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起曲阜,西至菏澤,交彙京滬鐵路的曲菏高速公路,宛如一條巨龍,橫貫魯西南大地。
1999年6月,中鐵二十局中標曲菏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從7月1日開始,陸續從柳桂、南疆、寶中、大渡河、朔黃等工地抽調精兵強將進場。工程指揮部以“高起點、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運作,確立了“開工必優,一次成優,確保省優,爭創國優”的創優目標,製定了創優實施細則和安全質量保證措施。可是因征地拆遷等種種原因工程延至12月才開工,業主對遲開工5個月能否保證工期質量表示疑慮,執掌曲菏帥印的中鐵二十局指揮長王保平當即立下軍令狀:“年底前保證完成鑽孔、灌樁100根,否則甘願受罰!”王保平心裏清楚,全線39座結構物中,除2座圓涵和2座箱涵外,其餘35座大中小立交橋和通道均采用鑽孔樁基,多達636根,因此鑽孔樁施工是製約工期的關鍵。可20多天要完成100根孔徑最大1.8米最深達56米的鑽孔和灌注任務,談何容易!
鑽機從7台很快增至13台,工地上馬達轟鳴、機聲陣陣。12月6日,第一根鑽孔樁經監理簽字開始灌注。按設計要求,孔徑1.8米深56米共需混凝土160方的孔樁必須在6.5小時內灌注完成,否則一旦出現斷樁,一根樁將損失10多萬元。顯然,一座拌合站已不能滿足施工需要。可被京滬鐵路隔斷的另一座拌合站要同時開機,混凝土運輸車必須繞道20多公裏才能到達目的地。指揮部立即與北京某單位取得聯係,連夜調來兩輛混凝土運輸車、兩座拌合站連續作業。職工們冒著嚴寒,艱苦奮戰,緊密配合,不到6個小時就完成了第一根鑽孔樁的澆注任務。
正當鑽孔樁施工全麵展開時,12月8日晚曲菏工點遭遇了入冬以來第一場寒流襲擊,零下15度的嚴寒造成了全線所有水管凝固或凍裂,施工受阻。按要求混凝土施工必須保證在不低於5度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指揮部保障部的4名同誌緊急出動,上兗州、跑濟寧,一天內購回6台熱水罐。四處路橋職工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利用廢棄的圓鋼模板連夜加工熱水罐。當高高的熱水台灶壘起時,經過突擊加工自製的熱水罐也焊接成功。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可全線500多名職工望著熱氣騰騰的拌合筒士氣高昂,豪情滿懷。12月31日晚午時,工地傳來消息:全線完成的鑽孔樁已達108根,當灌樁被一一取芯化驗合格率100%時,業主、總監、現場監理紛紛豎起大拇指:“二十局好樣的!”
今年3月中旬,業主召開了全線11個合同段的項目經理會議,要求在6月15日前必須消滅土方施工的空白區段。曲菏指揮部於3月15日發起了土方突擊施工、結構物出地麵為目標的“百日大幹”活動。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取土場的征用問題再度擱淺。當第一塊取土場落實以後,按要求還未挖取一半就出現了黑乎乎的黏稠狀膨脹土,因CPR值不夠無法用於施工。指揮部一麵積極與業主取得聯係另征用取土場,一邊在有限的土源上多拉塊跑。工地上200多台車輛日夜穿梭,挖的挖、拉的拉、平的平、壓的壓,一時間,整個線路上夜如白晝,機聲轟鳴。6月9日,長達11公裏的線路上一條黃色巨龍已經粗具雛形,業主專門下發通報對二十局進行了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