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功名難混(1 / 2)

林夫子起身到他身側,撩起袖子給硯墨,搞得趙保國莫名緊張起來,規規矩矩提筆沾墨,在夫子鋪好的宣紙寫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後擱下筆,恭敬退下請夫子作評。

林夫子看大小一致,整齊端正,難得點頭:“這般年齡,倒還算不錯。”風骨自然是沒有的,難得的是個個端正,看來平日練字不見懈怠。而由字形觀其人,人品便也端方沉穩,九歲之齡能將字體練到如此地方,可見其恒心意誌了。

林夫子心下有了七分滿意,又考察了一下趙保國的學識水平,點評道:“死板之極。”都是前人的理解,自己的理解半分沒有,之前看他書法匠氣多,隻以為是年紀小的緣故,誰知對知識的理解,也是這樣死板呢。難免有些失望,不過到底年齡小,人品方麵也無可詬病之處,收下了好生教教,還是能掰過來的。

趙保國領訓,心中腹誹,哪個現代人,能對這老古董有啥理解?又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

趙保國整理衣冠,麵容肅然,行拜師禮,先對著堂內的孔聖人神位跪地九叩,而後三拜林夫子,口稱先生,再奉上束脩六禮。於等於備好的水盆中洗手,再拭幹淨,這個儀式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誌、心無旁騖。

拜師儀式就到了最後一步,林夫子提筆沾朱砂,在趙保國眉心處一點,留下個紅點點,這叫朱砂點痣,取的其實是“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學生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哪個學生入學都有這麼一遭,趙保國感到眉心涼涼的,心裏挺別扭的,以前就那六一兒童節,學生們表演節目時才畫紅臉蛋眉中點紅,誰知道這古代拜師也有這麼一遭。

拜師到了這裏就算結束了,趙二牛再上前奉上一年學費五百文。林夫子對新收的學生水平有所了解,開了一張書單,讓他自去書鋪買,趙保國恭敬收下,問:“先生這兒可有備好的?”

林夫子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道:“倒也有。”於是轉入後室,拿了三本書過來給他。

趙保國接了看,是孝經大學中庸,他在書鋪裏看過,三本加起來得十二貫錢,於是低聲跟趙二牛說了,趙二牛就掏錢給。林夫子隻收取了十一貫,他買書城裏書鋪都多有折扣,如果收的學子聰明自會問他購買,若不聰明他也不會提醒,端得看個人。

趙保國就知道在夫子這裏肯定會便宜的,這不就省了一貫銅錢嗎。

林夫子讓他回去熟悉這一下這幾本書,明日卯時四刻入學,叫他不許遲到。卯時是五點到七點,一個時辰有八刻,一刻十分鍾,就是六點鍾就得上課了唄?趙保國覺得有點兒早,當然也不能有意見,規矩應了退下。

爺倆兒回家後天色漸暗了,趙二牛忙著去做飯,趙保國也忙著背書,這書裏講的什麼他清楚得很,單獨拆開來看表麵意思也明白,再深入卻沒有那能力了。而且他還背不下來,在古代進學,那書肯定是要全背的,於是就拿了書在院子裏開始背,他還不習慣朗湧出來,搖頭晃腦更覺得怪怪的,隻是低聲讀了。希望能熟記於心,先背的是孝經。攏共就兩千多個字,要是白話的完全就不成問題,分分鍾能背下來,隻是文言文卻有些拗口,等到吃晚飯的時候,他堪堪背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