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達成協議
●周南強調說:“在本世紀末,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是十億中國人民的強烈願望,也是中國政府的決心。”
●姬鵬飛說:“聯合聲明的草簽,圓滿地解決了中葡兩國之間這個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會長何厚鏵委員說:“我們這一代人更要關心澳門,要了解澳門是祖國的一部分,要愛中國、愛澳門。”
● 達成協議周南應邀訪問葡萄牙
1986年11月17日,周南應邀訪問葡萄牙。
當時,葡萄牙外交部通過新聞媒體,一再向外界強調這次訪問是屬於禮節性的,不過由於周南既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同時又身兼中葡澳門問題談判代表團的中方團長,所以他在談判期間出訪葡萄牙,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外界的廣泛注意和重視。
從形式上看,周南在出訪葡萄牙期間受到隆重的禮遇和熱情歡迎。葡萄牙總統、總理和外交部長先後都與周南進行了會晤。
11月20日,葡萄牙總理卡瓦科·席爾瓦舉行記者招待會。在這次會議上,席爾瓦說:
葡中兩國關於澳門問題的會談已取得了進展,但會談尚未結束。今年12月或明年1月還將在北京舉行會談。
葡萄牙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還說:
中葡兩國關於澳門問題的過去幾輪會談是在極其坦率和熱誠的氣氛中進行的,而且解決了一般性問題。
11月22日,周南在結束對葡萄牙的訪問後,離開裏斯本回國。
臨行前,周南在機場回答記者們就中葡澳門問題談判的一些提問。他說,中葡雙方“都希望迅速而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
周南強調說:
在本世紀末,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是十億中國人民的強烈願望,也是中國政府的決心。
周南表示相信,“葡萄牙政府對此是充分理解的”。
周南訪問葡萄牙,對推動中葡談判向前邁進,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澳門問題工作小組成立
1986年12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在關於解決澳門問題的第三輪會談中決定,在兩國政府代表團下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以具體討論和修訂雙方會談中所提出的全部協議文件草案。
當天,該工作小組在北京開始工作。中方組長是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趙稷華,葡方組長是葡萄牙共和國政府代表團成員若昂·拉莫斯。
晚上,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周南設宴招待參加工作小組的雙方成員。
1987年1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
在2000年以前收回澳門是中國政府和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十億中國人民的不可動搖的堅定立場和強烈願望。
這位發言人說,任何關於超越2000年後交回澳門的主張都是不能接受的。
當時,香港一些報紙報道說,中葡關於澳門移交日期問題已順利解決。移交日期定為2002年,另一說則為2004年。有的記者要求中國政府對此發表評論。
這位發言人說,上述報道是毫無根據的。
就在中葡談判的前景開始明朗起來的時候,不久,葡萄牙周刊《快報》就發表文章披露說,葡國外交部長認為葡中雙方在關於移交澳門的日期問題和居住在澳門的居民的國籍問題上出現分歧。
緊接著,在葡萄牙處於執政地位的社會民主黨對移交的日期問題表示了態度。該黨的發言人公開向新聞界說,葡萄牙難以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00年之前收回澳門管治權的立場,並且提出了葡萄牙的要求,說在2017年將澳門移交給中國最為合適。
與此同時,葡萄牙國內也出現了將澳門的管治權移交日期拖到21世紀的種種言論,有人主張2003年移交,也有人讚成2007年移交。
一時間,葡萄牙首都裏斯本狂言四起,中葡談判眼看就要陷入危機之中。
就收回澳門的時間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經明確表示了“不可動搖的堅定立場和強烈願望”。
由於中國政府表明了堅決的態度和立場,1987年1月6日,葡萄牙國務會議經過長達4個半小時的討論之後,原則上同意中國於1999年恢複對澳門行使主權。
1987年1月20日,葡方正式向中國方麵轉達了葡萄牙國務會議的意見。中葡決定舉行第四輪會談
1987年1月21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外交部副部長周南同葡萄牙外交與合作國務秘書阿·蘇亞雷斯就有關澳門問題進一步交換了意見。
發言人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
葡萄牙外交與合作國務秘書阿·蘇亞雷斯先生應中國副外長周南的邀請來華進行工作訪問。今天上午,周南同他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就有關澳門的問題進一步交換了意見,並有了新的進展。
2月11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再次透露中葡雙方的談判進展,他說,中國和葡萄牙雙方都希望迅速、圓滿地解決澳門問題。
在這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這位發言人在評論記者提到的有關葡萄牙總理將於3月份來華簽署有關澳門問題的協議的報道時說:
在澳門問題達成協議的時候,我們歡迎葡萄牙總理訪華,簽署有關協議。
3月11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對中葡解決澳門問題的前景表示樂觀。
這位發言人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
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第四輪談判的時間尚待雙方商定。雙方一經商定將發表新聞公報。我們認為中葡雙方都有迅速圓滿解決這一曆史遺留下來問題的願望,前景是樂觀的。
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布新聞公報,公報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商定,關於解決澳門問題的第四輪會談將於1987年3月18日在北京開始舉行。
這樣,中葡雙方即將舉行第四輪會談的議程敲定。
1987年3月18日9時,令人矚目的中葡第四會談第一次會議仍然是在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舉行。
會議剛剛開始時,周南恢複了他原有的風趣和幽默。周南以相當輕鬆的語調,用天氣為話題,妙趣橫生地做了開場白。
周南說北京的天氣現在已經是春回大地了,他說他家門口的兩棵桃樹,一棵含苞待放,另一棵已經開花了,接踵而至的便會是萬紫千紅,春色滿園。
香港、澳門記者對周南比較熟悉,聽了周南這番開場白很感納悶,因為據他們所知,周南住在高層公寓裏,他家門口哪裏有桃樹?
港澳記者彼此議論紛紛,認為周南這番話大有深意:最大的可能是個巧妙的暗喻,“祖國大門口外的兩棵桃樹”,香港和澳門,其中一個已經解決了問題,另一個亦將獲得解決。
那麼,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會談是不是就真的會如同周南家門前的那棵“含苞待放”的桃樹?而且會談的前景是不是就真的像另一棵桃樹那樣開花並在不久的將來真的出現“萬紫千紅”的局麵?
周南接下去的比喻顯然對此抱有信心,他以自己的戒煙來說明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周南引用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老子的一句名言“不見可欲則心不亂”,又將這句話改作“常見可欲則心不亂”,以此來表示他本人對眼下的談判是有毅力和耐心的。
相對前三輪會談來說,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第四輪會談可以稱得上是既柳暗花明,又撲朔迷離。會談的氣氛並不是十分輕鬆的。
當時,外界人士紛紛進行了種種揣度和推測,認為問題可能是出在“國籍”上,因為第三輪會談最為複雜而且也是中葡雙方要解決的最後問題,便是有關國籍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方麵早已表示出了自己的明確態度:不允許澳門居民有雙重國籍。
但是,葡萄牙方麵卻以維護葡國“尊嚴”和維護葡國護照持有人的利益為理由,三番五次強調要容許澳門居民有權獲得雙重國籍。
正因為雙方在這個國際問題上立場相距甚遠,難以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所以這個問題導致了會談呈現出比較複雜的局麵。
因而,第四輪會談被迫在3月21日和3月22日停頓了整整兩天。中葡雙方達成最終協議
1987年3月18日到3月20日,會談連續3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裏舉行,談判的時候曾經出現過多次緊張局麵。
原先預計3月21日就基本上可以結束談判,按原定計劃,葡萄牙代表團團長梅迪納將在談判結束後,立即趕回葡國首都裏斯本,向葡國國務會議彙報此次會談的結果。
可是,又一次大大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梅迪納並沒有按照原定的計劃返回裏斯本,而是將此計劃突然之間取消了。而且,北京的記者們還報道說,“梅迪納神態木然”。
顯然,中葡雙方的談判並不能夠按期結束。
3月23日9時,會談又重新舉行。
在恢複會談後,中國方麵並沒有在國籍問題上作出讓步。
這從後來談判的進展情況來分析,實際上葡國方麵在某些問題上采取了比較靈活的態度,比葡方原先的設想退了一步。
當然,葡方代表極有可能在退後這一步上超出了葡方代表團的決策權限。因此,他們必須趕在雙方的協議草擬之後和草簽之前的這一段時間裏,先取得葡萄牙國務會議的同意才能進行最後的定奪。
在葡方代表團成員向葡萄牙國務會議請示期間,身為葡國代表團團長的梅迪納卻必須繼續留下,就這些問題同中國方麵進行磋商。所以,梅迪納返回葡萄牙行程的取消,又一次導致了會談氣氛的冷卻。
另外,中葡在會談中還遇到了另一個問題:葡萄牙方麵極力希望澳門能夠加入“聯合國文物保護組織”,這樣可以使葡萄牙在澳門的文物,今後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保護。
葡方還在保護澳門的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宗教活動等方麵,表示出了十分強烈的願望。
中國方麵對於葡萄牙方麵提出的這些要求,本著既尊重曆史又尊重現實的態度,在這一點上作出了適當的和合理的讓步。
中葡雙方代表團共同表示,不希望再遇到重大障礙,並期望這次會談成為澳門問題最後一次談判回合。
由於雙方的誠意,即使在澳門葡裔人士擁有雙重國籍和保護澳門的葡萄牙文化特色仍有分歧,但都給雙方尊重態度和相互讓步解決了。
最終,中方容許澳門葡裔澳門人士自行選擇國籍,即中國籍或維持葡萄牙國籍,而中方亦尊重澳門的葡萄牙文化特色。
由於中葡雙方談判代表的共同努力和求同存異,在重新舉行的會談中,經過反複的磋商,雙方終於取得了共識,並最後達成了協議。
在第四輪談判的最後,雙方集中討論聯合聲明本身及兩國政府互相交換的備忘錄。
雙方審議了協議文件草案,就協議文本的內容取得了一致意見,並決定中葡兩國政府代表團團長於1987年3月26日在北京草簽中葡兩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
當天,中葡兩國政府代表團關於澳門問題的第四輪會談在北京結束,會談新聞公報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代表團關於澳門問題的第四輪會談於1987年3月18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會談是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雙方審議了協議文本草案,就協議文本的內容取得了一致意見。
雙方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將由中葡兩國政府代表團團長於1987年3月26日在北京草簽。
至此,中葡談判終於取得實質性成果。
3月25日,中國總理在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談判業已圓滿結束,並將於明天由兩國政府代表團草簽有關協議。這是按照“一國兩製”方針解決祖國統一問題的另一個成功範例,是朝著最終全麵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邁出的又一個重要步驟。
在當天的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式上,中國總理以宏亮的聲音宣布: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談判已經圓滿結束,兩國代表團將於明天草簽聯合聲明。
這一喜訊,博得全場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在主席台就座的來自澳門的馬萬祺代表,更是興奮激動不已。
“大事,大好事!”一見到記者,馬萬祺代表就連聲讚歎,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中葡雙方經過9個月的會談,取得這麼大的成果,我們都很高興。澳門將於本世紀末回歸祖國,對中葡兩國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對澳門來說,更是一件好事。對這樣的大好事,我們澳門各階層人士都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