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子且諷宋君勿自高(1 / 2)

宋剔成君(1)自高,視群臣皆下。有諫者,皆拒曰:“爾欲上我(2)耶?毋不已(3)也!”指所佩劍曰:“懼此乎?”皆怖汗(4)而退。欲造九成台(5)於雍丘(6)之郊,恐群臣言,戒門者:“毋納士(7),納則死!”

北殷子且(8)謂門者曰:“吾將見吾君!”門者沮(9)之,子且堅欲入,且曰:“吾事君十年,豈不知君?君所甚惡者諫耳,吾不諫則已,何沮也?”曰:“子既不諫,欲入何為?”曰:“吾善為雞戲,將以悅君(10)也。”門者入白剔成君,君召至。

子且鼓肱(11)為翼,膠膠(12)而長鳴,鳴已急趨出,氣甚暢(13)。君怪之,趣(14)使還,問曰:“子人耳,乃效雞鳴何也?”曰:“臣尊(15)雞甚,故效之。”曰:“何故尊之?”曰:“臣以堯、舜之知(16)或(17)不如也。”曰:“是何言與(18)!是何言與!寡人聞非聖人者無法(19),況方(20)之異類乎?”曰:“臣焉敢非聖人。竊(21)有疑也。道蔽天地(22)者堯,德極(23)萬世者舜,皆古聖人也。今謂其知不雞若者誠過(24)乎?激然風雨(25),晦冥(26)能司晨(27),不愆度(28)者,堯、舜能之乎?”曰:“不能也。”曰:“堯、舜雖大聖,司晨必以雞乎?”曰:“固(29)也。”曰:“君知如此,奈何盡下群臣無若雞者乎?”君喜曰:“群臣無言及茲(30)者,今乃始聞之。寡人有過,子且力諫也!”曰:“君令臣諫,臣不敢隱。今賦急民單(31),環四封(32)皆強敵,夙夜憂勤(33),且懼不免,況事(34)遊觀乎?”曰:“寡人不也。”曰:“君曰不敢,而造九成之台何也?”剔成君即日罷其役(35)。

君子曰:日之行晝(36),天下無不照;月之行夜,萬國無不明。然日月之光有所不及者,一燈之微即補其功。此蓋(37)子且雞喻之說也。

“注釋”

(1)剔成君:宋國國君剔成,宋辟公之子,宋康王之兄。

(2)上我:上於我,把你擺在我上麵。

(3)毋不已:不要說個沒完。

(4)怖汗:嚇得出了汗。

(5)九成台:九層的高台(言其高),用於遊樂。

(6)雍丘:地名,故城在今河南杞縣。

(7)納士:使士人進門。

(8)北殷子且:人名,複姓。

(9)沮:阻止。

(10)悅君:使君高興。

(11)鼓肱:扇動著手臂。

(12)膠膠:象聲詞,雞鳴聲。

(13)氣甚暢:樣子很快活。

(14)趣:通“促”。

(15)尊:尊崇。

(16)知:通“智”。

(17)或:有時。

(18)與:通“歟”,嗎。

(19)非聖人者無法:詆毀聖人的人將受到最重的懲罰。

(20)方:比,相比。

(21)竊:私下。

(22)道蔽天地:道德布滿天下。蔽,覆蓋。

(23)極:通“及”,延續。

(24)誠過:果真錯了。

(25)激然風雨:大風大雨。激然,猛烈的樣子。

(26)晦冥:昏暗。

(27)司晨:報曉。

(28)不愆(qiān)度:不發生錯誤。愆,錯。度,時度。

(29)固:本來。

(30)茲:此,這。

(31)賦急民單:賦稅過多而民力單薄。(單:講為通“殫”,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