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突破行動

●2007年5月1日8時左右,溫家寶在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省長郭庚茂陪同下,來到位於渤海灣的唐山曹妃甸港,視察煤炭碼頭、原油碼頭和礦石碼頭,慰問施工人員。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多次聽取項目設計報告,親自參加項目論證會,對項目的科學性、合理性多方征求意見,反複進行論證研究,方案一審再審,幾易其稿,最終落地。

●鐵西區為共和國創造了無數個第一,從天安門城樓上第一麵國徽,第一台5噸蒸汽錘,第一部50萬噸鋼坯初軋機組……成為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基地,被稱為“中國的魯爾”。

● 突破行動

開發建設曹妃甸工業區

2006年7月29日,一個永遠載入曹妃甸史冊的日子。這天,胡錦濤親臨曹妃甸工業區視察。

胡錦濤在視察時指出:

曹妃甸是一塊黃金寶地,是唐山和河北發展的潛力所在,在我國的整個生產力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環渤海地區是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後正在迅速崛起的重要區域,曹妃甸對於環渤海地區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工業區規劃好、建設好、使用好,使之成為科學發展的示範區。

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深圳和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分別帶動了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大經濟板塊的崛起,使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黨的“十六大”以來,尤其是進入“十一五”時期,國家把振興環渤海區域經濟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環渤海經濟圈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個增長極。

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一個區域的發展往往依托於一些經濟基礎較好的“點”,再通過這些增長點向周圍輻射擴散,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崛起。不少專家認為,我國第三個經濟增長極的“引擎”就是天津濱海新區和唐山曹妃甸工業區。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對原油、鐵礦石等需求迅速增長,對大型專業深水碼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然而,環渤海地區至今沒有形成具有戰略支配地位的深水港口群,這與其未來的經濟地位不相適應。

曆史選擇曹妃甸並非偶然,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區位優勢,支撐它能夠擔當起這份曆史重任。

曹妃甸處於渤海灣中心地帶,“麵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是渤海灣中唯一不需要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的“鑽石級”港址。此外,它還有與之相連的450平方公裏的灘塗可供開發利用,是一個可依托深水大港建設重化工業基地的“黃金寶地”。

而且曹妃甸直接腹地唐山市工業曆史悠久,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第一桶機製水泥和第一件衛生陶瓷,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

事實上,早在1919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寫道:“茲擬建築不封凍之深水大港於直隸灣中……顧吾人之理想,將欲於有限時期中發達此港,使之與紐約等大。”

孫中山先生心目中的北方深水大港,指的就是曹妃甸。

1992年2月1日,唐山市邀請劉濟舟、邱大洪等17名專家舉行《首鋼蘭寶港填海建港工程預可行性研究論證會》。

在這次會上,專家一致認為,曹妃甸港自然條件優越,是首鋼進口礦石最佳的港址,建設20萬噸級(兼顧25萬至30萬噸級)開敞式碼頭是可行的。

從1992年謀劃論證到2004年,曹妃甸項目的前期工作整整進行了12年。在這12年裏,唐山市先後聘請了14名兩院院士為項目顧問,參加設計規劃的國內甲級設計院30多個,參與論證的專家超過3600人,形成了50多項科研成果,還進行了一次全國最大的海洋物理模型試驗。

12年下來,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共投入6000多萬元,形成的50多項科研成果,為國家決策提供了大量科學、翔實的依據。

當時的曹妃甸,上無一片瓦,下無一棵樹。要建港,就得填海造地,施工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前期準備工作時沒有通島路,我們要趁著漲潮用民船將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設備運到島上。有時候時間把握不好,潮落了,施工船隻有等著下一次漲潮回來,人員就隻能在船上麵對著茫茫大海坐一宿;天氣寒冷時,隻得趴在發動機上取暖。

回憶起當初的建設場景,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鍾敏感慨頗多。

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曹妃甸工程逐步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形成了廣泛的共識。

2001年,河北省“十五”計劃綱要提出要“加快曹妃甸深水泊位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2002年,唐山市委、市政府明確將曹妃甸工程確立為全市“四大興市工程”之首,舉全市之力開發建設。

同年9月,首鋼、河北省建設投資公司、唐鋼、唐山港口投資有限公司以股分製形式組建曹妃甸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其後,秦皇島港務局也加入進來,形成5家共同開發港口的局麵。同月,通往曹妃甸島的公路青林公路(灤南青坨營—唐海林雀堡)開工建設,2003年底完成全部路基工程。

200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把開發建設曹妃甸確立為全省“一號工程”。

2003年3月,通島公路開工,這標誌著曹妃甸大規模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2004年底,國務院原則通過了包括曹妃甸進口礦石碼頭、原油碼頭在內的《渤海灣區域沿海港口建設規劃》。

2005年初,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關於首鋼實施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的方案》,首鋼正式落戶曹妃甸。

2005年10月,曹妃甸工業區被列為國家第一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

2006年3月,曹妃甸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

曹妃甸開發建設,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2007年5月1日8時左右,溫家寶在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省長郭庚茂陪同下,來到位於渤海灣的唐山曹妃甸港,視察煤炭碼頭、原油碼頭和礦石碼頭,慰問施工人員。

在煤炭碼頭翻車機房的建設工地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施工。

溫家寶站在直徑上百米,深達幾十米的基坑邊上大聲對工人們說大家過節好。工人們向總理揮手致意。

溫家寶又走到正在焊接鋼板的工人中間。老工人王賀庭對總理說:“兩年前這個地方還是一片汪洋,現在我們已經開始修建世界上最大的翻車機房了。”

溫家寶聽了十分高興,他對工人們說:“你們在這裏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四年,頑強拚搏,努力奮鬥,曹妃甸有了今天的巨大變化,都是工人們親手創造的。中國工人很偉大,要把工程建設單位和個人的事跡記載下來,世代不忘。”

工人們高興地鼓起掌來,紛紛圍過來和總理合影留念。

溫家寶聽取了曹妃甸的規劃建設情況彙報。他說:

曹妃甸是北方的天然深水良港,建設好這個大港,將促進河北、環渤海地區及北方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在短短幾年間,這個荒涼的小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了令人鼓舞。

曹妃甸的建設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因此要科學規劃,有長遠眼光,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把曹妃甸建成環渤海地區的耀眼明珠。

隨後,溫家寶來到首鋼京唐鋼鐵廠建設工地,察看了正在建設的5500立方米煉鐵高爐和2250毫米熱軋機生產線。

這個高爐由首鋼設計院獨立設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高爐,在世界排名第五。2250毫米熱軋機生產線設備製造以國內為主,技術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當時正在進行主廠房和設備樁基施工。

工地現場旋挖鑽機、吊車和推土機協同作業,一片繁忙景象。

當溫家寶來到工人中間,大家鼓掌歡迎。

溫家寶說:“今天是勞動者的節日,去年‘五一’我到首鋼看望了幹部職工。今天又到曹妃甸和大家一起過節,心裏非常高興。”

溫家寶看到工人們在捆紮鋼筋樁籠,便從工人手裏接過鋼筋鉤,在樁籠上做了一個鋼筋板扣,引來工人們一片掌聲。

中午時分,溫家寶在熱軋生產線建設工地和工人們共進午餐。

溫家寶走到餐車前領了一碗小米粥、兩個素餡包子,和工人們一起圍坐在木條凳上,邊吃邊聊。

溫家寶問工人從哪裏來,想不想家,有沒有電視看,並了解工程進展情況。

溫家寶說:“為了改善首都環境,辦好2008年奧運會,首鋼服從國家需要,搬遷到曹妃甸進行二次創業。要精心規劃、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確保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確保項目按期投產、確保搬遷順利完成,把首鋼京唐鋼鐵廠建成產品一流、技術一流、環境一流、效益一流的世界級精品鋼鐵基地。”

溫家寶特別強調:“我國鋼鐵工業產能已經很大,要注重調整結構,增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大力淘汰高耗能、高汙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提高鋼鐵行業的競爭能力。”

吃完午飯,溫家寶一刻也沒有休息,又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中石油冀東南堡油田。

溫家寶登上鑽井平台,和鑽井隊的工人親切交談,了解鑽機運行和油氣開發情況。

溫家寶說:“經過近幾年的勘探,發現了南堡油田這個整裝優質大油田,這是40多年來我國石油勘探最激動人心的發現。聽到這個消息,我興奮得睡不著覺,在‘五一’節特地來向你們祝賀,並表示敬意。石油工人和技術人員用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新的工藝和技術,艱辛努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又作出了重大貢獻,全國人民感謝你們。希望石油工人繼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為國家多找石油、多產石油。”

考察結束了,石油工人和溫家寶依依告別。

溫家寶說:“今天和大家一起過勞動節很高興,勞動光榮,勞動創造財富、創造價值,勞動者應當得到全社會的尊重。”

開工建設唐山灣濱海大道

2008年10月17日12時20分,是唐山人應該銘記的一刻:

一條加快唐山通往世界的希望之路在唐山灣起步,起於海港開發區,向西經樂亭、灤南、濱海新城的唐山灣濱海大道,即海港開發區至曹妃甸段正式開工建設了。

唐山瀕臨渤海,東起灤河入海口,西至薊運河入海口附近的灑金坨插網鋪,共有7條大小河流從這一區域入海,海岸線總長198公裏,占河北全省的40%。作為渤海灣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這條寶貴的海岸線及其沿海區域被稱為“唐山灣”。

“唐山灣”四點一帶地區涉及唐山南部沿海現有9個行政區域,行政區劃麵積5592平方公裏。

“四點”包括曹妃甸新區、樂亭新區、豐南沿海工業區和蘆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貫通“四點”而形成的沿海經濟隆起帶,長約1495公裏,寬2至80公裏,規劃麵積2143平方公裏,約占全市國土麵積的159%。

每一條路的建設,都適應了與時俱進的發展需要,都被賦予了豐富的曆史內涵,濱海大道也是如此。

這條濱海大道是唐山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科學規劃未來唐山發展的一個大手筆,也是美化唐山灣、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神來之筆。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是承接產業轉移、港口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先決條件和支撐體係,要通過交通基礎設施的科學謀劃發展、跨越率先發展、超常規模發展的大思路,來進一步規劃和推動兩港區,即曹妃甸港區和京唐港區,以及曹妃甸工業區和海港開發區的合理均衡發展和布局,為提高兩港綜合物流、運輸吞吐能力和促進臨港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搭建平台,從而加緊加速推進唐山灣建設步伐,推動四點一帶的強勢崛起,使之早日成為功能齊全、世界一流的“東京灣”。

如果說曹妃甸、京唐港是鑲嵌在唐山灣兩顆耀眼明珠,那麼唐山灣濱海大道是將其串連在一起的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均衡發展的金項鏈。

決策之初,該路就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定位為沿海現代化交通體係的標誌性工程,要求把濱海大道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功能齊全、路景和諧的景觀大道。

為了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和各級領導的重托,唐山市交通局綜合考慮港口長遠發展需求和區域總體規劃,邀請最好的設計單位,對建設標準、路線走向、斷麵結構、沿線綠化景觀進行了細致科學的勘察,著眼於高標準進行了方案設計。

此項工程,得到了唐山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多次聽取項目設計報告,親自參加項目論證會,對項目的科學性、合理性多方征求意見,反複進行論證研究,方案一審再審,幾易其稿,最終落地。

濱海大道海港開發區至曹妃甸段全長387公裏,其中323公裏為沿海灘塗,清點放線及征地拆遷任務十分艱巨。

為了盡快完成這項關係工程能否全麵鋪開的艱巨任務,沿線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建設指揮部按照唐山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於春節後迅速組建了兩個清點放線小分隊,一個征地拆遷小分隊,從2008年2月10日開始,在沿海灘塗上譜寫了一曲艱苦卓絕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