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不同書名的毛澤東自傳(1 / 3)

《毛澤東傳》

《毛澤東傳》

《毛澤東傳》,斯諾原著,歐陽明德譯,上海救亡圖書出版社1937年11月30日印行,32開,53頁。封麵紅色,《毛澤東傳》書名為“長江題”。附錄《毛澤東論中日戰爭》。前言道出了書的來由:“本書是毛澤東先生在陝北親向美國著名記者史諾口述生平事跡的忠實記錄,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文獻。原文在亞細亞雜誌上分四期發表……現全部原文由航空寄到本社,經歐陽明德先生翻譯……”

《毛澤東傳》,斯諾著,汪衡譯,東北書店1947年初版,64開,54頁。約2.8萬字。自傳分四章:一顆紅星的幼年、在動亂中成長起來、揭開紅史的第一頁;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出版者的說明》中寫道:“本書作者斯諾,曾於1936年第一次訪問延安。這篇文章,便是當時他訪問毛主席,記錄毛主席的談話。原文曾載斯諾著的《西行漫記》中。本書因未與《西行漫記》原文對照,譯文若有錯處,當以原文為準。”

《毛澤東傳》

《毛澤東傳》

《毛澤東傳》,斯諾著,汪衡譯,華北新華書店發行,出版時間不詳。從該書的紙質、印刷和裝幀情況看,出版時間應在1947年前後。32開,64頁。自傳約2.8萬字。分四章:第一章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來;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每章的標題、章節、段落、內容,與東北書店1946年8月版的《毛澤東自傳》相同。

《毛澤東傳》,毛澤東先生述,斯諾筆錄,衡譯,哈北印刷廠翻印,出版時間不詳,2開,36頁。自傳約2.8萬字。分四章:第一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每章的標題、章節、落、內容,與東北書店1946年8月版的《毛東自傳》相同。

《毛澤東主席自述小傳》

《毛澤東主席自述小傳》,斯諾著,範萍譯。據有關資料介紹,上海新時代書社1937年曾出版過一本範萍譯的《毛澤東自述小傳》。當年,譯者在《前言》中寫道:“毛澤東1936年在陝北窯洞內口述,斯諾用英文記錄,後經吳黎平重述為中文,請毛澤東加以修正後發表。原載《亞細亞》(《A sia》)第37卷78914號。內容分4章,述其少年時代至紅軍長征時期的經曆。”由此可知這是類似汪衡本的簡略本,但目前尚未發現。

現在看到的是上海新時代書社1949年5月出版,32開,60頁。目次為六章,第一章少年時代;第二章長沙時代;第三章革命的前奏;第四章國民革命時代;第五章新政權運動;第六章紅軍之成長。內容與方霖譯的《毛澤東自傳》相同。

《毛澤東的故事》

《毛澤東的故事》,斯諾著,汪衡譯,東南書報社1949年6月翻印,32開,46頁。該書分四章:第一章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來;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其章節和內容均與文摘社1937年11月出版的《毛澤東自傳》相同。

出版者《寫在書前》中是這樣表述的:“這本《毛澤東的故事》,是從十三四年前美國記者斯諾著的《西北印象記》中摘錄出來的一段,是用毛主席自己的語氣寫出來的,非常生動。但,這位中國革命的領袖是從沒有自己寫過什麼傳記,所以我們讀這本書時,隻能當作故事看,因為,斯諾本人沒有親身參加中國的革命鬥爭,又為了迎合美國的讀者,所以不可能將毛主席的思想體會得更深刻些,因之,這本書隻能是作為學習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