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廟裴度還帶(第三折)(1 / 3)

“題解”《山神廟裴度還帶》是一部以曆史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它寫唐代名相裴度未得誌時一貧如洗,白天到白馬寺吃齋飯(廟中施舍的素食),夜裏住在城外山神廟中。相士趙野鶴給他相命,說他明日要死在碎磚瓦之下。當時洛陽太守韓廷幹被國舅傅彬誣陷,屈囚牢內,要賠贓三千貫,他的女兒韓瓊英為父抄化錢鈔,搠筆題詩,在郵亭得到朝廷官員李文俊贈送的一條玉帶,價值千貫,回來時因風雪交加,在山神廟中避雪,將玉帶忘在廟中。裴度拾帶不昧,將玉帶交還前來尋帶的瓊英母女,當裴度將瓊英母女送出廟門時,山神廟倒塌了,裴度因此得免於難。後來裴度惡運變成好運,考中狀元,瓊英也救父出獄,韓廷幹得到昭雪升官,裴度和瓊英結為夫妻。

這裏選的第三折,寫裴度不受不明之物、不取不義之財的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第三折(山神上,雲:)霹靂響亮震山川,蒼生拱手告青天;有朝雨過雲收斂,凶徒惡黨又依然。吾神乃此處山神是也。此處洛陽有一人乃是裴度,此人滿腹文章,爭奈文齊福不至①,每日晚間在此廟中安歇。此人更兼壽夭,可憐裴度,明日午前當死在此廟中磚瓦之下;此廟當崩摧敗。吾神在此廟中閑坐,下著如此般大雪,看有甚麼人來。(瓊英上,雲:)我出的這門來,這雪越下的大了,可怎生是好?路傍有一座山神廟兒,我且入這廟兒裏略歇息咱②,待雪定便行。一個草鋪兒,我且在這上麵坐咱。走這一日,覺我這身子有些困倦,我權且歇息咱。將這玉帶放在這槁薦下③,貼牆兒放著,我略合眼咱。(旦歇息了,做猛省科,雲:)嗨!不覺睡著,天色晚了也,恐閉了門,母親懸望。呀!雪覺小些兒,我出的這廟門來。則怕晚了天色,趕城門去來。(下。)(正末上,雲:)小生裴度是也。誰想今朝在寺中受這一場煩惱!天色將晚,雪覺小了,我回往那山神廟去也。裴中立,我想儒冠多誤身,似這般虀鹽的日月④,幾時是了也嗬!(唱:)“正宮端正好”我愁見古鬆林,我這裏便怕到兀那崩摧廟。我可便歎吾生久困蓬蒿⑤,看別人青霄有路終須到⑥,知他我何日朝聞道⑦?

“滾繡球”今日見那趙野鶴,他觀了我相貌;他道凍餓紋耳連著口角,橫死紋鬢接著眉梢;他道我主福祿薄,更壽夭。則他那相法中無他那半星兒差錯,他道:“我斷的準也不錯分毫”。我平生正直無私曲,一任天公饒不饒!這的是善與人交。

(正末雲:)來到這山神廟也。我與你拂了這頭上雪,入的這廟來。這廟如此疏漏,又待倒也,如之奈何?(唱:)“醉太平”我則見泥脫下些仰托⑧,更和這水浸過這笆箔⑨。我則見梁漕椽爛柱根糟⑩,這的是欠九分來待倒。這一坐十疏九漏山神廟,如十花九列寒冰窖(11),似十摧九塌草團瓢(12),比著那漏星堂較少(13)。

(正末雲:)陰能克晝(14),晚了也,我歇息咱。晾起這頭巾,脫了這泥靴,衣服就身上偎幹。(唱:)“倘秀才”水頭巾供桌上控著(15),泥靴腳土牆邊晾著,(正末雲:)裴中立也!(唱:)我可甚買賣歸來汗未消!淒涼愁今夜,由自想來朝(16),槁薦上和衣兒睡倒。

(正末雲:)我這腳冷,我且起來盤著腳坐一坐,等溫的我這腳稍暖和嗬再睡。(做墊住科,雲:)好是奇怪也!(唱:)“呆骨朵”我恰才待盤膝裹腳向亭柱上靠,這槁薦下墊的來惹高!我這裏悄悄量度,好著我暗暗的喑約(17)。(正末雲:)我試抹槁薦下咱。(做拿起帶科,雲:)是一條帶!(唱:)不由我小膽兒心中怕,唬的我小鹿兒心頭跳;那一個富豪家失忘了?天阿!天阿!把我這窮魂靈兒險唬了!(正末雲:)我起身來,穿上這靴,開開這門,這雪兒晃的明,我試看咱!是一條玉帶!(唱:)“倘秀才”我辯認的分分曉曉,我可便惹一場煩煩惱惱,我今夜索思量計萬條。若有人來尋覓,我權與他且收著,我兩隻手捧托。

(正末雲:)嗨,是一條玉帶!這的是那尋梅的官長每經過(18),跟隨伴當每在此避雪,不小心忘了;倘若你那官人到家問你這玉帶嗬,他將甚麼還他!不逼了人性命?小生雖貧,我可不貪這等錢物;明日若有人來尋,山神,你便是證見,我兩隻手便還他,也是好勾當(19)。我為這玉帶一夜不曾得睡,早天色明也,我忍著冷,將著這玉帶(20),我且躲在這廟背後,看有甚麼人來。(韓瓊英同夫人上。夫人雲:)夜來孩兒在郵亭上賣詩(21),遇著李公子,與了一條玉帶,說價值千貫。孩兒回家來,說在那山神廟裏歇腳避雪,將玉帶忘在那廟裏。俺娘兒每一夜不曾睡,今日絕早出城來尋那玉帶。孩兒,你在那個廟兒裏來?(旦兒雲:)母親,兀的那個廟兒便是(22),在這裏麵避雪來。入這廟兒去來。我放在這槁薦底下來,天那,無了這玉帶也!為父坐禁題詩(23),則少一千貫贓未完;不想遇著李公子,得這條玉帶,價值千貫,若賣了時,救俺父得脫禁;不想我忘在此處不見了。我再幾時得一千貫錢!我不能勾救我父離獄,又不能勾盡孝之心,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母親,我也顧不的你也,要我這性命做甚麼!我解下這胸前胸帶,我尋個自盡。(夫人雲:)我夫不能脫禁,要我一身何用!我解下這胸帶來,不如我尋個自盡罷!(正末慌入廟科,雲:)住、住、住!你何故覓死也?(唱:)“脫布衫”我見他迷溜沒亂心癢難揉(24),悲切切雨淚嚎啕。一個他哭啼啼棄生就死,一個他急煎煎痛傷懷抱(25)。

(正末雲:)螻蟻尚然貪生,為人何不惜命!你有何緣故在此覓死也?

(夫人雲:)哥哥,你那裏知道那!(正末唱:)“小梁州”借問你個老嫗緣由、女豔嬌,你因甚事細說根苗。(正末雲:)你有甚麼冤枉,在此覓死?你從頭至尾說一遍咱。(旦兒雲:)我看來這個人必是個儒人秀士。哥哥不嫌絮煩,聽妾身從頭至尾說一遍咱。妄身乃洛陽韓太守的女孩兒,這個是我母親,嫡親的三口兒家屬。父親在此為理(26),與人秋毫無犯。為因上司差傅彬點檢錢糧,傅彬到此洛陽,問我父要上馬錢下馬錢,我父不肯與他;後來傅彬為侵使過官錢(27),追贓賠納,不想傅彬賊子懷挾前仇,指家父三千貫贓;奏聞行移至本府,提下家父於縲絏(28),賠贓三千貫。事以不明,難為伸訴;下情不能上達,何須分辯!不敢越朝廷法例,舒心賠納。家中收拾止勾送飯日用而已(29),父母麵上親戚處助一千貫。父母止生妾身一個,因父祖名家,老母家訓,教妾讀書吟詩寫字。在城裏外,妾身懷羞搠筆題詩救父難,得市戶鄉民惻隱(30),一則為父清廉,二則因妾孝道,半年中抄化了一千貫。陸續納入官,前後二千貫,尚有一千貫未完,父親未能脫禁。則見一日城市中有人對妾言說:“小姐,這城中關廂裏外人事上也絮繁了;近日朝廷差一公子,來此歇馬,今日說在城東去,有人見在郵亭賞雪飲酒哩,若到那裏,一則題筆賣詩,二則訴父冤枉,但得些滋潤,勾你賠贓也。”聽的說罷急走出城,來至郵亭,正見公子賞雪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