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長覃耀仁和他的10多個戰友都被蜇了,大家被這突然的“襲擊”打亂了隊形。他們連忙砍下灌木枝來拍打,就仿佛和敵人進行激烈的戰鬥。

可惡的馬蜂折騰了一陣就飛跑了,一個戰士就開玩笑說:“我看,馬蜂們肯定得到了命令,命令說這是中國部隊是來幫助我們打擊美國的,我們不能這樣對待客人啊,哈哈!”

另一個戰士捂著被蜇傷口說:“我看這破壞了兩國的傳統友誼,太不友好了!”

剛才的那個戰士說:“對對,嚴重的國際問題,說不定是被美國收編了!”

後來經檢查,發現共有30多人受傷,被蜇處都腫成大包,劇烈的疼痛使他們臉色蒼白。但大家帶著身上的傷,邊說邊笑,繼續往前趕路,10多分鍾後到達了駐地。援老部隊攻堅老西線公路

10月3日晚上,戰士們到駐地後開始宿營。連續幾天的急行軍,戰士們已經很疲憊了,雖然也是露天宿營,但他們心裏卻很安穩,晚上睡得特別香。而二營和三營幹部就到團部參加軍事、施工和政治工作會議。

10月4日,二營和三營戰士們在老撾迎來了嶄新的一天。團部命令他們馬上投入到建設任務中去,和先前到達的第一批部隊一起並肩作戰。

開工命令下達後,爆破聲響徹山穀,久久地回蕩在老撾大地,打破了這裏原始平靜的世界。二營和三營熱火朝天地幹起來。

根據上級的安排,第五大隊入老撾修建的第一條公路被稱為老西線。這條公路北起尚勇邊境檢查站到孟納莫,從孟納莫向西至會曬省的琅南塔,再從孟納莫向南至芒賽,全長105公裏,為5級砂石路。

從孟納莫到芒賽的全長56公裏,由二十七、二十八等3個大隊承建。二營和三營到達後,也馬上投入建設中,某班長覃耀仁所在二營的任務:是在18公裏內,建3座橋。

10月4日晚上,二營長叫覃耀仁去滅掉那一窩可惡的毒馬蜂,他二話沒說去了。覃耀仁摸黑爬到蜂窩處,聽到周圍響起一陣低沉的嗡嗡聲。他馬上用一個麻袋慢慢地從下往上將蜂窩裝進麻袋,迅速紮好袋口,砍下樹枝就跑回來了。

在忙碌中,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施工正在緊張地進行著。但大家苦中作樂,仍然能保持高效的工作熱情,時而還會想起被馬蜂蟄的趣事。

在老撾境內,下雨是常有的事情,天空經常彌漫著濃濃的水汽。在這樣的天氣裏,戰士很少能穿到幹燥舒服的衣服,連做飯的幹柴都很少;空中常有美機出沒,地麵又有特務襲擾,條件十分艱苦。

老撾的山路崎嶇不平,部隊在雨水中還要向望不到邊際的森林地段施工開進,雖然很多戰士都有雨衣,但背包和草綠色的軍裝已經和皮膚粘在一起了,在森林裏還經常出沒蟒蛇。

中國援老部隊積累了在越南叢林中修路、作戰的經驗,這次到老撾來修路很快就適應了。但畢竟是異國他鄉,在風俗習慣和生態環境上總有較大的差別,戰士們在修路的同時還必須多了解老撾。

第五大隊的戰士們在風雨中向森林挺進,從部隊領導到每個戰士,他們肩上都扛著重重的施工器材和生活用品。在森林裏,戰士們找不到像樣的道路可走,隻有泥濘的小道上攀登和緩慢的行進,有時候路滑,一些戰士就會跌倒在泥水裏。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每個人的心裏都很明白,這也是在與美帝國主義侵略者搶時間,爭速度,隻有搶先一步才可以防止美機破壞。很多戰士都是先施工,後生活,部隊隻留很少一部分人負責戰士們的生活。

當時有個戰士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軍人家在何方?

軍人的飯鍋就壘在腳背上。

參天大樹聳立在勘測好的道路上,我要立即砍伐!

荊棘、亂石橫臥在預定的道路上,我要徹底清除!

全支隊戰士硬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修通了老西線102公裏的汽車便道,為修築正線創造了條件。

汽車便道修通時,老撾已經進入旱季,是修築公路部隊的黃金時期。築路指揮部及時抓住這一黃金季節,調整部署,全麵展開正線施工。

各大隊在各自負責的20~30公裏地段上,進行科學分工,密切協作。他們集中人力和機械,首先突擊路基石方。在指揮部統一組織下,各部隊積極開展了比速度、比質量的競賽活動,有效地加快了施工進展,提高了工程質量。

某隊一營與技術營配合,實行機械集中定點作業,劈山填穀,僅用17個工作日就完成了2公裏多的路基土石方,計4000多立方米。

擔任備料任務的分隊,采取就地取材和開辟場外料場相結合的辦法,保證了每公裏路段所需的2200立方米石料的及時供應。在鋪砌路麵底層時,戰士們從日進30米很快提高到68米,以後又提高到214米。

施工部隊還虛心向民工大隊學習,他們因地製宜,就地取材,自製手推車、滑土車和打夯機等簡易工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經過精心施工,所修公路達到了:路基堅實、路麵平整、邊坡整齊、橋涵穩固、整體美觀的設計要求。

此外,在援老築路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模範地執行中央軍委頒發的《援老人員紀律守則》和築路指揮部的有關規定,虛心向老撾人民學習、愛護老撾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可以這樣說,在當時,部隊除了喝老撾的水外,其他東西都是從國內運來的。

四、確保工程部隊安全

●“轟隆”一聲,一顆穿甲彈正好擊中美機,該機一顫,拖著長長的濃煙,向班海德以西滑去。

●3架敵機在空中盤旋時,有兩架被57炮和4管高射機槍擊中,兩機中彈後撞在一起,另一架美機嚇得灰溜溜地跑了。

●十班戰士繼續挖洞,準備找出下半截蛇身,剛挖幾米,突然鑽出一條比黑蛇更大的花蟒來,一下就撞倒5個戰士。

● 確保工程部隊安全采取措施打擊特務活動

1968年12月的一天夜晚,有一個美國特務潛到二營營部10米處的小河邊,他正用高精度的竊聽器偷聽二營長的談話。

這個時候,值班通訊員黎明光出來打水,他發現在在不遠處有個黑影在晃動,當確定是美國特務後,他馬上轉回屋內去取衝鋒槍。

黎明光從屋裏取出衝鋒槍的時候,狡猾的特務已經跑出一段距離了,很快便消失在密林中。

原來,自從援老部隊進駐這裏修路以來,就不斷有偽政權特務在夜間到營區附近的山頭、山溝打信號彈,或到營區邊緣進行偵察。

二營首長鑒於特務的活動太猖獗,決定采取有效措施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

二營下達了如下命令:

一是加強警戒,增加哨位,做到每排一哨。

二是堅持查哨製度,連排幹部親自帶崗查哨。

三是組織精幹人員,對營區附近的山頭、山溝進行不定期的搜索。

四是在敵特經常出沒的地方設潛伏哨,反擊敵特的騷擾。

要抓特務,最有效的是大麵積搜山。在搜山時,戰士們終於有機會進入戰鬥狀態了,連日的修路工作,已經讓他們懷念那些打仗的日子了。

為了抓到特務,大家分組行動,把大山給團團包圍了。前4次搜山都是在附近的山頭、山溝,並沒有發現任何情況。到第5次的時候,二營長決定擴大到5公裏範圍繼續搜索。圍剿老撾偽政權武裝人員

1969年3月10日,戰士們從二營區西麵的山頭一直向遠方搜索。在一處山坡上,二營長從望遠鏡裏發現在半公裏處有一塊空地,叫班長覃耀仁等人過去搜查。

覃耀仁等人握緊槍小心地向前走,在離空地約200米時,他們發現有3個穿迷彩服的人躺在幹草堆說話,並沒有發現自己被中國軍隊包圍。

發現特務後,二營長叫覃耀仁帶兩人從左邊包抄過去,叫班長黃之福帶兩人從右邊包抄下來,營長自己則帶兩人從正麵下去。他們利用大樹掩護慢慢向特務靠近,當離特務還有幾十米時,躺在幹草堆裏的一個人突然站起來,接著就大喊起來。

其他兩個特務也趕忙從草堆裏站起來,拿起槍朝覃耀仁等人連開數槍,“嗖嗖……”子彈有的打在樹上,還有幾顆從覃耀仁的耳朵旁邊穿過。

營長非常冷靜,他握緊手裏的槍,對大家命令:“給我打!”

戰士們端著衝鋒槍朝對方射擊,一顆顆子彈打得特務抬不起頭來,看來特務這次是插翅難飛了。雙方隔著那片空地激戰,覃耀仁等人利用麵前的大樹掩護射擊,打了大概2分鍾的時間,3個特務退到了西麵的密林中。

特務進入密林後,朝戰士們打了幾槍後就熄火了。

覃耀仁和其他3個戰士各投一個手榴彈,手榴彈一爆炸大家就衝了過去,但除了在一棵樹後發現一攤血外,已不見特務的影子。

這次圍剿行動雖然沒有把可惡的特務抓到,但他們打傷一個特務,還繳獲壓縮餅幹3小箱、牛肉罐頭1箱。

後來,特務不甘心又來搗亂。當時,二營區的北麵1公裏處有一個小村,叫納麼村(音),位於孟納莫和芒賽的中間。村的東邊有一個山口,叫納麼山口,從山口的小路可一直通到100公裏外的南康河。在山口處原先住有老撾民族解放軍1個連,剛被調走幾天。

1969年4月20日2時,納麼村遭到一股不明來曆的武裝人員的突然襲擊,老百姓十分恐慌,村長從村邊的小溪跑到二營營部請求支援。

獲悉敵情後,二營長一麵向團部彙報請示,一麵調七連一、二排到營部待命,營長簡要說明後就帶領戰士們出發了。

戰士們沿著當年法軍修建的一條僅15米寬的小道快速奔向納麼村。營長對二排長說:“你排要盡量搶占納麼山口,堵住敵人的退路,一排和通訊班攻入村中。”

戰士們跑了大概500米後,一排就進入了黑乎乎的樹林裏。戰士們摸索著繼續往前跑,由於天太黑,看不清腳下的路,有的人不小心撞在樹上,還有的人不慎掉進水坑裏。

在離村子還有200米的時候,一排戰士被武裝人員發現,對方馬上朝一排打了幾槍,然後邊退邊打,一排馬上開槍還擊。一排打了一陣子,發現對麵的槍聲熄火了,於是戰士們繼續前進。等戰士們進到村子時,武裝分子由於聽到槍響,早就從村子的另一處倉皇逃跑了。

這一仗又沒打成,二排在山坡中比一排更慢。密密麻麻的竹子、樹木和荊棘阻礙了他們的行動,沒有抓到敵人,氣得戰士們直跺腳。

村長說:“敵人肯定是從山口逃走了。”

從此以後,納麼村人就與中國部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多次向中國表示感謝。部隊每次放電影,村民都來來觀看,當看到戰士們拉歌時,村民們非常感動,紛紛說:“中國解放軍太好了,你們是最好的軍隊!”奔襲孟塔村美軍偵查分隊

1969年4月25日17時,二營接到昆明軍區情報局和支隊部的一項命令。

命令如下:

二營在2小時內迅速組織1個連的兵力,於晚19時準時出發,向東奔襲75公裏,殲滅盤踞在一個叫孟塔村的一股敵方偵察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