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成一個習慣,一個東西沒有把麵紗打開前,我會對他做一個評論。這個項目會成功,成功到什麼程度?這個項目會失敗,失敗到什麼程度?就要有先見之明。有一句話叫“馬後炮”,馬後炮人人都會放,但是要是放馬前炮,而且又放得準,那是了不得的,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要十年以上的修煉功夫。嚴格講,我十幾年前就在修煉這個功夫。我既然能夠對張藝謀的東西猜個八九不離十,而且他不好的東西我完全可以補救,我為什麼不能做煙雨漓江?為什麼不能跟他掰掰腕子?我覺得完全可以。
彭國梁:你曾經在杭州西博會的策劃中一舉奪冠,但是事後進入報端的隻有一個很小的篇幅,百十來字。你怎麼沒有想借這個機會好好宣傳一下自己呢?
蔣敏:我說過我是無意中走入策劃領域的,寫這本書讓你為難的地方就是資料很不充分,比如說文史資料,特別是圖片資料都不具備。我離開小梅沙的時候也從來沒想過搞什麼公司,我就想做一個快樂的自由自在的策劃人,但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所有的朋友都覺得,蔣敏你這麼沉寂下去,不僅僅是對你的浪費,還是對國家的浪費。什麼意思?因為有很多項目你不策劃別人會策劃,你策劃成功的概率高多了,別人策劃成功的概率可能會低一些。有很多項目都是上億元,甚至是數十億的投資,如果項目失敗給社會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很多朋友並不是從我個人的角度講,而是從社會、從國家的角度講,勸我應該站出來;從我的角度講,我也應該站出來。連我家鄉的朋友都認為我這個人肯定做大官,不做大官也要賺到大錢,他們開玩笑講:“你既沒有做官,也沒有賺大錢,沉沉寂寂十幾年。”可以說成天不出門,在家裏麵壁十年、閉關自省,如果講修煉的話我朋友說你也修煉得差不多,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精彩的案例,這個時候你該站出來說話,對社會、對國家、對自己都有好處。
西博會是應景之作,在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下,是為了給朋友的麵子也為了保自己的麵子做的一個命題作文,我根本沒有花多少力氣,甚至連相關資料都沒認真查閱過,也沒有想過拿獎,更不用說得第一名,但沒想到取得了這個成績,而且這個成績不是一個人給我的,組委會的二十個初審委員與七個專家的評審給我是滿票,第一名。我的很多朋友講,策劃人遇到這個事情都會大做文章,借此來策劃宣傳自己,那個時候我沒有,為什麼?我覺得拿了四萬塊錢已經很高興了,而且那時我從來也沒想到把自己打造成策劃界的什麼大師。這篇百八十字的小通訊,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誰寫的。我估計是杭州駐深辦寫的。我前麵也講了,如果狀告杭州市政府的話,一夜之間我會成為全國策劃界人人所知的策劃大師,但是我當初從來沒想做這件事,今天之所以想寫這本書,就是覺得布衣也好、草根也好都應該有與他能力相應的話語權。
彭國梁:你前麵講搞策劃的人要追求完美,你到現在還是一個“金牌王老五”,這是不是跟你追求完美有關呢?
蔣敏:有直接的關係。有很多朋友、媒體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有的人說我太虛榮,包括家鄉的親友或鄰居,因為我在家鄉有一定的知名度,人們都在關注我這個大事,都覺得我這個人很虛榮,是不是怕找個太太不漂亮,見不得江東父老?我們家兄弟姐妹四個,我跟另外三個非常不一樣,他們都是非常安於職守的好市民,我從小就是很有夢想的人,我永遠會記得上中學時,在看學校的文藝會演時,某一話劇中的一句台詞:“人不能做地球上匆匆來往的過客,而應該窮盡畢生之力,在地球上劃一道小小的痕跡!”我甚至將這句話當做座佑銘!當初我十三、四歲的時候,我們幾個最要好的朋友天天看參考消息,練毛筆字、學畫畫,學小提琴,煉武術,看能找得到的一切文史哲的書籍。我當時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叫胡幼安,他對我的立誌幫助很大!隻是太可惜,在1977年他高上大學後得急性病死了。他愛書愛到什麼程度?當時我們那個零陵地區有一個零陵縣圖書館,圖書館被封閉了,他與我另一個朋友一起去“偷”書看,一個爬進去“偷”,胡在外麵接書。我這位朋友將接到的書情不自禁攤滿在路燈下如饑似渴地翻閱起來,一本一本地翻,就像在家裏客廳一樣那麼悠然自得。可見在文革時代,人們對書的渴求到了什麼程度!最後被夜裏巡邏的民兵逮個正著,哪有深更半夜在路燈下攤著上百本書看書的人,裏麵的那個也逮個正著,這是當時我的兩個很好的朋友。
可能是看名人傳記多了點,可能是受湖湘文化的影響大了點,我與我的朋友當時還真有點點像《恰同學少年》裏的味道!至於婚姻與愛情,《深圳青年》雜誌孫波寫我那篇報道時,問我為什麼?我用一句話來回答:“我認為女人應該在自己最美麗的時候,將自己美美的嫁出去,男人應該在自己事業巔峰狀態時,把太太好好的娶回來。”也許我這個巔峰狀態來得太晚,但是我相信一定會來的!
彭國梁:你有沒有想過像王誌剛他們那樣成立一個工作室或做一個公司?
蔣敏:以前沒有想過,離開海洋世界的時候我就想做一個“天不管我,我不管天;人不管我,我不管人”、非常自由、快樂的策劃人,但事實上做了這麼多東西以後來找我的人越來越多,而朋友們覺得我不能再麵壁十年,再麵壁十年對我個人、對社會都是浪費。這本書其實就是宣誓,在告訴社會,我相信這本書出來以後我再也坐不住了,我可能也要在深圳成立我的蔣敏工作室,因為有很多事讓你做、很多人找你做,而且你又能做好,為什麼不做呢?不做就是對自己的浪費,也是對社會的浪費。這本書出來以後,很可能在深圳成立我的“蔣敏工作室”。
彭國梁:你好像並沒有很係統的策劃方麵的理論,目前也沒有著書。但是聽說你在大學演講“旅遊與策劃”的時候特別受歡迎,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得這麼好,能不能談談這方麵的體會和感想?
蔣敏:我在大學做過幾次演講,大致的主題就是“旅遊與策劃”或者“創意暢想”。我演講的概念就是胸中有太多的東西要講,不是在桌上擺滿了參考書籍,東一條、西一條拚湊在一起。那種課很難講好,隻能照本宣科。我上去講課卻是一個字都不寫,因為我對生活有太多的感悟、對生活的體驗,對美好生活的追尋,我有太多實踐的體驗、實踐的感悟,在肚子裏像一個鍋爐一樣在膨脹,隻要給我一個宣泄口它是會一氣嗬成的。而且我所有的理念不是從書上抄來,也不是從書上看來的,都是我在生活感悟中提煉出來的,而且提煉出來以後我會用無數個案例印證這個理論,所以往往是一個理論加幾個案例進行詮釋,所以這種案例往往是最精彩的,都是親身經曆過的東西,娓娓道來,激情澎湃,這樣的課學生是非常歡迎的。每次講完課以後學生像海潮一般提問過來,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問題難倒我,我畢竟在家裏修煉這麼多年,想得問題太多太多了,他們提的問題也許是比較刁鑽的,但都在我應對有餘的範圍之內。所以我覺得,隻有你的東西擠占了你的胸膛和大腦,當熱情撕裂一條口子的時候,那個東西是一瀉千裏,也是最精彩的!
彭國梁:因為我這段時間和你住在一起,有時候也和你一起與你的朋友們見麵聊天,我就發現你喜歡對別人的工作或者他所在的單位提意見,甚至對他們的一些做法提出比較嚴厲的批評,感覺容易激動,甚至說話的時候有些咄咄逼人!
蔣敏:我當然想過這個事情。其實我的朋友不多,我交的朋友一定是心心相印的,而且一定是臭味相同的。作為一個策劃人,一定不能放馬後炮,對一件事情或一個項目,一定要有事前的判斷,要有係統的跟蹤,對做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說到偏執,我覺得任何一個事業成功的人多多少少可能都有點偏執,如果一個人對任何東西都拿得起放得下的話,他很難做得成事情。
彭國梁:你目前正在策劃的項目還有哪一些?
蔣敏:現在重點的項目是“大型實景晚會煙雨漓江”;還有好幾個項目在做策劃,如還有一個世界首創的藝術演出項目準備放在三亞,這個項目是一個秘密。“煙雨漓江”是別人難以複製的一台晚會,因為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之所以把這個項目拿出來講,就是我們天時、地利、人和都掌握了;另外一台大的藝術演出,有人說這台演出之後會產生很大的反響,因為它不需要天時、地利、隻有人和就夠了,所以暫時需要保密。我做過我熟悉的房地產項目、旅遊項目策劃,又做一些不太熟悉的會展、藝術、營銷、廣告等門類的策劃,我都是為了興趣而做,不是為了生存去做,我現在更多的興趣在於文化和藝術類的策劃,我認為這是策劃當中尖端的產品,就像奧運會開幕式,如果奧運會是皇冠的話,那麼開幕式就是皇冠上最璀璨的那一顆珍珠!做過最尖端的文化藝術項目的策劃後,其他項目的策劃在我看來就相對簡單啦!既便再去做,其起點、角度、手法、技巧、品味、審美就得力爭上一個大大的台階!
彭國梁:有一個老總請你去當總經理,開出了年薪百萬的條件,你卻選擇當他們的顧問,為什麼?
蔣敏: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人隻做一個項目是浪費。毛澤東同誌有一句語錄:“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是決定的因素。”我改用到策劃裏來說就是:“正確的策劃方案決定以後,細節是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去執行這個項目,這個項目肯定會像我策劃的那麼完美,但是我所有的能量與才華在這個五千多畝的項目中可能會消耗我十年以上的時間!反之,我會有更多的時間為更多家企業服務,會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想自由一點、瀟灑一點給他們做顧問,騰出更多的時間為全社會做更多更好的策劃。
彭國梁:能不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談一下你的人生追求?
蔣敏:我一生隻想做幾件事情:第一,做一兩件能夠在人類曆史文明的長河中能留存下來的東西,像小時候我聽到的那句台詞:“在地球上刻下一道小小的痕跡”,或許一個景區,或許一組建築,或許是一台很有價值的藝術品,最終能成為人類物質文明與非物質文明東西;第二、我想做一個準職業旅行家,如果碰到我生命中的另一位,能夠一起漫不經心、非常愜意地暢遊世界,在旅遊世界的同時學一點收藏、學一點攝影、寫一點散文遊記,慢慢累集出幾本攝影集,出幾本散文遊記,我覺得這就很快活,此生足矣!
彭國梁:關於奧運開幕式你還有什麼想說?
蔣敏:
在2005年7月19日寄出奧運會開幕式策劃方案以後,從那一天開始我就後悔。因為做完以後有太多太好的想法聚集到我的大腦中,但是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遺憾,幾乎所有的藝術都是遺憾的藝術!
在2006年8月16日又給了我一個機會,邀請我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座談會,我本來可以趁這個機會把我的想法展示出來,但組委會要求這十分鍾盡量談原來送交方案的亮點。我覺得時間是非常不充分的,沒有機會講我新的想法。
第三次是2007年1月,參加北京民間奧運會開幕式研討會,我作為唯一官方入選的人被邀請做主賓參加,雖然我的時間不受限製,但六十多個人開會,我也不可能占用別人太多的時間,也不可能展開我的想象,把我對奧運的理解重新來一遍。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那些人是來自各個行業的,有做醫學研究的、中醫研究的,很難獲取共鳴,也沒有機會講這件事情。
目前我心中的奧運會開幕式跟我當初遞交的開幕式方案有很大很大的差別,那個時候的積累、素養、感悟我覺得都不夠。我認為開幕式和開幕式之間一定有一個比較,當然這個比較是不可能跟一百年前比較,肯定是跟最近幾屆的奧運會開幕式比較,比如說跟雅典的比較、跟悉尼的比較,跟漢城的比較,肯定有橫向比較。我覺得在比較中首先要揚長避短,我們首先跟雅典、悉尼、漢城之間找出我們的長項。
我仔細分析了一下,也查資料看了一下,雅典奧運突出的是“百年奧運”,雅典奧運的發源地,它主要回顧了雅典希臘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來支撐這個東西,天、空、地、火、海全部弄齊了,雅典最大的優勢就是五千年的文明和百年奧運的回家。
悉尼奧運的優勢在什麼地方?澳大利亞是比較發達的國家,高科技是他們的優勢,他們在曆史上沒有優勢,他們是比美國大陸發現得更晚的大陸,他們是由白種人移民搶占了土著人的土地,他們的開幕式就是土著人和白種人,更多的是用小孩的夢想。因為他們沒有很長的曆史,隻有在科技和想象當中來做。
漢城奧運,表現的是單一民族朝鮮族,朝鮮族的曆史也不可能長於中華民族的曆史。但是它有個強項,就是它的曆史文化積澱是非常清晰。
我認為我們跟前幾屆奧運相比,我們最大的優勢不是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因為希臘有五千年的文明,講五千年文明的神話史,希臘比我們中華民族更鮮明。我們的優勢有兩個:一個是五十六個民族;一個是五千年文明。我現在看來,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五十六個民族,希臘是單一民族,漢城是單一民族,澳大利亞是白種人和土著人。在全球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就是我們中國,而且這五十六個民族藝術資源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我們與上述三國相比最大的優勢與強項。
高科技發展到現在這個水平,有錢就可以買到高科技,因為這是為了和平而不是為了戰爭,它沒有限製、製約。但高科技未必是我們的強項,因為高科技是花錢眾多的事情。據我所知,悉尼奧運會開幕式花了六、七千萬美金,相當於四、五億的人民幣;雅典奧運會開幕式花了七、八千萬美金。如果在科技上比,我們開幕式花到七千多萬美金的話,那也是相當多的。我想張藝謀會采用人海戰術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是最便宜的,而老謀子又偏愛熱鬧!
怎麼用好五十六個民族這一材料?怎麼采用人海戰術?怎麼熱鬧?怎麼好看?這都老謀子的強項,我們不用擔憂!但若做到故事簡單,線索清晰,人看人懂,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這讓老謀子做起來也許很困難!我覺得像這麼大的一個開幕式一定要有個故事,這個故事一定要有個最簡單的線索,這個最簡單的線索能不能把五十六個民族和五千年的文化表達出來,還有一條要求就是要人人看得懂。至少有三十億以上的外國人在看我們的奧運會開幕式,國內至少有十億人在看開幕式,現場有將近九萬觀眾在看開幕式。我個人認為,這三個觀眾群中最重要的是三十億以上的外國觀眾,其次是十億以上的中國觀眾,再次是現場的九萬觀眾,所以要用最簡單的故事把五十六個民族和五千年的文明表現出來,用天衣無縫、用高科技的手段襯托出來,讓所有的觀眾能夠看得懂。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娓娓道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讓外國人能感覺到中華民族曆史的深遠,文化的博大,家園的美麗,人民的親切,情感的真摯,讓他們在觀賞時被感動是最難做到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