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客人們吃好,劉吉桂把稻草綁在鞋上,一步一滑到3公裏外的市場買菜。

由於大雪封山,豬肉每公斤漲到了30多元,連小菜也要好幾元錢一斤。平時節儉的劉吉桂一咬牙買來了300多元的菜。

他愛人胡滿英也是一個好人,看到饑寒交迫的客人,一邊找來家人的衣服叫他們穿上,一邊招呼客人們圍著火爐坐下。

劉吉桂7歲的二女兒劉珊點燃了幾爐炭火,幫媽媽煮飯煮菜;13歲的兒子劉文亮則忙著搬柴、壓水、擺筷子、洗碗,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客車司機劉光前翻車時左腳骨折,為了能讓他得到及時治療,劉吉桂喊來哥哥劉吉華、弟弟劉秋華,用一張睡椅抬著劉光前到附近醫院,平時半個小時的路,他們走了近兩個小時。

等將劉光前的腳治療後回到家,劉吉桂三兄弟頭上、衣領上都結了一層薄冰,冰水浸過鞋底,凍麻了雙腳。

受傷的人安頓好了,客人的住宿卻成了問題。當時,大巴車上一共有44人,其中婦女和小孩占了37人。

劉吉桂家有5張床鋪,他動員老婆、女兒、兒子去鄰居家借宿,並借來5床被子打上5張地鋪,地上鋪了層厚厚的稻草,共安置了22個客人,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這時,劉吉桂的哥哥劉吉華開口了,他說:“我們劉家世世代代喜歡做好事,這是一種緣分,我家安置10個吧!”

聽了劉吉華的話,他們的弟弟劉秋華接著說:“哥哥們不要操心了,這剩下的12個客人就住在我家了!”

這樣,44名乘客當晚分別被劉家兄弟安置了下來。

客人安置下來後,劉家又麵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吃水問題。

劉吉桂家門口有一口水井,但被大雪凍住的壓水泵,每天清早隻有用開水將冰雪燙融才能壓得出水來。

為解決44位客人的用水問題,劉吉桂兄弟每天穿著草鞋從2裏外的水井裏挑水,一挑就是50多擔。

水有了,燒柴又成了問題。劉吉桂準備過年的木柴隻燒兩天就沒了。好在年前碾了800斤稻穀,吃飯有了保證,劉吉桂想不了那麼多了,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保證客人不挨凍受餓。他拿起斧頭,將家中準備建雜屋的幾立方木材劈開,讓大家暖和身子。

劉吉桂連續忙了四天三夜,嗓子嘶啞了,還不停地咳嗽,為讓出床位給客人睡,他一連兩個通宵未在床上睡覺。後來,司機過意不去:“你是我們的頂梁柱,白天你就睡我這張床,不然我們的生活都沒保證。”直到第三天,他才休息了一個下午。

就這樣,原本素不相識的45家人患難與共了四天三夜,劉家也就為這些受難的人們免費提供四天三夜的吃住。

幾天下來,劉吉桂兄弟家共燒煤燒柴2噸多,吃米160多公斤,買菜1200多元,而他們卻分文未取。

1月29日下午,京珠高速公路慢慢通了,縣裏協調聯係了一輛大巴車,44位客人依依不舍地告別劉家。

那位帶小孩的中年婦女給胡滿英留下50元錢,泣不成聲:“在劉家住了四天三夜,你們對我們太好了,太客氣了,我身上沒帶多少錢,表表我的心意吧!”

但劉家人說什麼也不肯收這個錢。

臨走,受傷司機仍行動不便,劉吉桂三兄弟又喊來鄰居,將他抬到了離家6公裏的國道邊,送到大客上才離開。

在元宵節當天,湖南電台曆盡波折,終於讓這45家人重新團聚,當45家共患難的兄弟姐妹團聚時,大家都熱淚盈眶。

因為“雪中送炭”的義舉,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劉吉桂“湖南省抗冰救災模範”榮譽稱號。

頒獎典禮上,樸實的劉吉桂說:“人人都有落難的時候,幫一把是應該的。”

四、八方支援

●旅荷華僑總會會長周守局說:“‘一人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2日13時30分,京劇名家賑災義演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開鑼。

●3月13號早上,慈善功德會援建災房協議簽訂工作圓滿結束。

● 八方支援海外華人踴躍捐錢捐物

鼠年新春,中國南方部分地區遭受雨雪冰凍災害的消息深深牽動著海外華人的心,從2月份開始,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紛紛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踴躍捐款,為中國國內遭受冰雪災害的人民獻上自己的愛心。

2月10日晚,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的200多位華人藝術家走上舞台,參加了悉尼華人文藝界為中國抗雪災而組織的一場“心連心”賑災義演活動。

此次賑災義演是由澳大利亞澳華文聯發起組織的。澳華文聯主席、本次義演總導演餘俊武表示,舉辦抗雪災義演就是為了表達海外華人的一份心意以及對災區人民的牽掛和祝福。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邱紹芳總領事應邀出席了晚會,並高歌一曲《萬水千山總是情》,受到台下觀眾的熱烈呼應。

同一天,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家多功能咖啡廳裏,500多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歡聚在這裏,共慶鼠年新春。

演出中場,主持人聲情並茂地向來賓介紹了中國部分省份遭雪災襲擊的情況,並倡議大家向災區人民伸出雙手,獻出一份愛。倡議立即得到了學生們的響應,他們紛紛走向募捐箱,將一份份愛心投入其中。

2月11日,荷蘭華僑華人社團在阿姆斯特丹舉行全荷僑界中國雪災救災捐款大會。會上籌集善款2萬多歐元,並成立了荷蘭僑界賑災委員會,準備在荷蘭華僑華人中進一步開展募捐活動。

此次大會由旅荷華僑總會和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發起,十幾個僑團代表與會。旅荷華僑總會會長周守局說:

“一人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旅荷華僑總會願與其他荷蘭華僑華人社團一起,為中國救災奉獻一份愛心。

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楊華根說:

今天荷蘭僑界啟動賑災活動,初步募款2萬多歐元,希望荷蘭僑胞們繼續踴躍捐款。

各僑團代表均表示,回去後將積極開展募捐活動,為中國抗災盡一份力量。

此外,荷蘭中國商會還於8日向中國駐荷蘭使館遞交了1萬歐元救災款。位於鹿特丹的中文學校“丹華文化教育中心”9日也在全校師生的新春聯歡會上募捐近3000歐元。

300多位工作、生活在阿聯酋首都阿布紮比的華僑華人11日彙聚在阿布紮比希爾頓酒店,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感恩中華,激揚未來”的聯歡晚會,喜迎鼠年新春。

晚會的組織者在現場設置了捐款箱,到場的華僑華人紛紛響應,為國內受災地區人民獻上自己的愛心。一些應邀參加晚會的外國友人也慷慨解囊,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

西班牙華人鞋業協會、愛心委員會和《歐華報》的代表10日來到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向邱小琪大使轉交了34萬歐元義款。這是旅西僑團第三次集體向使館轉交捐款。至此,旅西僑界通過使館向國內捐贈的賑災義款總額已超過13萬歐元。

同日,巴西華人協會會長吳耀宙10日在聖保羅全僑新春聯歡晚會上,呼籲僑胞們在歡慶春節之際不忘遭受嚴重冰雪災害的同胞,積極向災區人民捐款。

出席晚會的僑胞們踴躍響應號召,當場捐獻了約合150萬人民幣的巴西雷亞爾,並委托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轉交國內有關機構。

居住在多哥的許多華僑華人在了解到中國國內的冰雪災情後也紛紛主動向多哥華僑華人聯誼會(簡稱華聯會)提出捐款申請。盡管多哥目前經濟不景氣,生意難做,但許多華僑華人在觀看了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有關節目後,仍紛紛主動向華僑華人聯誼會提出向災區捐款。

據華聯會會長謝燕申介紹,華聯會已經收到華僑華人捐款近7000美元,華聯會將盡快把募集到的捐款彙往國內相關機構,支援中國人民抗擊雪災。京劇名家舉辦賑災義演

2月12日,正月初六,為了幫助南方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地區的人民抗冰救災,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在國家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舉行賑災義演活動,近40位京劇名家登台亮相,使出渾身解數,奉獻出一台異彩紛呈的藝術盛宴。

12日13時30分,這場名為“真情家園,同此涼熱”的京劇名家賑災義演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開鑼。幾位闊別舞台多年的梨園名宿,一聽說要為災區義演,紛紛登台亮相一顯身手。

89歲高齡的武生泰鬥王金璐攜弟子表演了《八蠟廟》選場,他們的手、眼、身、法、步,樣樣有板有眼,返場時還為觀眾展示了腿功絕活兒,功夫不減當年。

85歲的大青衣李慧芳清唱了《穆桂英掛帥》選段後,又反串了一段言派老生名劇《讓徐州》。

83歲的花臉景榮慶把一段《牛皋下書》演繹得威風八麵,虎虎生風。

老藝術家們的精湛技藝,博得了觀眾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梅葆玖、葉少蘭、馮誌孝、孫毓敏、劉長瑜、楊春霞、趙葆秀、寇春華等名家也逐一上台奉獻《太真外傳》、《四郎探母》、《淮河營》、《紅娘》、《杜鵑山》、《沙家浜》、《法門寺》等名劇名段。

譚門祖孫三代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岩同台獻藝,為觀眾演唱了譚派保留劇目《定軍山》選段。

杜鵬、王蓉蓉夫婦聯袂奉上了《四郎探母》坐宮一折。

此外,國家京劇院的張建國、鄧敏、陳淑芳、江其虎等眾多國家一級演員也為觀眾獻上了各自拿手曲目。劇場內觀眾的叫好聲此起彼伏。

在義演現場,慈善家李春平當場捐款30萬元,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捐出了自己專門為義演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國家京劇院一些因故未能參加義演演員也紛紛慷慨解囊獻出一份愛心。

義演共募集善款55萬餘元,全部通過文化部捐往南方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地區。慈善功德會援建民房

2008年中國南方遭遇的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涉及16個省、市和自治區,使數千萬人受災。

災害發生後,江西東林淨土文化基金會、慈善功德會對郴州市及湖南省十大貧困縣之一的郴州安仁縣一些因為雪災而無家可歸,無房可住的災民進行了調查並了解受災情況。

調查了解災情回去後,他們開會作出決定,對一些受災嚴重的災民給予災後房屋重建。

東林慈善功德會援助的對象主要是安仁縣的重災貧困戶候光檢、顏長喜、張家苟、侯桂平、張清、呂光生、呂禮榮7戶及郴州市的唐回民、江公平、江俊傑、江俊和、江輝康5戶災民。

援助方式是:對於安仁縣的受災戶,由東林慈善功德會全額出資建房,並為他們設計好120平方米的房屋圖紙,為他們找好施工隊伍統一建房。

對於郴州市的5戶人家,由於他們有施工能力,慈善功德會決定部分出資協助他們建房。

在郴州市民政局,東林慈善功德會負責人鏡義法師與民政局袁局長就關於重建災房的相關事宜正式簽訂了協議。民政局作為監證方,協助慈善功德會完成此次援助建房活動。

此次建房工程由兩家施工隊伍共同完成,建房時間為3月15日到7月15日,援助建房的資金為50餘萬元。

3月13日早上,慈善功德會援建災房協議簽訂工作圓滿結束,他們的善舉受到了災區人民的好評。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點一滴實際的行動。麵對眾生的危難和疾苦,東林慈善功德會在資金短缺麵前,大家同心協力,眾誌成城,完成了新房建設。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眾誌成城》張德崇等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眾誌成城、抗擊雪災專題》潮州在線網站

《南方冰雪報告》陳啟文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回家—2008南方冰雪紀實》聶茂厲雷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抗冰雪英雄譜》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編學習出版社

《抗擊雪災我們共同行動專集》新華網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抗冰雪報道作品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編學習出版社

《冰雪中立起的豐碑:2008抗冰雪英雄譜》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編學習出版社

《鏖戰冰雪譜華章:全國氣象部門抗冰救災紀實》中國氣象報社編氣象出版社

《湘潭大冰雪:來自抗冰救災前線的報道》陳誌光王荃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