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中央關懷

●江澤民微笑著說:“駐香港部隊官兵的文化水平要高,政治思想覺悟更要高。你們九七年要進香港,責任重大啊!”

●劉華清高興地為駐香港部隊題詞:“發揚紅軍優良傳統,永葆人民軍隊本色。”

●張震指出:“我軍進駐香港,舉世矚目,祖國和人民寄予厚望。”

● 中央關懷江澤民為駐港部隊題詞

1995年12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迎來了它組建以來最喜悅的日子。

當天16時20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和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司令員李希林陪同,風塵仆仆地來到這支擔負特殊任務的部隊視察工作。

當天,冬日的陽光格外明媚,駐香港部隊軍營莊嚴整潔。在“鑄雄師勁旅,揚國威軍威”、“隻爭朝夕,不辱使命”兩幅醒目的標語牌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排著整齊的隊伍迎候江澤民的到來。

在儀仗隊的最前麵,4位身材魁梧的陸海空軍旗手和護旗兵護衛著“八一”軍旗。

軍號齊鳴,鋼槍閃亮。威武的三軍儀仗隊接受它的最高統帥的檢閱。江澤民邁著穩健的步伐,走近“八一”軍旗前,行莊重的注目禮。

這是江澤民第一次視察駐香港部隊。然而,這支部隊早已裝在了他的心裏。他始終站在實踐鄧小平“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的高度,站在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高度,關心著這支部隊的建設。

早在1993年初,駐香港部隊組建工作開始。這期間,江澤民對組建工作作了一係列批示,他特別關心駐香港部隊的兵員質量,強調這是一個要十分重視的問題。

一年後,以陸、海、空三軍編成的駐香港部隊初具規模,各方麵建設邁出了新的一步。在這期間,江澤民多次向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張震談到: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不同於全國解放時大軍南下,不同於“好八連”進南京路,曆史背景不一樣。1997年中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是按“一國兩製”的原則辦事,香港是港人治港,對此駐香港部隊思想上要有充分認識。

江澤民在幾次會見軍區部隊領導的談話中,都談到駐香港部隊建設問題,希望將來派到香港的部隊,在香港市民中樹立一個非常好的形象。

在駐香港部隊組建過程中,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張震、張萬年、遲浩田等軍委領導,都先後到駐香港部隊了解情況,調查研究,解決組建中的問題。

1995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江澤民在解放軍代表團會議上講話時,係統地提出了駐香港部隊的建設標準:駐香港部隊建設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在政治思想、軍事訓練、作風紀律、管理教育等方麵,都應該是一流的,一定要充分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

正是在江澤民和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下,香港駐軍各部隊的建設闊步前進。

盡管駐香港部隊幾年來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江澤民都非常清楚,但他還是要親眼看一看這支部隊的風貌,了解官兵們的工作、訓練、學習和生活情況。

在駐香港部隊司令員劉鎮武少將、政委熊自仁少將陪同下,江澤民來到步兵旅的一個連隊。他見戰士們正在寫政治教育筆記,便從一排四班副班長植銀清手裏接過筆記本,仔細地翻看起來。

江澤民看到筆記本上的字端正清秀,非常高興。江澤民微笑著說:

駐香港部隊官兵的文化水平要高,政治思想覺悟更要高。你們九七年要進香港,責任重大啊!

江澤民對駐香港部隊的建設更是細心體察,關懷入微。他坐在連隊的小凳子上,從戰士的訓練問到學習,從家庭情況問到部隊生活,戰士們一一回答。一陣陣愉快的笑聲從這間普通戰士宿舍裏飛出。

駐香港部隊當時駐在深圳特區。特區生活水平比較高,部隊生活怎麼樣?江澤民非常關心,要親自了解一下。

當江澤民問到每人每天夥食費是多少時,駐香港部隊政委熊自仁作了回答。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接著說:“地方對深圳駐軍每人每天有點補助。”

江澤民對謝非說:“你們做得好。地方政府要支持香港駐軍的建設。”

江澤民又麵對戰士們問道:“我要聽聽你們的意見,你們實實在在地說,夥食究竟怎麼樣?”

戰士們回答說,中餐和晚餐都是“四菜一湯”。

聽了戰士們的答複後,江澤民又來到連隊食堂和夥房,叫炊事員把準備晚飯吃的菜一盤一盤端出來看。當看到擺在麵前的菜和食堂裏公布的食譜相符,正好是“四菜一湯”時,江澤民顯得很高興。

視察駐香港部隊的當天傍晚,在部隊禮堂前的一麵五星紅旗下,江澤民對駐香港部隊官兵發表講話。

江澤民說:

現在距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隻有500多天了。黨和國家賦予你們的任務是很光榮的,也是很艱巨的……1997年7月1日,我們就要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到那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就要莊嚴地履行駐守香港的使命。你們駐守香港之後,香港各界都會關注你們。你們一定要以實際行動做出好樣子,在香港市民中樹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完成祖國賦予的光榮使命,守衛好這個特別行政區。我預祝你們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江澤民的講話,使駐香港部隊官兵心潮激蕩,久久不能平靜。

第二天一早,一幅飄著濃鬱墨香的題詞送到了駐香港部隊大院:

保持人民軍隊本色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這是江澤民的囑托,也是祖國人民的囑托。江澤民親切看望大渡河連

1995年12月5日,江澤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廣州軍區司令員李希林,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市長李子彬的陪同下,對深圳進行考察。

5日下午,江澤民一抵達深圳,就親切會見了部分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預委會委員、香港地區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港事顧問等香港各界知名人士。

江澤民認真聽取了他們關於香港的平穩過渡和長期繁榮穩定的意見和建議。參加會見的各位知名人士,對我國政府在1997年7月1日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和香港的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江澤民對大家的愛國精神和積極建議表示讚賞和感謝,並發表了重要談話。

12月6日,江澤民看望駐港部隊。隨同江澤民總書記考察的還有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人陳福今、滕文生、陳滋英、鄭國雄等。

江澤民勉勵幹部戰士努力學習,加強訓練,首先要在政治上過得硬,還要在軍事上、紀律上過得硬。

江澤民特地去看望“大渡河連”。

“大渡河連”的前身是紅一方麵軍第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二連。1928年,二連在江兩岸積極發動群眾,組織工農武裝,第一次把紅旗插上興國縣城。在長征途中被授予“大渡河連”榮譽稱號。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大渡河連”出色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鑄就了“勇往直前,敢打必勝,聽黨指揮,永不變色”的“大渡河連”精神。

1934年10月,二連隨部隊長征,與兄弟連隊一起浴血奮戰,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上級把強渡大渡河的光榮任務交給了二連。

1935年5月25日,營長孫繼先和連長熊尚林等17名勇乘僅有的一隻小船向河心急進。小船行至中流,風浪更大,敵人火力也更猛烈,小船被敵人子彈打穿,船艙不斷進水。勇士們臨危不懼,不顧一切向對岸的敵陣進攻,很快占領了渡口。敵人不甘心丟失渡口,發起了瘋狂反撲。17勇士奮力還擊,最終打敗頑敵,牢牢控製了渡口。

1993年3月,伴著人民解放軍軍歌,“大渡河連”加入了駐香港部隊的行列,又肩負起新的曆史責任。部隊官兵們不辱使命,發揚紅軍光榮傳統,為香港回歸再寫輝煌。

在步兵旅“大渡河連”的學習室裏,“江主席來到我們連”的巨幅彩色照片熠熠生輝。

江澤民興致勃勃地參觀連隊設施,和官兵親切交談,語重心長地勉勵大家:

你們連隊是從井岡山、大渡河走出來的紅軍連隊,要永葆紅軍本色,為人民建立新的功業。

江澤民的音容笑貌,諄諄教導,深深銘記在官兵的心裏,鼓舞大家不斷前進。

連隊訓練場高聳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牌”像一把軍號,激蕩著官兵的熱血。執行特別任務要有特別過硬的軍事素質。“大渡河連”官兵叫響了“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口號,加大訓練難度強度,練就過硬本領。

連長徐繼濤每天練習刺殺動作上千次,雙臂紅腫了,嗓子喊啞了,終於成為全連有名的“刺殺教頭”。副連長周擁軍,在手臂上捆著沙包練投彈,手榴彈投遠75米,摘取了步兵旅投彈比賽的金牌。

“大渡河連”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3年的訓練量,在上級組織的比武中奪得19枚金牌,刷新了13項紀錄,17人被樹為“訓練標兵”,連隊連續3年被評為“先進連隊”。

駐香港部隊是一支飲譽軍內外的文明之師,而“大渡河連”就是駐香港部隊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