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要探索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醫療衛生體製,絕不可能簡單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代表衛生部,談起對國家公共財政在醫療衛生方麵投入的期盼和希望:

公共財政應該增加對醫療衛生的投入,這已形成社會共識,我們希望國家將來財政投入的重點是公共衛生領域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正像胡錦濤總書記在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所作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努力構建覆蓋全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這個製度是需要公共財政支持的。

2007年1月,衛生部在京召開了2007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衛生部部長高強作了題為《全麵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發展道路》的工作報告。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部署2007年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社區衛生和公共衛生工作,深化醫療衛生體製改革,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製度。

衛生部部長高強在報告中說:

醫療體製方麵的改革要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但是更要符合我國的國情,要著眼於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著眼於縮小醫療衛生服務差距,著力於建設讓群眾能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服務體係,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發展道路。

3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考察中談到醫改問題時說:“看病難,主要是到大醫院接受高水平醫療服務難;看病貴,主要是到大醫院診斷醫療費用高。感冒發燒這些小病應到社區醫院看,如果都到大醫院,相當於高射炮打蚊子。”

在談到2006年的醫改工作時,吳儀說道:“2006年我在衛生方麵,力氣下得最大的有兩件事,一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是搞好社區衛生建設。把這兩項工作做好了,我認為可以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10月15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

報告明確提出:

進一步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

報告還進一步描繪出未來的衛生發展方向:

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醫療服務體係、醫療保障體係、藥品供應保障體係,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從2007年9月1日起,北京市城鎮戶口家庭的學生和嬰幼兒隻需每人每年繳納50元,超出650元起付標準的醫療費用,可按70%的比例報銷,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最高可報銷17萬元。

從2007年10月1日起,北京市尚無醫療保障的城鎮老年人,每人每年繳納300元後,超出1300元起付標準的醫療費用,可按60%的比例報銷,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最高可報銷7萬元。

按照具體實施辦法,城鎮老年人大病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是每人每年1400元,其中城鎮老年人個人繳納300元,財政補助1100元。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是每人每年(按學年)100元,其中個人或家庭繳納50元,財政補助50元。

按照實施辦法,城鎮老年人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大病醫療保險年度。在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按繳費標準一次性繳納大病醫療保險費,從次年的1月1日起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

2007年城鎮老年人隻要在9月30日前繳費,10月1日就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學生兒童以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為大病醫療保險年度。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負責本校在冊學生和兒童大病醫療保險的參保繳費工作,學校和托幼機構的學生兒童,在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前按繳費標準一次性繳納大病醫療保險費。

非在校少年兒童和散居嬰幼兒在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由其家長辦理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手續,自9月1日起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在北京良鄉中心幼兒園,一位家長說:“現在孩子有病住院的費用很高,這次參保後,政府將可以給報銷70%,真是解決了大問題。”

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是一項十分艱巨而複雜的長期任務,要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抓緊製定配套文件,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可操作性政策措施,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