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時俱進,創新思路抓落實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一種思想路線,是一種思想方法,是一種價值導向。創新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和最強音。麵對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高揚創新的旗幟,開展多層次、廣領域的創新實踐。創新思路是創新實踐的先導。誰能在創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掌握優勢,贏得主動,實現預期目標。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沒有創新的思路,就不可能從險路中找到坦途、從老路中走出新路,從窄路中拓出寬路。要創新思路,就必須以非凡的智慧和高度的敏銳,把外情、上情和本地的實情有機地結合起來,與時代同步,與實踐同行,與發展同進,不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勇於突破各種傳統的思維定勢,善於針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和自身的實際,適時加以調整、修正和完善,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貼近發展實際的“一縣之路”、“一鄉之路”、“一企之路”。
一要在猛攻投入上創新思路。發展是時代的主題,投入是發展的根本。引導投入、組織投入、加大投入,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投入從哪裏來?一是擴大開放,全力、全方位招商引資;二是集聚社會資源,激活民資抓投入;三是依靠載體、依托園區、北區、工業小區、養殖小區抓投入;四是挖掘農業潛力,延伸產業抓投入;五是完善功能配套,強化基礎抓投入;六是改善發展環境,營造優勢抓投入;七是提高組織程度,行政推動抓投入。把項目建設和組織投入作為政府及各部門的“一把手”工程來抓,特別要狠抓跟蹤落實。凡跟丟了的,要追究責任。
二要在強攻改革上創新思路。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今年是我縣完成各項改革的決戰之年。一是對已改製的企業,要按照“一退(國有資本從企業資本中退出)、二轉(引導股份合作製企業、私營企業向公司製轉化)、三買斷(職工工齡、廠房設備及土地使用權)、四配套(人事製度、勞動用工、工資製度和社會保障體係建設配套)”的要求,進一步理清問題,完善改革措施,確保轉製企業規範,高效運轉;二是教育、衛生四製改革要進一步完善。諸如校長公推公選、校長職級製、職稱年聘製、經營包幹製等;三是機構改革,要平穩、積極、有序,做到機構不散、工作不亂。
三要在培植財源上創新思路。發展壯大財源經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所在。一是要通過壯大以三大產品、三個基地為龍頭的產業化進程,夯實基礎性財源;二是加快特色產品開發,挖掘資源性財源;三是狠抓工業企業建辦,壯大主導性財源(煙廠改產);四是通過加快民營化進程,造就群體性財源;五是通過加快城鎮化進程,培育載體性財源;六是通過加快市場化進程,發展替代性財源;七是通過資源開發,開拓新興財源(石油);在財源產業的延伸方麵,要調長產業鏈條,變短線財源為長線財源;調優產業特色,變弱勢財源為優勢財源;調大產業規模,變分散財源為集中財源;調亮產業盲區,變潛在財源為現實財源。
四要在發展私營經濟上創新思路。縣域經濟民營化是發展的方向,是經濟的主流,是發展的重點。一是要優化政策促私營,確保私營企業享受“國民待遇”。二是轉移勞力擴私營,引導農戶“離土”、企業職工轉崗、機關幹部離崗創業,鼓勵各類人員從事私營個體經濟。三是“一招三引”振私營,幫助和引導私營企業,既招商引資又引才、引智,增強市場競爭力。四是引導扶持壯私營,加強對私營企業主的技術、管理、外經貿、法律等方麵知識的培訓;五是建好載體聚私營,按照“體製新、機製活、環境美、服務好、發展快”的要求,建設好私營企業小區,築巢引鳳,形成集聚效應。
五要在環境建設上創新思路。環境就是競爭力,抓環境建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今年,要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麵下真功夫、硬功夫。一是下硬工夫整治項目審批難、辦事難的問題,進一步簡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轉變作風;二是下硬功夫整治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問題,進一步規範管理,減輕企業負擔;三是下硬功夫整治“管、卡、壓、拖”的問題,進一步維護企業和投資者合法權益;四是下硬功夫整治“髒、亂、差”,欺生排外、輕商坑商的問題,進一步美化、淨化、優化環境,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六)要在結構調整上創新思路。圍繞調優、調大、調強優勢產業,堅持一要有特色,二要有規模的原則,大膽構思,提出一個新的奮鬥目標,即一年實現“半農半牧”,二年達到“三分農、七分牧”,三年實現草畜大縣、畜牧強縣目標。同時,配套聯動,實現食品工業強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