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此刻,各個觀測台、站,從四麵八方不斷將接收到的“東方紅1號”衛星的各種數據信息,報到酒泉基地計算中心。

計算中心又以最快的速度,計算出衛星的初軌參數。“東方紅1號”衛星繞地球飛行一圈以後,再一次進入中國上空時,喀什站立即將衛星的軌道參數傳送到酒泉基地計算中心。

不一會兒,計算中心將“東方紅1號”衛星飛經世界244個城市的時間及飛行方向,準確地計算出來,並且僅用了48分鍾便向北京發送了全球預報。

這時,北京指揮所的羅舜初將軍與新華社的一位組長在一起,絞盡腦汁地起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的“新聞公報”。“公報”稿改了一遍又一遍,直改到4時才完稿。隨即派人送往周恩來辦公室。

徹夜未眠的周恩來接到這份“新聞公報”草稿後,先看了一遍,然後開始逐字逐句推敲。他用紅鉛筆將原稿中“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一句,改為“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

停了一下,周恩來又拿起了通往國防科委羅舜初將軍辦公室的電話,說道:“羅舜初同誌,公報中寫到的有關衛星軌道的參數都準確嗎?”

羅舜初回答道:“總理,請放心,這些數字是酒泉基地計算中心根據各觀測台、站傳送的數據信息計算出來的。”

羅舜初回答完,又補充說道,“保證準確無誤。”

周恩來仍不放心,接著又問道:“那衛星入軌後的精確參數是多少?現在知道嗎?”

“這個參數正在計算之中。”

周恩來聽完思忖了片刻,說道:“既然如此,我的意見,不如先等一等。等美國方麵公布了參數以後,我們作個比較,爾後再公布於世,你看怎樣?”

羅舜初答道:“可以,就按總理說的辦。”

周恩來放下電話以後,在那件已經修改過的“公報”稿上,鄭重地簽上了“周恩來”三個字。

然後,周恩來匆匆登上了飛往廣州的專機,趕去主持由越南、越南南方、老撾、柬埔寨領導人參加的“三國四方會議”。

各國祝賀中國成功發射衛星

1970年4月25日,美國之音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發射衛星的消息,並公布了中國衛星入軌的參數。與中國計算中心發布的衛星入軌參數比較,大體相同。於是,羅舜初當即向身在廣州的周恩來通報了這一情況。

正準備到會場去的周恩來得知這一消息後,心情十分愉快。

他大步跨入“三國四方會議”的大廳,向與會的朋友們高聲宣布道:

朋友們,為了慶賀這次會議的召開和圓滿成功,我給大家帶來了中國人民的一份禮物,這就是中國於4月24日21時35分,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我們大家的勝利!

周恩來的話音剛落,會場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三國四方”的領導人紛紛走過來與周恩來熱烈握手、擁抱,表示祝賀。

25日18時,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在全國人民迎接偉大的70年代的進軍聲中,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宣布:毛主席的這一偉大號召實現了: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運行軌道的近地點高度439公裏,遠地點高度2384公裏,軌道平麵與地球赤道平麵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圈114分鍾。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律播送“東方紅”樂曲。

這次衛星發射成功,是我國發展空間技術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

中共中央向從事研製、發射衛星的工人、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革命幹部、科學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民兵以及有關人員,表示熱烈祝賀!

首都沸騰了!全國沸騰了!

新聞公報剛發表,頃刻間,首都北京燈火通明,鑼鼓聲四起,鞭炮齊放。歡慶的人群如潮水般湧向天安門廣場,湧向毛澤東、周恩來居住的中南海門前。

當晚20時29分,“東方紅1號”衛星高唱著《東方紅》出現在北京上空,首都的百萬人民,扶老攜幼,走出房舍,聚集在庭院、街道、廣場,爭相觀望。

當那顆明亮的衛星緩慢地飛過天安門上空時,廣場上幾萬雙眼睛在探照燈的引導下,緊緊追隨著翱翔在太空裏的衛星,邊看邊歡呼雀躍,直到衛星完全消失在東南方向的茫茫夜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