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懷藥天下重搖 紅樓夢中有君名(1 / 2)

遊子當歸意興飛,黃連含苦知音微。烏梅海角歲寒晚,桑葉彩孤月照扉。

曆代醫家藥師的極力推崇,使四大懷藥的生產、加工日臻成熟,懷藥貿易也應運而生。在唐宋時期,覃懷地區所產懷地黃、懷山藥、懷牛膝、懷菊花就已久負盛名,後經曆代商人努力,通過“絲綢之路”,將其傳入西亞和西歐諸國。明代鄭和又將懷藥帶入東南亞、中東、東非、南非諸國。

近代,四大懷藥還遠銷港澳地區及歐美等地。員怨員源年,在美國舊金山和南洋馬尼拉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四大懷藥”作為國藥展出,受到各國醫藥學家和藥商的讚譽與稱道。四大懷藥在香港以“鐵球牌”商標行銷,並被定為免檢商品。在東南亞各國,人們把“四大懷藥”當做稀貴禮品相互贈送。日本、英國等國家把“四大懷藥”稱為“華藥”。

四大懷藥與中華民族曆史上許多名人有著很密切的聯係。

這裏首先應該提到的是中華民族曆史上一位神秘的奇人陶弘景。陶弘景出身士族,平生好學,員園歲時讀《神仙傳》,即有養生之誌。南朝宋末曾為諸王侍讀,入齊任左衛殿中將軍。圓怨歲時師事孫遊嶽,遍曆名山,尋訪仙藥,並受符圖經法。齊武帝永明十年(源怨圓)上表辭官,歸隱茅山。梁武帝蕭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谘詢朝廷大事,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稱。陶弘景精通醫藥、曆算與地理,一生博學能文,著述頗豐,總計有 願園 餘種,主要有《本草經集注》、《真靈位業圖》、《真誥》、《登真隱訣》、《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和《藥總訣》等,其中《本草經集注》對後世本草影響頗大。

陶弘景所著的《山中》一詩是他生命的寫照,或許也是他對四大懷藥在總體上的感覺體會:

山中何所有,嶺上白雲多。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據說有一天,陶弘景雲遊懷川太行山紫金頂時把采來的山藥、地黃、牛膝、菊花陳列在紫金頂三清殿前的青石板上,親自咀嚼,細細品味,頓覺心曠神怡,遂做此詩。隨後,修訂《別錄》時,在山藥、地黃、牛膝、菊花條目裏賦予他對山中白雲的詩意感覺。把文字寫出詩意的是詩人,把畫畫出詩意的是畫家,把藥草品出詩意、用出詩意的自然是曠世名醫。

曾經哀歎自己“血氣衰耗如老馬”的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也對懷地黃推崇備至。他認為:藥之神效,首推地黃;天下地黃,莫如懷慶。當他聽說以懷地黃飼老馬,“皆複為(幼)駒”,不禁大為驚奇,千方百計求朋友尋到珍貴的懷地黃,服之頓覺奇效。興奮之餘,吩咐小妾朝雲好生保存。這樣,生性豁達的蘇東坡,憑借樂觀的心態和產自懷慶府的地黃,讓自己顛沛流離的流放生涯充滿了詩情畫意。

就連乾隆皇帝也與懷藥有著解不開的情緣。相傳乾隆母親當年從宮中出來,舉目無親,就藏在了焦作月山寺。乾隆登位以後,不忘母恩,三次朝拜月山寺祭拜母親。他每次來後,“懷慶府”的大臣們都會給他獻寶。乾隆發現,每次進獻的寶物全是懷藥六味地黃丸。這乾隆皇帝身邊妻妾無數,美女如雲,身體豈有不虛之理。於是他就吃了這藥,果然氣升丹田,感覺良好,不由龍顏大悅,遂下聖旨把“懷慶”六味地黃丸定為貢品。正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