及灘頭防禦設施。

一江全島籠罩在彈幕下,硝煙彌漫,火光閃爍。至中午,島上我軍陣地、工事、通信、遭受嚴重破壞,各部隊間,已失卻聯絡掌握。午後,共軍以小型登陸艇為主體的登陸船團,分由南田至海門一帶港灣駛出,在大型作戰艦艇掩護下向一江山海岸搶灘登陸。

我忠勇守軍,雖予猛烈阻擊,但共軍借其人海戰術,冒死攀登上岸。在戰鬥過程中,王生明司令一直坐陣指揮所,指揮所屬作戰。最後王司令在電話中報告劉司令:敵軍已迫近到指揮所附近五十公尺處,所有預備隊都用上。我正在親自指揮逆襲,手裏還給自己留著一顆手榴彈……話未說完,電話機中傳來“轟”地一聲,電話就此中斷。劉司令和我們圍在電話機旁的人都知道王司令已經壯烈殉國,無不熱淚盈眶,悲慟不已!王司令雖已成仁,但一江山我軍仍在繼續各自浴血奮戰,直到二十日傍晚,槍炮聲始告寂止。一江山在激戰五十三小時後,終於陷入共軍之手!

美國合眾社台北19日電文如下:

共產黨的這次行動使用的兵力使這裏大為震驚。這裏軍事當局不得不承認共產黨中國的第一次陸、海、空聯合作戰是經過周密策劃而且執行得很好。

據悉,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德福海軍上將和遠東的軍事首長認為,共產黨中國的首要目標似乎是想試驗一下美國是否願意參加一個爭奪澎湖列島以外島嶼的戰爭,並且想在爭奪其在亞洲威信的複雜政治鬥爭中贏得一個回合。

共軍侵犯一江山時,由上海、杭州、寧波等地起飛各型飛機200餘架,各種艦船達150餘艘,陸軍連續登陸者達6000人,飛機投彈達500餘枚,岸炮及船炮發射達20000餘發,一江山遊擊勇士在眾寡懸殊之情勢下,仍步步為營,艱苦作戰達61小時,終於達成守土天職後,全部壯烈成仁。

共軍此次發動對一江山攻勢,動用兵力八倍於守軍,其所出動兵力之多與飛機、艦船之比,發彈量嚴密亦為曆次戰役,包括韓戰在內之首次,其誌在必得之意圖至為明顯。島上遊擊隊720人以一當十,固守據點,殲滅犯敵達守軍之三倍,同時擊沉敵巡邏艦兩艘,擊落擊傷敵拉-11型飛機5架。

熊恩德在答複記者詢問時稱,共軍叫囂侵犯台灣及大陸外圍島嶼,為一向之意圖,早已為人所共知,企圖犯大陳亦早已盡人皆知。一江山失陷後,共軍對大陳之威脅自必增加,但國軍必將固守疆土,絕不輕言放棄。

事實上,一江山島渡海登陸作戰,是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它的一舉成功,標誌著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張愛萍在日後的總結中說:

我軍解放浙東沿海諸島特別是解放一江山島的戰役,是第一次組織實施陸海空聯合作戰。那時,我們沒有這方麵的經驗,這個仗怎麼打?我們沒有照套蘇軍的條條框框,也沒有按照歐美那一套,而是從實際情況出發,經過周密的籌劃、計算,確定了自己的打法,結果打勝了。

人民解放軍一舉攻克一江山島,給予“台美共同防禦條約”一個有力的回擊。

解放一江山島後,解放軍的進攻態勢明白無誤地表明:下一步將攻擊大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