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發已不是打以往金屬反射麵很大的靶機,而是直接打直徑20厘米、長兩米多的活動拖靶,難度相當高。
該活動靶標是一項科研新成果,大家都希望“紅旗61號丙”能攔截這樣的靶標。
靶試前一天的晚上,海上的大風呼呼地刮個不停,海風掀起海浪洶湧澎湃。試驗隊和海軍領導都在擔憂,如此惡劣的天氣,明天到底打不打?
最後大家商議下來,一致決定:“打!”
基地司令員說:“明天如果風浪大,軍艦離岸困難,就將試驗艦拖到海上發射位置進行試驗。”
飛行團長表示:“困難再大,我們也要設法將飛機飛上天。”
第二天,老天爺果然不幫忙。據測定,當時已是6級海情的惡劣天氣,風速達到每秒14米,側風每秒17米,而靶試的要求是風速不能大於每秒10米。
13時起,各試驗戰位都做好了一切發射前的準備工作,但飛機卻不能起飛。
到了15時,飛機強行起飛,長達5000米的一根鋼絲繩拖著拖靶在狂風中艱難地“掙紮”。
緊張的時刻來到了。當發射進入倒計時,10秒鍾內靶標的航路仍未滿足發射條件。引航員做出最大的努力,終於在數秒鍾內勉強使靶標達到射擊條件。
僅僅在3秒鍾內,導彈抓住了有利時機,很快捕獲了目標,一舉將靶標擊碎。
鑒定性飛行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其研製周期之短、經費之少,是我國型號研製曆史上少有的,開創了一個特殊條件下的研製範例。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國史全鑒》本書編委會編團結出版社
《共和國要事珍聞》鄭毅李冬梅李夢主編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國大決策紀實》黃也平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
《中國航天騰飛之路》王禮恒主編中國文史出版社
《海軍回憶史料》李靖宇倪鶴雲編海潮出版社
《海岸巍巍》林道遠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海天群星》楊肇林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雷震海天》何立萍嚴華呂慧英主著中國宇航出版社
《天歌》天泉何建明著中國宇航出版社
《奇鯨神龍》彭子強著中央黨校出版社
《共和國軍隊回眸》楊貴華陳傳剛編著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鄧力群馬洪武衡主編當代中國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領導集體與共和國軍事實錄》蔣建農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