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商頌·玄鳥》中曾經寫道: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這首《商頌》說的就是在當時的中原大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境內殷人所開創的商業活動。河南是中國商人的故鄉。翻開河南的曆史,有太多商人經營的故事。
中國最早有史書記載的商業活動,就是夏朝中期殷人王亥“肇牽牛車而遠賈”。商部落居住於今河南商丘,他們的首領名叫王亥。他馴養了牛馬,發明了牛車,實行畜牧業和種植業齊頭並進的措施,使商部落很快富裕起來。當物品有了剩餘之後,王亥便帶領部落成員用剩餘物品換取周邊部落的牛羊帛粟,開創了中國最早的商業活動。由於商部落的人善於交換,他們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稱為“商人”,用於交換的物品亦被稱為“商品”。商族首領王亥是史書中有明確記載最早的商人,被稱做“中國商人的始祖”。
王亥經商的特點是“肇牽牛車而遠賈”,這一方麵說明他們貿易量不小,用牛拉車載,另一方麵與王亥是個馴養能手有內在聯係。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古時叫“火畜”,傳說是被王亥馴服的。在緣園園園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逐水而居的遊牧生活。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以草為食。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他動物。當時人們不認識這種動物,便請黃帝來辨認。黃帝圍著野馬轉來轉去,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隻是讓大家不要殺掉它,派有馴養動物經驗的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不久,王亥發現欄杆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杆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第二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衝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臥了下來。王亥把欄杆門關上,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匹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發現人類好像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麵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準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麵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經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裏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正要往回走,不料,這匹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牽進欄杆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緊抓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王亥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來。
王亥馴馬成功後,很快被黃帝知道了。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一隻老虎闖進圈裏,把小馬駒咬死。王亥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十分生氣,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那隻老虎,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