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強調:
廣大青年誌願者為做出突出貢獻和有特殊困難的老知識分子、老幹部、老勞模服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精神文明的一種好形式,是雷鋒精神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這是時代的召喚,社會的需要,青年積極參加,群眾熱烈歡迎。我們就是要倡導這樣一種良好的社會主義精神風貌和文明風尚。
胡錦濤親自參加青年誌願者行動,並對誌願者工作充分肯定,是對新時期青年工作的關心,更是對青年誌願者行動的熱情支持,使廣大青年誌願者深受鼓舞,有力地推動了青年誌願者行動的蓬勃發展。
1994年12月5日,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在北京成立。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特意為成立大會發來題為《時代呼喚千千萬萬青年誌願者》的賀信。
他在賀信中指出:
青年誌願者行動是適應時代呼喚和社會需要應運而生的。它作為共青團“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動員和帶領廣大青年投身兩個文明建設的可貴嚐試和新的創造。這項活動開展以來,得到廣大青年的積極響應和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對於加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時代新風,促進青年健康成長,都產生著積極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國家副主席榮毅仁親自到會,對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榮毅仁在講話中指出:
市場經濟越向前推進,越需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越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係,從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一年來,共青團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富有實效的誌願服務活動,為國家分憂,為群眾解愁,鍛煉了自己,受到全社會的廣泛讚譽……
另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亞瑟·賀爾康也對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的成立表示誠摯的祝賀。他說:
作為全國性社會服務組織,貴協會的成立樹立了中國誌願服務的裏程碑。我們一直關注著中國青年誌願者活動的開展……我們衷心希望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並祝事業成功。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勉勵、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官員的稱讚和祝賀,使廣大青年誌願者受到極大的鼓舞。青年誌願者的代表在大會上宣讀了《中國青年誌願者宣言》。
“宣言”說:
當曆史即將跨入21世紀的時候,一個誌願獻身於社會公益與社會保障事業的青年群體,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崛起。千萬顆搏動著青春韻律的愛心,在“中國青年誌願者”的旗幟下彙聚集結。
這麵旗幟鐫刻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大字。每個中國青年誌願者,都將它作為自覺恪守的行為準則。
……
這份宣言,信念堅定、激情洋溢,充滿曆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它是中國青年誌願者向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他們自己今後的行動指南。
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的成立,是我國誌願者行動向事業化方向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鐵道、民航等行業都建立了省級青年誌願者協會,各地市及社區也相繼成立了協會、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初步構成了全國性的青年誌願者組織網絡和服務網絡。
這些機構的建立,使廣大青年分散的個體化的道德熱情和行為,融入製度化和社會化的服務體係之中,也為中國青年誌願者行動走向持久化、規範化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李克強在談到成立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的意義時說:
青年誌願者行動開展一年來,各方麵的社會反響和青年參與程度都比原來預想的好得多。但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青年誌願者行動能不能深入持久地堅持下去,能不能真正成為一項跨世紀的事業,能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有機組成部分。
成立青年誌願者協會這樣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就是要形成一種機製,使青年誌願者行動在更大範圍、更為持久地開展,使誌願服務行為變成一種社會規範,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誌願事業走向世界各國
1994年,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成立並成為國際誌願服務協調委員會的成員,這就加強了與國際或區域性誌願者組織的交流。
最初的10年間,我國先後派遣近千人次赴西歐、北歐和東南亞等國參加和考察國際誌願服務活動。同時,邀請了幾十個國家的誌願者來華開展環境治理、外語教學、扶貧開發和社區服務等工作,為國際誌願服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01年是國際誌願者年,12月5日是國際誌願者日。這一年的這一天,在太平洋彼岸的聯合國總部,第五十六屆聯合國大會就“政府和聯合國係統如何支持誌願服務”的議題展開討論,並通過在全球範圍推動和發展誌願精神的決議。
當聯合國和世界各國隆重慶祝國際誌願青年和誌願者日的時候,在中國改革開放標誌性城市深圳,由中國2001國際誌願者年委員會、共青團中央。外經貿部、全國青聯、中央電視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舉辦的“四海同心——2001國際誌願者年慶典晚會”,在深圳大劇院盛大舉行。
這台晚會彙聚了來自內地和港台的眾多明星。彭麗媛、李玟、蘇有朋、解小東、周豔泓、黃格選、孫楠、杭天淇、韓磊、張邁、譚晶、黑鴨子演唱組等都一一登台獻藝。
晚會主持人更是陣營強大,包括香港鳳凰衛視的吳小莉、中央電視台的白岩鬆、朱軍、王小丫、孫小梅、張澤群等。
不同於一般晚會,此次登台的所有歌星和主持人,都是義務演出,沒有任何出場費。
如果把整台晚會比成一條河流的話,那麼在這條河上到處都可聽到“愛”的聲音。在晚會演出的26首歌曲中,歌名帶“愛”的就有9首,如《愛的奉獻》、《讓世界充滿愛》、《愛不必說》。《愛的祝福》、《給你一條愛河》等。
與晚會歌舞節目輪換進行的,還有中外誌願者感人事跡介紹。
挪威駐華大使葉德宏先生是一位國際誌願者,每到周日他就去長城撿垃圾。一次,一個女孩在遊覽長城時不慎摔下懸崖,情況十分危急。葉大使奮不顧身地滑到70多米的深穀下,將女孩解救出來。
晚會上,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孫小梅現場采訪了這位死裏逃生的女孩,她滿懷感激地說:“誌願者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