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戊戌六君子
清朝統治後期,政治腐敗,國家貧窮,人民生活也極端貧困。再不改革,恐怕真要亡國了。可是當時清朝的光緒皇帝沒有權力,權力都被他的母親慈禧太後霸占了。
光緒皇帝看到國家的情況,也想做點事情挽救國家,就想依靠一幫維新派的文化人來實行變法。因為開始變法的那一年叫戊戌年,曆史上就叫它“戊戌變法”。
戊戌六君子又是怎麼回事呢?
維新派以康有為為首, 主張國家要將權力還給皇帝,讓皇帝來主管國家大事。可是慈禧太後是一個十分保守,也是一個十分愚蠢的人,她不允許任何人反對她。於是他處處阻攔光緒皇帝的變法,雖然她表麵上支持皇帝,其實一直在暗中破壞。
由於慈禧太後的破壞,變法根本進行不下去了。於是維新派就策劃,將慈禧太後殺掉,讓皇帝上台。可是他們沒有軍隊,怎麼對付呢?就想到了當時手中有兵權的直隸總督袁世凱。他們派人偷偷聯係袁世凱,跟他講了很多道理,希望袁世凱能幫助皇帝變法,廢除慈禧太後。
袁世凱是個很陰險的人,也非常狡猾。他表麵上答應了,暗地裏卻向慈禧太後告密了。慈禧太後在得知維新派想謀殺她之後,惱怒至極,馬上下令抓捕維新派的所有人員。
當慈禧太後下令捉拿康家兄弟的時候,康有為奉光緒之令準備去上海辦他的官報,這時候他正在前往天津的路上。突然有人通風報信,康老師才馬上換乘英國船逃走。後來,慈禧太後又派水師的軍艦去追趕,不料軍艦在半路上燃料不夠,隻好返回來,康有為這才逃過一劫。
梁啟超則在政變發生後避入日本使館,後來在日本人的掩護下,剪去發辮,改穿和服,乘坐日本軍艦逃走。不久,梁啟超便和老師康有為在日本會合,並一度想利用日本的力量解救光緒皇帝,最後未能成功。
但是維新派最重要的六個人還是被清政府抓住了,最後在北京城的菜市口被殘酷地殺害了。因為這一年是戊戌年,曆史上就稱他們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就是:譚嗣同、康廣仁、楊銳、楊深秀、林旭、劉光第。
六君子中,譚嗣同是給人印象最深的。在政變發生後,譚嗣同是有機會逃走的,他完全可以像梁啟超一樣躲到日本使館,但譚嗣同堅決不躲。他說:“各國變法,都是從流血開始成功的。今天中國還沒有為變法流血犧牲的,要有,就從我開始吧。”最後終於英勇就義了。
TU99.1譚嗣同像
六君子去世了,可是他們的思想卻留了下來。人民越來越看清清政府的醜惡嘴臉,這就為以後孫中山發起的革命埋下了伏筆。
六君子想要打倒清朝,卻又幻想清朝統治者自己會主動投降,這是不現實的。同樣,對待壞人,我們不能一廂情願的希望他們不做壞事,必須堅決打擊壞人,才能保護自己。
戊戌變法是清朝實行的一次改革,他的主要內容是在經濟方麵:國家保護農工商業的發展;獎勵創造發明;裁撤驛站,設立郵政局。在軍事方麵:精練軍隊;實行征兵製;還新添了海軍。在文化教育方麵: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中小學堂,學習外國的技術;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準許設立報館、學會;派人出國留學。可惜這些對國家有好處的改革,最後還是被腐敗的清政府廢除了,最終隻有京師大學堂保留了下來,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