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南京之行

●連戰說:“今天看到大家,實在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道路兩旁,久久等候的市民熱烈地鼓掌,不時爆發出“歡迎,歡迎”的歡呼聲。

●連戰說:“我們今天在這裏時間很短,但這種心情讓我們永難忘記,我再次感謝成千上萬的市民,在這陽光普照的日子裏,我們互相勉慰。”

● 南京之行

共和國故事·和平之旅陳雲林機場迎接連戰一行

2005年4月26日,一個曆史性的時刻。這一天,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攜家眷、3名國民黨副主席、國民黨員等70名隨同人員從台北出發,來大陸訪問。

應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連戰率領中國國民黨訪問團將在大陸進行八天七夜的訪問。

就中國國民黨而言,為這一刻已等待了60年。就連戰個人而言,他也等待了56年。

當天,南京風和日麗,16時40分,東方航空公司的MU502包機抵達南京祿口機場。當時,機場地麵溫度25度,近千名記者已等待在停機坪的迎接區域,翹首以盼。

16時59分,飛機艙門打開,國民黨主席連戰攜夫人方瑀出現在艙門口,曆史性的一幕隨之打開。站在機艙門口的連戰緊緊抓住夫人的手,表情嚴肅。

在連戰夫婦身後魚貫而出的,是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林澄枝、江丙坤,秘書長林豐正等70多人的訪問團成員,連戰家屬、親友也在隨團行列之中。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和江蘇省各地台商協會的代表等前往機場迎接連戰一行。

在與接機官員一一握手後,連戰和夫人站在話筒前,準備做簡短講話,所有的鏡頭都對向他。這時,方瑀提醒連戰:“揮揮手吧,跟記者們揮揮手。”

連戰揚起手臂,揮動了兩下又放下來。

這是連戰抵達機場後的第二次揮手,也是在機場的最後一次揮手。通過話筒,可以清晰地聽到連戰和周圍人的簡單對話。

連戰抬頭看看天,扭頭對方瑀說:“這個天,一點雲都沒有。”

方瑀附和說:“嗯,晴空萬裏。”

接著,連戰開始發表講話,連戰說:

台北和南京可以說距離不是很遠,但是剛才飛機落地的時候,讓我想起來這個訪問間隔了上一次到南京來整整60多年。所以,今天看到大家,實在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連戰感慨地說:

這是曆史性的第一步!

隨後,連戰向南京市民問安,他說:

對中國國民黨來講,南京是一個具有曆史聯結、感情聯結的地方……就曆史來講,南京曾經是國民政府的所在地,“國父”以及創黨總理中山先生的陵寢所在地。今天本人能夠率同所有中國國民黨工作的同仁,大家一起來到南京,向中山先生來致上最高的敬意,這是我們全黨共同的心聲,也是更多人民共同的心聲。我深深地感到此行真是難能可貴。

連戰說:

這次到大陸來訪問,我想有關兩岸共同的未來,如何能夠營造一個互惠互利、和平雙贏的一個未來,是大家所關心的一個問題。

他表示,中國國民黨訪問團願意為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來盡綿薄之力,也非常希望各界人士、所有的相關團體,能夠同心協力一起奮鬥一起努力。

連戰的講話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演講結束後,現場很多人重複著連戰的“台北和南京距離並不遠”的發言感慨。

南京機場的工作人員說,如果直航,台灣到南京隻需兩個多小時。而這次,連戰共走了6個小時,而且相隔了整整一個甲子。

連戰,字永平,台灣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1936年8月出生於陝西西安。他的祖父連橫為晚清民初一代大儒,早年加入同盟會,著有《台灣通史》。連戰之名就是得於祖父遺言:

中、日必將一戰,若生男則名連戰,寓有自強不息、克敵製勝之意義,有複興故國、重整家園、光明希望之象征。

連戰的父親連震東曆任國民黨黨政要職,曾任台灣省“建設廳長”、台灣當局“內政部長”等職。

在西安、重慶讀書到小學四年級後,連戰於1946年隨母赴台,1953年考入台灣大學政治係,1959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1965年獲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67年在美國任教。

1968年,連戰返回台灣任教,擔任台灣大學政治係暨政治研究所主任。

1975年,連戰步入政壇,出任台駐薩爾瓦多“大使”。隨後步步高升,曆任國民黨中央青年工作會主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交通部長”、國民黨中常委、“行政院副院長”、“外交部長”、“台灣省政府主席”。

1993年,連戰當選國民黨副主席,同年出任“行政院長”。1996年,連戰當選“副總統”,並一度兼任“行政院長”。2000年3月,連戰作為國民黨候選人參與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敗。

國民黨下野後,李登輝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之職,連戰當選為國民黨主席。2001年連任國民黨主席,兩次得票率都超過90%。連戰執掌國民黨後,對國民黨進行了創黨以來的第三次黨務改造,同時積極推動與親民黨、新黨合作,形成了泛藍陣營。

2004年3月,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搭檔,再度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以微弱差距落敗。在當年12月的“立委”選舉中,泛藍陣營贏得“立法院”的過半席次。

在兩岸關係上,連戰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致力台海和平。

“九二共識”,是指1992年11月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在連戰任國民黨黨魁期間,國民黨倡議並推動兩次台商春節包機,指派副主席江丙坤率團於2004年3月底至4月初對大陸進行了參訪。

在江丙坤率團訪問大陸取得成功後,連戰隨即決定應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於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以國民黨主席身份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訪問大陸。

此行,連戰將在北京與胡錦濤進行會談,這是繼1945年8月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之後,兩黨最高領導人60年之後的曆史性握手。南京市民熱烈歡迎連戰

2005年4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一行抵達南京,當晚下榻在金陵飯店。

連戰是在26日11時,率團從台北桃園機場出發,經香港前往他大陸之行的。

在出發前,連戰在機場發表了簡短談話。他說,非常希望利用此次訪問,增進對大陸的了解,也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和大陸的領導人就兩岸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意見交換,兩岸朋友應掌握這個契機互惠互助。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4月26日上午來到台北桃園機場為國民黨主席連戰赴大陸訪問送行。

連戰率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乘坐的港龍KA4887航班,於26日12時40分降落在香港機場,並於下午14時30分左右轉乘東方航空公司航班前往南京。

在連戰下榻的金陵飯店門口,除了有眾多等待的記者,還有相當多的南京市民,將金陵飯店大門以及門前人行道堵得水泄不通。

甚至連馬路對麵的樓房上都有不少窗戶打開,每個窗口都露出好幾個腦袋向下探望。

一位抱著女兒的年輕父親笑著說:

我看新聞知道國民黨主席連戰來南京要住在這裏,今天下了班就順路趕過來看看,讓我姑娘也見識見識。這是促進兩岸關係的好事情,第一站就來南京,我們都很高興。

在眾人的翹首企盼中,連戰及訪問團的車隊終於緩緩駛入金陵飯店。兩名戴著墨鏡的安保人員分別打開兩側車門,連戰和夫人方瑀走了出來。

頓時,人群中自發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手持相機和攝像機的記者們紛紛向連戰打招呼,期望得到一個微笑的表情。連戰果然放慢腳步,和飯店外的人群揚手致意,表示感謝。

還有南京市民也想給連戰贈送禮品。一位名叫吳炎奎的市民特意給電視台打電話說,想將家中珍藏的九龍硯贈送給連戰。

這個硯台上刻有九條龍,而形狀恰是一個中國版圖。吳炎奎的祖父當年是上海著名中醫,和國民黨元老於佑任交往甚密。

老人解放初期留在大陸,成為南京第一屆政協的特邀代表。吳炎奎的父親曾經留下話來,如有國民黨的領導人來訪問,就把這個硯台獻出來,表達一家人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的心情。李源潮會見並宴請連戰

2005年4月26日晚,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在南京金陵飯店,會見並宴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19時,李源潮等在南京金陵飯店鍾山廳正式會見訪問團一行。會見氣氛是友好而真誠的。

李源潮首先代表中共江蘇省委歡迎連戰率領國民黨訪問團來南京參觀訪問。李源潮說:

連戰主席此次大陸之行,受到海內外華人的高度重視和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在當前台海關係複雜多變的形勢下,連戰主席能排除各種幹擾,跨越兩岸50多年的隔閡分離,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來大陸訪問,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主席此舉表示真心的讚賞和歡迎。

李源潮說:“這不僅僅是代表我個人的想法。來賓館之前,我上人民網看了一下,許多大陸的網友都對此表示了讚賞和支持。”他說:

加強交流、對話與合作,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連戰主席的這次訪問,對於推動兩岸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麵的交流,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製止“台獨”勢力的分裂圖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