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上韋左相二十韻(1 / 2)

見素初入相,在天寶十三載之秋,詩雲“四十春”,蓋天寶十四載初春作。且壽域、洪鈞、廟堂、風俗等句,絕不及憂亂之詞。後為左相,在至德二載,題中“左相”二字,黃鶴謂是後來追書,是也。《舊書?職官誌》:開元元年十二月,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天寶元年二月,侍中改為左相,中書令改為右相,至德三載複舊。《玄宗紀》:天寶十三載秋八月,文部侍郎韋見素為武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代陳希烈。

鳳曆軒轅紀①,龍飛四十春②。八荒開壽域③,一氣轉洪鈞④。(從朝寧升平敘起。歲正紀曆,已四十餘春。禦世久,故八荒同壽。春和至,故一氣鉤陶。張綖謂歲初所作,是也。)

①《左傳》:郯子曰:“我高祖少皡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皇氏,曆正也。”注:少皡,黃帝子,鳳鳥知天時,故以名曆正之官。《史記注》:黃帝居軒轅之丘,因以為號。北齊《享廟歌》:“龍圖革命,鳳曆歸昌。”

②後漢李固疏:“陛下撥亂龍飛,初登大位。”時玄宗在位四十二年,曰四十春,舉成數也。

③八荒,注見前。《前漢?王吉傳》:“驅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

④一氣,見二卷。張華詩:“洪鈞陶萬類。”

霖雨思賢佐①,丹青憶舊臣②。應圖求駿馬③,驚代得騏驎④。沙汰江河濁⑤,調和鼎鼐新⑥。韋賢初相漢⑦,範叔已歸秦⑧。盛業今如此⑨,傳經固絕倫⑩。豫樟深出地(11),滄海闊無津(12)。(此敘其入相之事。帝思良佐,而韋以舊臣登用,駿馬騏驎,比其充勝大任也。沙汰,舊相已罷。調和,新參初拜。盛業,承範。傳經,承韋。深出地,謂學有根柢。闊無津,謂度之汪洋。)

①《唐書》:時雨潦六旬,上嫌宰相非人。楊國忠舉見素入白,帝以相王府屬,有舊恩,遂用之。所謂思賢佐、憶舊臣也。原注:“以老臣為相公之先人,誤矣。”《書?說命》:“若大旱,用汝作霖雨。”《黃瓊傳》:“賢佐為力。”

②《鹽鐵論》:“公卿者神,化之丹青。”《前漢?張安世傳》:朝無舊臣,白用安世。《疏廣傳》:“聖主所以惠養老臣。”

③曹植《獻文帝馬表》:“臣於先帝世,得大宛紫辟馬一匹,形法應圖。”《秦國策》:呂不韋說陽泉君曰:“君之駿馬盈外廄。”

④《梅福傳》:“欲以三代之法,取當世之士,猶以伯樂之圖,求騏驎於市。”

⑤《蜀誌》:周毖為吏部尚書,與許靖共議進退天下之士,沙汰穢濁,顯拔幽滯。《法言》:“江河以滌之。”時左相陳希烈以太子太師罷政事,故曰“沙汰江河濁”。

⑥《莊子》:“陰陽調和。”《漢官儀》:三公助鼎和味。《楚國策》:“夕調乎鼎鼐。”

⑦《漢?韋賢傳》:本始三年,代蔡義為丞相,封扶陽侯。

⑧《史記》:範睢,字叔,王稽載入秦,昭王拜為客卿,封應侯。薑震英曰:象韋與範同出,故用範叔作對。“錢箋”謂望見素去楊國忠,一如範叔之去穰侯,此曲說也。

⑨盧僎詩:“盛業繼前修。”

⑩韋賢兼通禮、尚書,少子玄成複以明經仕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匡衡傳》:材智有餘,經學絕倫。

(11)《高士傳》:“豫章之木,生於高山。”《史記注》:豫章,二木名,生七年乃可分別。

(12)《抱樸子》:“滄海之滉漾。”

北鬥司喉舌①,東方領搢紳②。持衡留藻鑒③,聽履上星辰④。獨步才超古⑤,餘波德照鄰⑥。聰明過管輅⑦,尺牘倒陳遵⑧。豈是池中物⑨,由來席上珍⑩。廟堂知至理(11),風俗盡還淳(12)。(此記其平時品望。向為尚書,故雲北鬥。又兼兵部,故雲東方。持衡,吏部典選也。聽履,尚書登殿也。獨步,謂才藝出人。照鄰,謂韋杜世交。過管,謂精於天文。倒陳,謂工於書翰。下言乘時居位,能正君而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