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受深圳市政府之邀,為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做策劃(1 / 3)

一、最後發出的一份邀標書

二零零五年底,蔣敏從北京探到他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所做的策劃案,已進入到組委會評審的最後一輪,蔣敏自稱為“布衣”和“草根”,他的這個消息一傳出,深圳幾乎所有的媒體,包括電台、電視、報紙、網站等都對他進行了大量的報道。二零零六年八月,蔣敏又應邀到北京參加奧運會開閉幕式的創意方案研討會,歸來後媒體又是一輪宣傳報道。因此,在相當的一段時間,蔣敏在深圳也成了一個名人。有一天,一位女士給蔣敏打電話,她自稱是深圳市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執行委員會的,她說:“最近在報紙上看了大量對你的報道,說你單槍匹馬為奧運會的開閉幕式做策劃,已躋身到個人前五名的行列,這是我們深圳市的驕傲,也是廣東人的驕傲。”接著,那位女士在電話中對蔣敏道:“我們正在申辦二零一一年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並在邀標‘申大片’的創意方案,我們看了有關你的報道後,知道你有這個能力,不知你願不願意參加到我們這個活動中來。”所謂“申大片”,蔣敏知道,就是“申辦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宣傳片”,北京奧運會的“申奧片”是四分鍾,是由張藝謀創意策劃並導演拍攝的,而“申大片”則擬拍八分鍾。這對蔣敏而言,又是一個新的機會,也是一種新挑戰,這樣的好事,蔣敏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那位女士問蔣敏是否要將邀標書送到你的手中,當蔣敏得知他們的“申大辦”就在市政府時,便道:“還是過兩天我自己來拿吧,我隔你們那裏很近。”

又過了兩天,蔣敏也不知是因為什麼事,居然沒有去“申大辦”,於是,又有一位先生給他來電話,問他為何未去拿邀標書,並自我介紹道:“我叫戴家樂,是深圳市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申辦執行委員會綜合辦公室宣傳片負責人。”也就是說,這八分鍾的宣傳片是由他具體負責。蔣敏說了聲對不起,然後說他馬上就開車過去。蔣敏到達“申大辦”之後發現他們還在開會。蔣敏叫了一聲戴老師,那位戴老師便站起來,接著便向與會的領導們介紹蔣敏道:“這位是蔣敏先生,他參加了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策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那些與會者蔣敏一個都不認識。那天天氣有些冷,蔣敏穿了件毛衣,肩上還披著件毛衣,很休閑的樣子。戴老師介紹畢,蔣敏就走上前去與他握手,並道:“戴老師,我是專程來拿邀請函的。”這時,戴老師就和與會者打了下招呼,然後把蔣敏帶到了他辦公室。他請蔣敏先坐下喝茶,然後再很慎重地從辦公室的抽屜裏把那份邀請函拿出來,對蔣敏道:“蔣先生,這個邀請函很珍貴啊!”蔣敏問:“怎麼回事呢?”戴老師道:“這個跟奧運會的函不一樣。奧運會是招標函,門檻很低,誰願意策劃誰就來,而我們是邀標,我們認為某個團體或個人在這方麵有很高的造詣,很高的聲望和名氣,我們才發這個標書,我們國內國外總共都隻發了幾十份。”

戴老師把邀標書遞給蔣敏後,就接到一個電話,於是,便對蔣敏道:“不好意思,我有點事,先出去幾分鍾,馬上就回來。”戴老師走後,蔣敏就隨意地翻看了一下他桌上的資料。其中有一個文件,是送給某市長請求批複的,內容是增設一個邀標對象,那個人便是蔣敏。大概是這麼寫的:蔣敏先生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策劃,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各大電子媒體和紙媒體都做了很多報道,我們認為該人非常有實力,並準備增發一份邀標書,特此報告等等。蔣敏看後很有些感動。其它的邀標書已經發出好長時間了,而他這一份是後補的。這說明“申大辦”還是很看重他這個人才的。

二、與陸川,顧長衛等影視名人同台獻技

看完這個文件之後,蔣敏在戴老師的桌子上又翻看了另外一份文件,他說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偷窺,反正是出於好奇。這份文件是所有邀標書所發往的個人和單位。其單位大概有幾十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電影廠、電影學院及各大影視集團等,單位的名稱蔣敏沒有細看,他認真看的是邀標的個人名單。隻有幾個人,蔣敏記得非常清楚,其中有拍《可可西裏》的導演陸川,拍《孔雀》的導演顧長衛,還有中國著名的策劃人王誌剛,還有一個老外的名字,而蔣敏的名字是最後補進這個隊伍中來的。看完這份文件,蔣敏頗有些自豪感和榮譽感,他覺得自己已經和這些中國的一線人物共謀此事,這是非常難得的。

沒多久,戴老師就進來了。蔣敏道:“這個邀標書上沒蓋章,這對我來說是個紀念。”戴老師道:“沒有必要。這是我們特別印製的,發出去的都沒有蓋章。”在蔣敏即將離開時,戴老師又交待:“蔣先生,你的時間比較緊了,其它的標書都發出去一兩個月了,你大約還有半個月的時間,麻煩你抓緊一點。”蔣敏道:“好,我盡力而為吧。”出門以後,蔣敏把手中厚厚的邀示書看了又看,他知道這份邀標書是來之不易的。這是他們的工作人員收集了與蔣敏相關的幾十份報道,然後向分管的副市長打報告,然後再特批下來的。而且,能進入到這個邀標行列的都是在國內大名鼎鼎的。蔣敏既感到光榮和驕傲,又感到肩上的擔子有些重。又是一個燦爛的夢,讓蔣敏奮起直追。

這個方案和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方案是不一樣的,奧運會的開閉幕式是一個晚會,而這卻是一個八分鍾的電視宣傳片。這對蔣敏而言,分明就是一個新的課題,蔣敏做會展策劃時,之前也未學過會展方麵的東西;蔣敏做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策劃時,之前也未涉及過有關晚會的創意;這次“申大八分鍾”的電視宣傳片策劃,他又是第一次。蔣敏把邀標書捧在手裏,一開始確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這麼短的時間,恐怕也沒多少時間看參考書了,找電視行業中的朋友請教吧,一下子也不知道找誰合適。蔣敏又在眼前看見了那一個高大的“難”字。有人高看你,這對你來說是一種榮幸,但你若是辜負了人家的期望,拿不出東西來的話,那麵子就丟大了。奧運會的案子怎麼說時間都比較長,而這次隻有十天。十天,怎麼做呢?蔣敏有些騎虎難下了。

三、一星期內做出“申大”八分鍾宣傳片策劃案

寫不出也得寫。蔣敏一支接一支地抽煙。這是蔣敏召喚靈感的法寶之一。如果煙霧之中還沒有靈感向他示好,那他就開始聽音樂。一曲一曲抒情的,聽著聽著他就開始看見夢的影子了。看見夢的影子之後,他就去散步,散步歸來之後他又開始看張藝謀的“申奧四分鍾”宣傳片。就這麼翻來覆去地,蔣敏打了兩天腹稿,從第三天開始,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寫下起來,也怪,他一動筆,仿佛就有神助,曾經不知道藏在何處的靈感女神,一下子都來到了他的指尖。一個星期後,蔣敏便把方案在電腦上敲完了。

敲完之後,蔣敏很有些興奮,便迫不及待地把它拿給要好的朋友去看。朋友說:“不錯啊!比張藝謀的‘申奧四分鍾’毫不遜色。”蔣敏問:“何以見得?”朋友道:“張藝謀的‘申奧四分鍾’,首先是紫禁城的大門打開,象征中國打開了國門,然後一條龍從裏麵出來,再就是零零碎碎笑的鏡頭的組合,完全沒有內在線索的支撐與延伸。你這裏張藝謀的元素都有,最大的不同是你畫麵背後的線索與張力,你這八分鍾是從低潮向高潮慢慢推進的,既有激情又有張力。”蔣敏道:“不管好不好,先在家裏放上兩天,然後再認真看一遍,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然後就交過去。”

過了兩三天,蔣敏也沒改幾個字,就把它交到了市政府的“申大辦”。到時反響如何,不得而知,有多少內容會被采用,也不得而知。但他畢竟參與了。當然,蔣敏的心裏是有所期待的。他期待著他的這一個夢,也能像策劃奧運會開閉幕式一樣有著讓人心醉的輝煌。

附錄:

深圳市申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宣傳短片創意方案

一、創意理念

1、曆史與現實相映襯

將古老中國的燦爛文化,與現代深圳的年輕時尚相映襯,

相對比,以彰顯年輕、時尚、新銳、動感的一夜城——深圳

2、藝術與生活相交融

既要以行雲流水式的大寫意的藝術手法,烘托氣氛與營造意境;又要以平實無華的小寫實的藝術手法,記錄生活以情動人。

3、空間與時間相交織

從北京、香港、深圳三地空間橫向運動為短片情節線索,從海、陸、空三個移動視覺,展示深圳這個開放中國的象征。

從26年時間的縱向運動為短片情節線索,展示從小漁村到大都市的崛起過程,以領略年輕的一夜城——深圳。

4、快、美、笑、情、相輝映

○1以較快的節奏與豐富的信息吸引人。

○2以精美的構思與美妙的畫麵感染人。

○3以純樸的民風與燦爛的笑容感動人。

○4以真情的流露與激情的迸發激發人。

二、創意構思

1、從長城到南海,這是中國!

從長城到北京;從北京到深圳;從內陸到南海;從遠古到當今。以行進中的“中國大體協”支持深圳“申大”自行車遠征隊,為橫向運動的情節線索與地麵拍攝視覺,去領略中國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遼闊的幅員;秀美的河山;淳樸的風尚;好客的民風;崛起的風貌;時代的特征。

2、從漁村到都市,這是深圳!

從26年前;到26年後,從一個普通的小漁村;到現代化的大都市;以時間的推移;曆史的演進;時空的巨變,為情節線索與拍攝視覺,從深圳奇跡般滄海桑田的巨變中,去感悟深圳作為一個年輕城市迅速崛起的時代風貌。

3、從海外到大陸,這是開放!

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海外到大陸;以中華海外大學生支持深圳“申大”運動風帆艇,在海麵行駛為情節線索與海麵拍攝視覺,來掃描年輕的濱海城市——深圳230公裏美麗的海岸線,以展示深圳這個開放中國的象征。

4、從天空到大地,這是青春!

從空中到陸地;從高山到大海,以深圳市民支持市政府“申大”運動動力傘隊在空中飛行為情節線索與空中拍攝視覺,去鳥瞰與感悟這座碧海、藍天、綠樹、紅花、飄逸、動感的青春之城——深圳,呼應青春躍動,夢想飛揚的申辦理念。

5、從城市到市民,這是夢想!

從北京到深圳;從城市到市民,以“中國大體協”支持深圳“申大”自行車遠征隊與“深圳大學”的學生會合後,騎自行車駛出校門,貼近深圳人,以零距離感受與體驗深圳人青春躍動、夢想飛揚、期盼“大運”的一天為情節線索與地麵拍攝視覺,再次與“青春躍動、夢想飛揚”的申辦理念呼應,完成完整概念的串聯。

三、創意方案

1、從長城到南海,這是中國!

音樂:交響樂《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由弱漸強。

遠景:巍峨古老的萬裏長城,這一世界第七大奇跡,像條巨龍在朝陽輝映下,於群山中盤旋蜿蜒。

中景:26名中外男女大學生在長城烽火台上歡呼躍動。

他們身著紅、綠、黑、黃、藍五色並印有“北大”、

“清華”“複旦”等字樣的自行車運動服。

有的在高舉著中英文書寫的“中國大體協支持深圳申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巨大橫幅。

有的在揮動印有“大運會”標誌的旗幟。

有的在揮動著自行車運動帽等。

近景:抖動的橫幅。

飄揚的旗幟。

飛舞在空中的帽子。

特寫:不同膚色的青春笑臉。

運動服上“北大”、“清華”、“複旦”的字樣。

橫幅上的中英文“中國大體協支持深圳申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字樣。

中景:快速行進中的自行車隊伍。

中景:朝陽下的北京天安門廣場。

近景:舞獅的人群。

特寫:舞動的獅頭。

近景:敲威風鑼鼓的人群。

特寫:敲鼓小夥子的憨笑。

近景:跳紅綢舞的姑娘們。

特寫:舞者的微笑。

近景:舞龍的小夥子們。

特寫:舞動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