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天暢遊海島
蔣敏正好沒作什麼安排,有人相約出遊,也就滿口答應了,於是,便穿著短褲、T恤、拖鞋,一身休閑打扮地下得樓來,就在小區門口,等待著嚴總他們車的到來。
二零零五年夏天的某個星期天,蔣敏忽然接到一位朋友閆總的電話,問他有沒有時間去深圳東部的海島一遊。前文中曾經有過交待,蔣敏曾經被人拉著到了一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在那裏還和一位縣長打賭,說他可以在十分鍾之內為他們拿出一個讓他們滿意的策劃方案來,否則立馬走人。當時同行者都捏了一把汗,怕他這牛皮吹大了,收不了場,結果卻是大大地出人意外,最後蔣敏的一番侃侃而談,竟讓那位縣長大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也讓同行者大開眼界。在同行者之中一位就是閆總。
蔣敏正好沒作什麼安排,有人相約出遊,也就滿口答應了,於是,便穿著短褲、T恤、拖鞋,一身休閑打扮地下得樓來,就在小區門口,等待著閆總他們車的到來。沒多久,一輛麵包車就停到了他的麵前。車門開處,蔣敏發現車上已經坐了四五個人,一色的休閑打扮。上車後,那位閆總便向蔣敏介紹,這個是張總,那個是鬱總等等,接著又向他們介紹蔣敏道:“這位蔣老師我得向各位隆重地介紹一下,他是我見到的一位真正策劃高手,上次我們一起到婺源,他和當地縣長打賭,說十分鍾之內給他們拿出一個策劃案來,後來那個縣長一聽之後,就拖著蔣老師不讓他走了,我要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打死我也不會相信。”然後還繼續地介紹,說蔣老師做了多少有影響的策劃。
閆總之所以要請蔣敏一同前往,是他們公司想開發一個海島。車上坐的幾位,有他們公司的副總,也有他們請來的朋友。閆總的意思是想請蔣敏為他們的這個項目做策劃。
他們要去的那個海島在深圳和惠州的交界處。嚴格地說,不是一個海島,而且好幾個海島。從深圳到那裏,車程大約要一個多小時。開始,閆總便要蔣敏介紹幾個他曾經策劃過的案例,接著隨行的幾位老總便不斷地向蔣敏提問。在這種場合,蔣敏是最來勁的。因為是他在唱主角。他大談旅遊、休閑、濱海、海島的策劃理念,同時,也談高爾基的“海燕”和萊蒙托夫的“帆”。一路上,他盡情地發揮,仿佛眨眼之間,就到了海邊。
中午,在海邊,他們“靠海吃海”,他們吃的是全魚席。
席間,那位叫鬱總的對蔣敏道:“蔣先生,我聽了嚴總對你的介紹,也聽了你一路上所談海灣、沙灘、海島等的一些認識和理念,我覺得他們公司的這個項目,完全可以由你來做策劃。我很看好你,我投你一票。”聽到鬱總的口氣,他在這其中肯定不是一般的角色。蔣敏本來是跟著來玩的,現在他發現,極有可能這個海島就會成為他的一單業務。不用說,蔣敏的心裏是暗暗高興的。
飯後,他們就上島了。蔣敏感覺到,這個海島的資源並沒有什麼特別引人之處,風景並非這邊獨好,島上的民居建築也很一般,而且都已進入半開發狀態了。這個島離海岸太近了。太近了,其海水的質量就免不了汙染。但是,蔣敏也知道,這幾個海島最大的優勢和魅力就是距深圳很近。估計,閆總他們到這裏來考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們是下決心要來開發這幾個海島的。蔣敏在心裏盤算,雖然他不是太看好這幾個島的現狀,但做海島的策劃這還不是第一次,很富有挑戰性。再說,現在是投資者看好,並有意讓他來做策劃,何樂而不為呢?退一步說,這幾個海島畢竟還是很有開發價值的,就看你怎麼策劃,怎麼獨出心裁。要是沒有一點難度,那還要你蔣敏來幹什麼呢?想到此,蔣敏也就豁然開朗起來了。究竟怎麼策劃,等回家以後再說,現在就是隨大流,走走看看,說說笑笑,任海風輕輕吹,憑海浪輕輕搖。
二、深圳東海岸能否打造成更大更新的“蒙地卡羅”
蔣敏繼續發揮道:“既然蒙地卡羅的房子都是建立在海邊的山上,而我們為什麼不能借鑒呢?黃山不能建,泰山不能建,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隻不過是普普通能的山罷了,不是什麼旅遊勝地,也沒有太多的美學元素,如果我們能將這些山利用起來,讓有特色的建築來為這些普通的山增添亮點和光輝,那整個東部海岸線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有趣的事發生在返程的路上。
蔣敏發現,深圳東部海岸的特點是群山起伏。海島的沙灘邊上就是高山,不是太高,卻很陡。有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九十度了。這時,鬱總發感歎道:“深圳兩千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可開發的,可以說開發得差不多了。就剩下東部沒開發,可東部的平地又太少,差不多都是山地,山坡下來就是公路,公路下來就是海,可供開發的土地實在是太少了。”蔣敏聽後,可說是不由自主地反駁道:“鬱總,我不太同意你這個觀點。在中國的建築界,有些頗為權威的理論其實是很教條的,總說有山的地方不能蓋房子,什麼顯山露水。這個道理從規劃上講是對的,但沒必要太教條了。深圳東部有六十多公裏的海岸線,都是這樣的,坦率地講,作為景觀,並沒有多少看頭。這山高也不高,險也不險,秀也不秀,美也不美。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這六十多公裏的山巒中間來想辦法呢?我們不妨來個因地製宜,把其中三分之一的靠海的山拿出來,沿著山坡一路往上建房子,建有各種文化特色的連體別墅、獨立別墅,花園公寓等,形成建築特色十分明顯的建築景觀。這樣一來,既可以大大增加深圳土地的供給,同時又增加了深圳東部海岸線景觀的多樣性。香港的太平山不就是半山豪宅嗎?還有歐洲的“蒙地卡羅”,也是用各色建築來豐富海岸線而成為旅遊名城的。”
摩納哥公國原是法國的殖民地,1911年獨立,成為一個君主立憲國家。它的主要財源來自海岸觀光旅遊和賭博業,長期以後,“蒙地卡羅”就是揮金如土的代名詞。
在摩納哥這塊古老的國土上,任何人都休想做賭王,蒙地卡羅永遠屬於摩納哥王室家庭。
在歐洲地中海之濱,法國的東南方,有一個世界上版圖最小的國家摩納哥公國,世人稱為“賭博之國”、“袖珍之國”、“郵票小國”。這個由岩礁形成的半島國,麵積隻有1.95平方公裏,人口約33000人,是世界是最有名的旅遊中心之一。隻因為這裏自然資源貧乏,曾經以興辦花園為業,但是收入微薄。於是從1956年起,在首都摩納哥城港口北麵的小城蒙特卡洛市創辦起賭博業,建立世界是最大的“大卡西諾”賭場,並於1961年開業。賭場為兩層的**建築,上有神樓、塔廳和拱形亮閣,外牆壁雕刻精美,極具法國巴洛克風格,古樸典雅。場內壁畫雕塑,金碧輝煌。
這座賭城緊緊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熱衷於紙醉金迷的賭徒。這裏賓館的房間號碼、早餐用的盤子,盛牛奶的杯子及集郵冊等等一切無不成為賭博工具。1967年,賭場由政府接管,到上個世紀末,賭場裏隨著“大輪盤”晝夜不停地飛轉,年收入超過了4000萬法國法郎。賭博業收入曾占國家年總收入的70%以上,現如今仍保持在40%左右。同時旅遊業和房地產業也相應蓬勃發展,近年形成“寸土寸金”局麵,土地每平方米價格竟高達8萬至10萬法國法郎,十分可觀。然而,西方富商來此投資者仍與年劇增。星級飯店、總統套房、豪華設施,在世界堪稱一流。賭城街道繁華,賭場林立,遊客雲集。古老的二十一點牌戲,現代的三人賭博版戲,還有意大利喜歡玩的“塔羅奇”牌等,各種賭法都十分流行。每年來此旅遊的賭客總在20萬人次以上。蒙特卡洛也由此成就“世界賭城”稱號。
蔣敏繼續發揮道:“既然蒙地卡羅的房子都是建立在海邊的山上,而我們為什麼不能借鑒呢?黃山不能建,泰山不能建,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隻不過是普普通能的山罷了,不是什麼旅遊勝地,也沒有太多的美學元素,如果我們能將這些山利用起來,讓有特色的建築來為這些普通的山增添亮點和光輝,那整個東部海岸線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也許,它從建築規劃等的基本原理來講有所背離,但建成之後肯定比現在的山更美,一條深圳東部亮麗的風景線便近在眼前了。”
這時,鬱總道:“蔣先生,你這個想法雖不太符合規矩,但確實有些創意,我覺得是值得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