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朱應武,隻是一個普通的軍人,卻感動了千萬人。消防幹警的無私奉獻

2008年1月28日,南京市已持續三天遭受到了暴雪襲擊。

清晨5時,浦口區公安消防大隊新浦鎮中隊士官林正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早早起了床。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他將在這一天迎娶他的新娘。

林正進是南京六合人,2001年12月入伍,200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南京市消防支隊浦口大隊興浦路中隊二期士官,駕駛班副班長。

林正進走出宿舍,望著房前的皚皚白雪,心中暗想:幾天前自己還在執行抗雪救災活動,今天,天氣這麼好,一定不會有什麼任務了。

8時,西裝革履的林正進正準備動身去接幾十裏外的新娘,忽然,他家中的電話響了。

林正進一看是中隊值班室的電話,他以為是中隊領導來賀喜的,便輕鬆地按下了通話鍵。

但是,電話那頭的聲音說:“小林,部隊接到了緊急除雪搶險任務情況緊急,需要你立即歸隊!”

身為中隊駕駛班副班長,又是消防雲梯車駕駛業務最熟練的駕駛員,林正進接完電話後內心十分矛盾:如果自己一走,婚禮勢必無法繼續舉行,將會給雙方請來的親朋好友帶來不少的遺憾。但望著窗外仍在飄落的大雪,消防戰士的職責使他意識到搶險救援任務遲一分鍾展開,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要增加一份新的危險。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舍小家顧大家是軍人義不容辭的選擇!

想到這些,林正進立即打電話告訴正在忙碌的新娘一家:“部隊有緊急搶險任務需要我回去,你們向親戚朋友們解釋一下,婚禮等我完成任務後再補辦”。

隨後,林正進匆匆脫下新郎禮服,在風雪中換乘兩趟車,馬不停蹄地趕往中隊。

漫天雪花飛舞,道路冰雪覆蓋,20多公裏的路程他走了一個多小時。

回到中隊的林正進得知:在經過了持續多日的大雪後,位於南京市石佛寺的南京公安特巡警支隊直升機大隊的停機庫頂棚積雪厚達40多厘米,隨時可能被壓垮,而機庫內造價昂貴的3架警用直升機在雪災中擔負著航拍、道路監測、空中支援等重要任務,上級命令林正進所在的消防中隊緊急趕往現場清除冰雪,以保證停機庫安全。

明確了任務要求後,林正進立即駕車與中隊的戰友們趕到了停機庫。

經過現場察看,停機庫是一個長近50米、寬30米、高12米的大跨度鋼結構棚。由於停機庫頂棚較高,現場指揮員決定,動用消防雲梯車,分批次將每組4名消防隊員用雲梯運送至停機棚頂端,並用安全繩固定在雲梯車的車鬥上,以防摔下停機棚頂,消防隊員用鐵鍬一點一點地鏟雪,當鏟完一片區域後,再靠雲梯臂的移動轉移區域,繼續清除積雪。

作為大隊唯一的雲梯車熟練駕駛員,林正進知道在這樣的任務麵前自己責無旁貸。

從9時多開始,林正進幾乎沒有離開露天的雲梯車駕駛台。

雲梯車將係著安全帶的消防戰士送到停機棚頂,林正進一麵盯著戰友們的動作,及時調整角度,一麵聽從現場人員指揮,完成指令動作。

時間一分一分過去,林正進全神貫注地操縱著雲梯車,因為雲梯有32米高,雲梯升得越高,操作的難度越大。

當時的環境非常惡劣,為確保在十幾米高空上的戰友們的安全,林正進操作時一邊仰頭眼看車鬥裏戰友發出的移動指令,一邊緊盯儀表盤和操作杆,從9時到24時,在風雪之中連續工作了15個小時。

風雪交加,由於擔心影響視線,林正進沒有打傘,兩套大衣和製服都被大雪濕透了。

終於,停機庫頂棚上的積雪清除幹淨了,直升機的安全保住了,此時林正進穿的大衣、戰鬥服和帽子上則全部被雪水浸濕結成了厚厚的冰塊,林正進幾乎是身體僵硬著在戰友們的攙扶下才好不容易走下操作台。

回到中隊後,他休息了很長時間才緩過神來。

當天夜裏24時後,林正進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等待了一天的新娘宣修金這天不得不住在了娘家。

幾天後,抗雪救災任務有所緩解,新浦鎮中隊決定為林正進和他新婚的妻子補辦一次“警營婚禮”,時間定在2月3日下午。

這天,林正進早早將新娘宣修金接到了部隊,戰友們買來了大紅“囍”字,專門騰出了一間招待房布置成“新房”,炊事班也準備了豐盛的菜肴,大家期盼著他們幸福時刻的到來。

14時50分,婚禮還沒開始,刺耳的警鈴打破了祥和、喜慶的氣氛,中隊又接到了新的搶險救援命令:浦口區烏江鎮一加油站頂棚突然坍塌,有多人傷亡,要求中隊立即趕往搶險救人。

警鈴就是命令,聽到警鈴後的林正進忘了給新娘子打聲招呼,轉身就向營前跑步集中。

車輛呼嘯著衝出消防中隊大院趕往事故現場,林正進隔著車窗看了一眼跑到車旁的妻子,夫妻倆默契地笑了一下。

這次救援行動一幹又是8個小時,林正進和戰友們先後成功營救出15名被困群眾,直到晚上20時30分,轟鳴著的消防車才駛回中隊營區大院。

經過長時間持續高強度的緊張工作,林正進和戰友們已經十分疲憊,但仍然按照戰鬥要求進行器材補充恢複戰備狀態。

23時30分,期盼已久的婚禮終於舉行了,當戰友們簇擁著林正進來到新娘的麵前,喝著交杯酒的那一刻,林正進夫妻都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在抗雪救災的過程中,像林正進這樣隨時隨刻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的公安戰士很多,他們都為抗災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08年初,同樣遭受了有曆史記錄以來,從未遇到過的特大冰雪凝凍災害,全州12個市(縣)全部停水停電,道路癱瘓,通訊中斷,樹倒房塌。正準備歡歡喜喜過大年的各族群眾,驟然陷入從天而降的災難之中。

災情就是命令。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武警貴州總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支隊副支隊長趙曉青帶領著戰友們戰冰雪、鬥凍雨,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鐫刻在了冰雪苗嶺。

1月19日淩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6名生命垂危病人急需手術,而此時全市停水停電。

接到醫院求救電話,趙曉青帶領幾名戰士抬上發電機,冒寒風,踩冰雪,跌跌撞撞,衝向醫院。最終,手術獲得成功,病人全部轉危為安。

同一天,貴陽至廣西新寨高等級公路6000餘輛汽車被困。18時,趙曉青接到緊急命令後,立即帶領50多名官兵奔向最嚴重的墨衝至獨山路段。

汽車在冰雪中不能前進,趙曉青指揮官兵徒步奔襲15公裏趕到現場。從19日這天開始連續6天6夜,趙曉青睡了不足10個小時的覺,隻吃了4頓飯,指揮官兵清理冰雪40多公裏。

1月22日,支隊接到護送救災款到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命令。這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距州府都勻89公裏。在這場特大雪災中,這個縣受災嚴重,全縣資金告急。

趙曉青立即帶領4名戰士踏上了行程。

一路上,他們既要保護資金安全,還要為運鈔車的順利通行排除障礙。當車行至被當地人稱為“十八彎”的盤山路時,由於曲折山路結上了厚冰,車輛雖有防滑鏈也寸步難行。

趙曉青與戰士們跳下車,揮起工兵鍬在冰麵上砍出一道道棱坎,引導車輛一點點向前挪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他們終於通過了這段近800米的“死亡路段”,把資金安全護送到三都水族自治縣。

2月24日,長時間沒有休息的趙曉青由於在三都縣連續奮戰,引起痛風病的發作,雙腳腫痛,住進了醫院。

當天17時,趙曉青所在的部隊再次接到通報,貴新公路嚴重阻塞,上級命令他們火速打通這段道路。

趙曉青得知了這次任務後,當即中止輸液,率50餘名官兵趕赴災情嚴重的墨衝鎮至獨山路段。

貴新公路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出海大通道,也是通往廣東等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在這條要道上,墨衝至獨山縣23公裏的路段,坡陡彎大、路窄橋多,是貴州“南大門”最險要的路段,車輛事故多發,人稱“鬼門關”。

因持續的冰雪凝凍,已有7000多輛車、5萬多群眾被困在這裏,造成貴新公路全線癱瘓。

趙曉青帶領官兵驅車行駛不到兩公裏,由於氣溫太低,油箱的柴油被凍住了。

他迅速指揮大家下車徒步前進,借著雪光,抄近路,翻山越嶺往前趕。冰厚路滑,趙曉青就與官兵們扯起路邊的茅草捆在鞋上防滑;山高坡陡,他們就手腳並用往上爬。

凍雨越下越大,他們的衣服凍得像鎧甲一樣。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趕到了出事地點。

被困五天五夜的群眾,一見到趙曉青與官兵們,頓時歡呼起來。

看到被冰雪困住的長長車龍,聽到群眾一聲聲急切地呼喚,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在趙曉青與官兵們胸中升騰。他們迅速展開鏟冰除雪、疏導交通、搶救群眾的戰鬥。

公路上冰層厚達10多厘米,趙曉青帶著官兵拿起十字鎬,一塊一塊向前挖,許多戰士手上的虎口被震裂了,鮮血直流。

經過2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趙曉青和全體官兵們終於疏通了一邊的道路,車輛開始緩慢行駛。

雨夾雪越下越大,氣溫越降越低。當晚24時,出事地點中間的良畝大橋又結上了厚厚的冰層。一輛滿載貨物的大貨車,在橋上車輪直打滑,橋下是百米深淵,司機嚇得不敢開,剛剛打通的路又被堵了起來。

趙曉青顧不上喘口氣,帶著官兵就往橋上趕,幾次跌倒在雪地裏,又幾次爬起來往前衝。他的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在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倒下,就是倒,他也要倒在橋上融化一塊冰!

看著橋上厚厚的冰層,趙曉青和官兵們不顧天寒地凍,立即脫下大衣墊在車輪下。

車輪從大衣上碾過去,他們再把大衣拿起來,又迅速鋪到前麵去。

就這樣,趙曉青和官兵們總用了20多件大衣,鋪起了一條平安通道。

終於,出事地點再次打通,汽車順利地開了過去,趙曉青看到自己和戰士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總算鬆了一口氣。

1月31日,罕見的凝冰導致貴州獨山至麻尾段供電網全線中斷。因大部分線路架設在高山之上,給線路的排查和搶修帶來困難。

2月1日,剛剛完成公路保通任務回營的趙曉青,率領40多名官兵又擔負起電路保通的重任。

獨秀峰是獨山縣境內最高的山峰,架設在峰上的3根電杆全部折斷。山上峰高坡陡,趙曉青腰係保險繩,手執工兵鍬,走在隊伍最前麵。

每邁出一步,他都要先砍倒灌木,清除凝冰才能前進,其他人則緊隨其後,抬著電杆艱難向上攀爬。

經過四天三夜的艱苦跋涉,趙曉青帶領官兵,終於完成了70公裏的線路排查和修複任務,共修複電杆23根。

在這連續供電線路檢修的過程中,趙曉青沒吃過一頓熱飯,沒睡過一個好覺,肆虐的冰雪災害,考驗著趙曉青和官兵們的意誌,也檢驗著他們的忠誠。

1月25日16時,趙曉青正帶領戰士疏導交通,忽然發現一輛開往廣東的大巴車上有6位老人病重,兩位已經高燒昏迷。

趙曉青邊叫衛生員緊急救治,邊準備送往附近的鎮醫院。這時,他的手機響了,妻子焦急地對他說:“你怎麼才接電話,快來接我和兒子,我們在路上被困一天啦!”

原來,在這之前,趙曉青的妻子已經給他打了好幾個電話、發了10多條短信了,但因為趙曉青忙而沒有注意到。

趙曉青的妻子患有風濕病,兒子剛8歲,當時離他隻有30多裏,他們是來趙曉青的支隊過年的。

一邊是需要救助的妻兒,一邊是需要救治的群眾。作為丈夫,趙曉青應該擔當起照顧家人的義務;作為抗災前線指揮員,他更應該擔負起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責任。

想到這些,趙曉青安慰妻子說:“老婆,我們正在救人,你看你能自己想辦法回去嗎?”

說完,趙曉青帶領著戰士們背起6位老人就往10公裏外的鎮醫院跑去。

一路上,飛揚的雨雪打得戰士們睜不開眼,老人趴在戰士們背上不停地咳嗽,大口地喘氣,戰士們心裏更著急了。

一到醫院,趙曉青立即為6位老人掛號治療,並留下一名戰士照顧。第二天早上,老人病情好轉,趙曉青又從自己的錢包裏拿出2000元錢買好車票和藥品,把老人們送上了開往廣東的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