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花藝會(1 / 1)

午飯過後,小憩一會兒,沈媛在各美婦之間輪流,這麼一會兒,誰都抱了她,讓她這已經成熟的芯子很不適應。

下午就是花藝會的最後節目,品賞花藝。這眾花藝作品擺在一處,各婦人執各類茶飲,老師在各花藝上給一番評論,並打分以做比較。

謝會長選的是黃瓷瓶,瓷瓶本意即是秋意濃濃,上選大雅黃菊紅菊相互簇擁,上下錯落有致,輔之以綠植,花飛之意,竟在想象之中。瓶內置少許清水,將養數日,這花飛之意,濃且足。沈媛覺此秋日的花飛,也是一種美,美的瀟索,淒婉,此時的盛,須臾時光的衰,這中間便是花飛,也是花的一生。青衣老師讚此瓶作品為“盛之驕陽,謝之為泥,零零花飛,盡一生矣。”這是飽經歲月靜好才能有的坦然自若。

沈母左上手的婦人姓趙,她選的粗陶在她手中自是有她的一番恬靜釋然。那兩支蝴蝶蘭,盡顯優雅高貴,陶中一灣清水,岸上碧草點點,如幽穀中靜靜綻放的美人拂身看那水中的倩影。那美人頭頂的簪花,在不經意間掉落,空中劃過的弧線,美人側目,花落於清澈透明的潭水之中。“美人遙看水清池,碧水空映美人簪。幽穀花飛花亦落,且歎花飛無靜時。”青衣老師評價如斯,恰合其意。

謝會長小兒媳是雙魚缸,做的是瀑布百合花岸,上置一杯具傾倒,下是紅粉黃的百合層層疊疊,墜落在缸沿,流彩之光在花朵上流動。沈媛很是奇怪的是杯具如何傾倒而不落,如銀河瀑布的始源。“飛流直下花飛漸,點點螢光映九天。”老師略該李白的詩句,也寸此番美景。

沈母的作品,是以獅子狗為底的大盤,本不是洽和主題之選,但她的桃源意境,小橋流水,童子戲耍,與獅子狗交相輝映,倒是一番飛花四月春遊圖。青衣老師看一盤春色,給了“芳菲四月春意盡,童獅雙戲無盡時”。沈母眉中滿是笑意,轉頭看看沈媛,還刮刮沈媛的鼻子,沈媛也跟著樂。這幾日,根據沈母以及沈母周遭人們的敘述,沈母隻有一個兒子,曾經也有過一個女兒,可能沒有出生,沈母如今對沈媛有多喜愛,對曾經的女兒就有多惋惜。沈媛很慶幸,兜兜轉轉之後,命運把她送到沈母的身邊,沈媛沒有為人母的體驗,不能感受沈母的辛酸苦淚,但她願意也希望她的存在能夠寬慰這個美麗溫柔善良的母親。其實沈媛可能還有自己的小貪婪,前世她的母親子女眾多,飽嚐辛酸,後又被納入大明宮,沈媛對於母愛還是渴望的。沈媛與沈母之間,是命運使然,也是此刻她們的心聲,她們要在一起,所以她們就是母女。

金燦燦的夫人選擇的大碗,也是很難插花的,主要是碗的大小很受限製,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去表達意境就是這其中的難點之處。金夫人還是又金夫人的氣度非凡之處的,她並為受碗的限製,她選擇的是玫瑰,並以竹枝作為支撐,將碗邊的某處向上固定,碗便斜抬起一半,在支撐的這邊,再以另幾根竹枝編結起來做成樹的枝幹。玫瑰在碗外,碗沿,枝幹,一路向上,如長立的嬌豔動人的美人,如娉婷而來的女子,拖著長長的裙擺,豔麗,明媚。她招搖,她豔麗,她不遮掩,她不羞澀,她開朗,熱情奔放如火。沈媛愣住了,她以為金夫人應該是那粉脂濃香,趨炎附勢之人,她錯了,金夫人從來都是這樣的,可以說,靚麗而簡單,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她喜歡金,就會把金穿戴整齊,她喜歡玫瑰,就會用玫瑰去扡插,並且,沒有其他的輔助綠植,她就是這樣的。沈媛很是詫異,這個圈子顯然是不適合她的,但她卻是在這個圈子很是豔麗多姿。“玫瑰美人”,老師竟隻給四個字,顯然知道是不和主題,但美是不論主題的,因為美就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