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談起計劃外生育的實例時,常聽到一句話回敬你:“民不告官不究嘛!”
我們這支隊伍,年輕、分散、夫妻分居、“平邊戶”多,許多職工的家在農村,這給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一定難度。有些職工就在這方麵打主意,鑽空子再生。有的職工家屬從農村來隊,租住民房偷著生;有的隨路家屬或雙職工,懷孕後找借口請長假回去生,然後寄養家中,隻身返隊;更有甚者,把政策規定當成耳邊風,來個強行超生,任憑處分、罰款,橫豎不丟人。如此種種,如果單位領導還信守著“民不告官不究”的觀念,那計劃生育怎麼能夠落實呢?
我國人口眾多,已成為經濟文化發展的包袱,計劃生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生育問題已不再是個人私事,應從保護民族素質,維護國家和企業利益去考慮。違反基本國策者,告不告都要究!
(載1988年7月27日《鐵道工程報》)
評述
新聞評論要求具有客觀性、真實性、觀點的正確性和鮮明性。“民不告官也究”是由“民不告官不究”演繹而來。運用演繹推理的方法,從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話中推出一個新的論點。
對“民不告官不究”之說要做具體分析,如文中提到的對違反計劃生育這個基本國策的問題,還能“民不告官不究”嗎?否!應該“民不告官也究”。一字之改,截然相反,讚成什麼,反對什麼,不言而喻。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事實,然後進行恰如其分的判斷和深入的分析,像剝竹筍一樣一層一層地剝開去,透過現象看本質,使評論主題正確和鮮明。
采用巧用俗話的方法製作標題,使文章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