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模被大家一致推選,當上了這個沒有一分錢的會長。馬應模跑市縣交通主管部門,爭取到3萬元炸材款。隨後,又組織群眾對綏上公路、鄭上公路,進行一次大的維修。

在指揮負責的同時,馬應模還親自清邊溝、鏟路麵、鋪石子。馬應模退休後,回到老家一年多,就組織群眾維修公路達10多次。

在2005年正月初一,馬應模帶領200多人,維修鄭上公路和底上公路,一直幹到大年十五才結束。

老百姓說:“我們這些年沒修過路,不是因為沒錢,主要是沒有人領頭。老馬一出來,大家還不是沒有一分錢,都是義務修路,可大夥心裏挺熱乎。”

鄉村公路管護最大的難題,是被擠占蠶食,都是鄉裏鄉親的,誰也不願說。

馬應模當上公路管理協會會長後,帶領德高望重的老人們登門上戶做工作,並親自拆除堆放的雜物和違章建築物,終於使3條主公路暢通無阻了。

村民的肥豬、辣椒拉得出去了,化肥等生產生活物資,拉得進來。路好了,運費也低了。

在鄉村,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矛盾之源,鎮村領導大多為村民用水引起的矛盾而頭疼。地處上坪的曹家溝水庫,年年都因抗旱用水扯皮。

馬應模根據用水的分布情況,挑選10多名有威望的村民,組建了水利協會。每到打水抗旱季節,這10多名會員,就輪流在水庫和溝渠上協調用水,從而減少了鎮村領導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鄉村學校的周邊環境治理,曆來是一個難題。上坪小學由於沒有圍牆,附近的村民趁機到裏麵擺攤,亂搭亂建,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

馬應模連跑縣裏10多趟,得到234萬元的資助,幫助學校建起了圍牆,有效地淨化了環境。

上坪村一直沒有一間像樣的辦公室,多年來,都是誰當領導誰家就是辦公室。由於沒有辦公室,一年難得開一次會,村組織的作用難以體現。

馬應模又四處奔波,得到3萬元的補助款,可要修一棟樓還遠遠不夠。馬應模又采取個人捐助和群眾投工投勞的辦法,使修造工程順利進行。

在修建中,從設計到購料,馬應模都要親自監管,嚴格把好質量關。馬應模天天冒著烈日酷暑,在工地義務監工。大家都說,老馬建自家的房子都沒有這麼辛苦。

經過幾個月的苦幹,在2004年,他將一棟造價為57萬元的辦公樓交給了村委會。這時,馬應模還不是村裏的成員。

馬應模自從被村民海選為村委主任後,在以村民增收、公益事業發展為工作重心的同時,把村幹部如何依法行政、轉變作風、提高素質、服務村民等村務,納入了議事日程。

村裏實行了坐班製、首問製,村民們隨時在村辦公室裏找得到人。村裏有了好的當家人,民心順了,上坪村處處有了歡快的笑聲。以實際行動履行競選諾言

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五四村,是德清縣2005年村級班子換屆“海選”的試點。

從2005年4月初,有關部門就開始組織村民,學習有關村民委員會的條例等文件,在黨內外進行廣泛地宣傳發動。

在“選好種子種好田、選好班子村民富”的口號下,4月中旬,五四村村民選出了村黨支部委員會。4月下旬,又順利地選出了村委會班子。

由於充分發揚了黨內民主和村民民主,支部和村委會新領導成員,既感到光榮,又感到壓力。

為此,他們不忘黨的宗旨,從一滴一點做起,做好村民的公仆。

新班子上任一個多月後,就做了許多實事。

一是購買春蠶種。在2005年5月初,正當春蠶發種時,有位村民要求增加蠶種。

此時,德清縣內無多餘蠶種,怎麼辦?村委會副主任沈月毅通過多方聯係,終於在桐鄉市蠶桑站,聯係到還有蠶種。

於是,沈月毅就立即騎摩托車,趕到了百華裏路搞到了蠶種,滿足了該村民的要求。村班子的工作作風,極大地感動了村民們。

二是解決困難戶破房屋。五四村九組,有位村民因糖尿病加白內障,成為了村裏的特困戶。其住房破舊不堪,眼看梅雨季節就要來臨。

村書記沈國文,跑鎮上縣裏,為這位村民家辦理了低保。並籌資5000餘元,給他的破舊房,進行突擊翻修,使這戶人家住上了安全屋。

三是幫助殘疾退伍兵。五四村有位50歲的村民,是上世紀70年代的退伍兵。他因身患疾病,不能勞動,而毛病卻經常複發。

在一次老毛病又發作時,村主任陳小興得知後,立即親自陪同,送湖州專門醫院治療。病愈出院時,村裏又通知車接回村。並且,在日常生活上,村委會也給予了周到的安排。

這位殘疾退伍兵逢人就說:“沒有村集體和村幹部的照顧,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村幹部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對鄉親們的諾言。新一屆村官做村民貼心人

2005年5月,廣東茂名市茂港區羊角鎮愛群村進行換屆選舉。在這次選舉中產生的新一屆村官,千方百計為村民辦實事,讓村民得到了實惠。

村民在高興之餘,齊聲稱讚新一屆村官是村民的貼心人。

愛群村是一個有7000多人口的行政大村,地處茂名市區城鄉部。

在過去,由於種種原因,愛群村的領導班子作風比較渙散。而且,總是承諾的多,兌現的少。對此,村民很有意見。

新一屆村官上任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心全意為鄉親們服務。

村委會籌集資金50多萬元,購進紅磚100萬塊,水泥200噸,每天出動100多名精壯勞力,興修水利。不久便完成了主幹渠硬底化工程,並代交村民拖欠的農田灌溉水費3萬多元。

同時,村委會還集資為愛群小學建起一棟二層9個教室的教學樓。

此外,還投資70多萬元,建設粵西地區村級一流的文化娛樂中心,造福子孫後代。

村委會還籌款將茂名市自來水,引到轄區的43條自然村,讓村民用上放心安全的自來水。

村委會還積極鼓勵村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組織,農民個人出資的10元,由村委會負擔5元,共35萬元,解決了7000多村民看病難的問題。

愛群新一屆村官,時刻把村民的冷暖記掛在心間,給予困難的村民無微不至的關懷。

愛群村的李亞婆,年逾70,老伴前幾年離她而去。李亞婆無兒無女,因此她就成為了五保老人。

村委會將李亞婆列為重點關懷的對象,在上級拔給生活費的基礎上,村集體還給予定期的補助,經常派人前去探望和料理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