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篇文章也許隻是首鋼巨大成就的冰山一角,首鋼改革的輝煌成就還有很多、很多。
接下來,文章繼續寫道:
承包初期,中央領導問周冠五:“企業潛力有多大?”
他回答:“吃不透。”
國家計委派李仁俊來調查,他看材料,聽彙報,深夜下第一線觀察,同樣結論:說不清首鋼有多大潛力。
今天,幾位首鋼領導者仍是這個說法:企業的潛力是一個“謎”。
你看,第一煉鋼廠,設計能力60萬噸,現在搞到年產222萬噸,以前誰想得到?
前蘇聯一位領導人參觀,聽介紹,一口咬定數字算錯了,到現場一看,一算,點頭承認了這“鋼”的事實。
小型軋鋼廠設計能力30萬噸,今年產量也可達到設計能力的近3倍。
1984年,首鋼決定實行全麵電子計算機管理時,專業人員隻有8名,誰能想象,幹了不到3年,也拿下來了。
兼並過來的帶鋼廠,7年時間,利潤年遞增率竟達31.65%,連他們自己也說,“以前不敢想象”!
10年來,首鋼共獲技術專利36項,其中頂燃式熱風爐、高爐噴煤兩項已向發達國家轉讓。
1988年,首鋼購買了美國麥斯塔工程公司70%股份。
還有一個“秘密”潛力:它已可以製造年產500萬噸鋼、全部自動化的鋼鐵企業設備……
1992年,《中國青年報》記者盧躍剛在“新聞分析”的欄目裏,發表了題為《意在齊魯買世界》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裏,更有許多令人振奮的消息:
首鋼似乎正在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向世界鋼鐵業發起世紀末衝擊。
10月23日淩晨3時,首鋼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占香港鋼鐵貿易三分之一的香港東榮鋼鐵集團有限公司51%的股份,使該公司股價大幅度上漲。
10月30日,首鋼以較便宜的價格收購了美國加利福尼亞鋼鐵工業公司年生產能力300萬噸鋼的第二轉爐煉鋼廠。
11月5日,秘魯政府宣布,首鋼又以12億美元的價格擊敗日本人,收購了秘魯最大的國營鐵礦公司秘魯鐵礦公司。
11月10日上午,秘魯大使館致電首鋼,傳達了如下意思:
秘魯總統藤森認為,首鋼購買秘魯鐵礦公司是中秘關係史上劃時代的大事。總統希望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合同簽字儀式,屆時總統本人將親自出席。
首鋼令人目不暇接的大規模收購舉動,在世界鋼鐵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
是啊,首鋼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更是大家公認的。
1991年6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務副秘書長曹誌和3位副秘書長及部分人大常委委員,來到首鋼參觀、考察。
在參觀二號高爐時,大家看到二高爐主設備全部實現計算機控製,紛紛稱讚首鋼近年來實行承包製給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曹誌看了首鋼的變化,非常激動,他興奮地說:“首鋼承包製的經驗是成功的。二號高爐大修改造隻用了55天,自動化程度這麼高,真了不起!你們這種精神值得全國大中型企業學習。”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鍾英也說:“首鋼靠的是兩點:一是充分發揮全體職工當家做主的主人翁責任感,一是重視科學技術,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首鋼走的路子是很正確的。”
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總政治部原副主任黃玉昆激動地說:“毛主席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在二號高爐大修改造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你們真正做到了工人階級當家做主,真正調動了全體職工大幹社會主義的熱情。”
全國人大常委委員、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顧明,看到首鋼的巨變,感慨地說:“中國人的潛力大,我相信按著首鋼的這種成功經驗發展下去,21世紀我們國家絕不是現在的樣子。”
在人大、政協、國家計委等國家機關給予首鋼改革很高評價的時候,經濟界、理論界也對首鋼改革提出了由衷的讚同。
北京市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常務副主席方玄初,專門寫了一篇《首鋼經驗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的鑰匙》來讚揚首鋼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