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進入潘州城,陝甘支隊向北行,突破渭河臘子口,打了步兵打騎兵。
二萬裏遠征到陝北,南北紅軍大會合,粉碎敵人新圍剿,抗日討逆救中國。
《紅旗下的中國》一文,斯諾通過:尋找紅色中國;到“西邊的安樂鄉”――西安;到紅區去;被“白色土匪”追逐;叛亂者;紅色伴侶們;毛澤東――蘇維埃的台柱;紅軍大學;紅色劇社;和紅區農民談話;西北的紅星;
蘇維埃的工廠;彭德懷論遊擊戰術等13節,分述了他為什麼要到紅區的原因,以及從北平出發到紅區的經過和在紅區的感悟。這些內容,在斯諾以後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都有。
《中日問題與西安事變》一文,是毛澤東在1937年3月1日與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的一次重要談話。這篇談話涉及西安事變;1937年2月中旬召開的國民黨三中全會;2月2日發生的西安槍殺王以哲事件等,毛澤東在對形勢分析後,提出國共合作,共赴國難的具體建議和作出的讓步,並預言中日之戰不可免。
《中國紅軍》、《中國紅軍怎樣建立蘇區》、《在中國紅區裏》三篇文章,是美國記者韓威爾在川陝根據地采訪的報道,是人們了解紅四方麵軍的重要資料。
《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一書中的多數文章是斯諾所寫,此書要比英國戈蘭茨公司的《紅星照耀中國》早出版半年,比中文版《西行漫記》早麵世近一年,因此史學界認為《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是《西行漫記》的雛形本。該書出版後,迅速在國內外傳播,並被翻印出版。據當年編譯者之一李放回憶說,1939年他離開天津南下途中,看到《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幾種不同版本。王福時也曾見到過三種不同的版本。2006年8月,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為紀念長征70周年,以書名《前西行漫記》,重新出版了《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另外,還發現有類似《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或從中節錄的版本等。
陝西人民出版社《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
《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陝西人民出版社1937年出版,32開,326頁。封麵為斯諾在陝北蘇區拍攝的一群少女正在跳“統一戰線舞”的照片。扉頁印有“1937”、“陝西人民出版社”字樣。
扉頁背麵注明:
“這本書是由英美報章和雜誌的文章合譯而成,其中包括美國記者施樂”
(Edgar Snow)和韓蔚爾(Norman Hanwell)的作品多篇,前者的文章發表在:
China Weekly Review
Daily Herald(London)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U.S.A)
Evening Post Mercury(Shanghai)
The Sun(NewYork)
“後者的文章則見今年和去年的《Asia》雜誌,書中所附照片,係由美國Life,Asia及Daily Herald所翻印者,有的已在《國聞周報》、《東方雜誌》和《大美晚報》轉載,照片所附之說明,亦係根據原注譯成。”
卷首有編譯者於1937年4月寫於上海的《譯者序言》。
全書含八篇文章:斯諾著:《毛(澤東)施(斯諾)會見記》、《共黨與西北》、《紅旗下的中國》;諾曼?韓威爾著:《中國紅軍》、《中國紅軍怎樣建立蘇區》、《在中國紅區裏》;史沫特萊著:《中國問題與西安事變》;廉臣(陳雲)著:《隨軍西行見聞錄》。書中附有毛澤東頭戴紅星八角帽的《毛澤東在保安》等30多幅照片,10首紅軍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