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亮點人物(1 / 1)

本山鄉政府搞萬元田建設,號召在沿公路邊那幾片幾百畝的田種植本地檳榔芋。所屬各村村民聞風而動,因為本地檳榔芋是特優產品,皇帝女不愁嫁!何樂而不為?——原來本地檳榔芋向來是自產自銷,不想前年開始很快提高了知名度,大量外銷,給本鄉許多村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

人們知道產品是邱大仁打出去的。可他始推巧銷的細節卻鮮為人知。

前年冬初的一天,邱大仁在縣城轉悠,大概是尋找生意門路。肚餓了,他就到一家飯店吃飯。他要了兩三個菜,其中一個扣肉。他夾起一塊扣肉吃,感到味道不及家鄉的;再夾起一塊細嚼,發現問題在檳榔芋,酥是酥了,可缺乏鬆感和香味。他機靈的腦子就轉動起來……

第二天下午,他拿著兩個檳榔芋到他昨日吃飯的飯店,說他是外地人,他的檳榔芋是他們新培育出來的品種,幾大個!可這兒的人真不識貨,擺賣竟沒人要。“送兩個給你們,做的扣肉絕對比你們的好!不好我大仁是小狗。”廚房師傅見此人此話滑稽好笑,就欣然收下。

晚上,師傅做扣肉,那人送的兩個大檳榔芋自然也用了,且做了記號,蒸熟,他夾兩塊嚐嚐,噫,味道果真不錯,比用本地檳榔芋做的好吃。待賣給食客吃,也嘖嘖稱讚。可就那麼幾碗,聞訊趕來的食客吃不上了。師傅就解釋情況。可越解釋越引起食客的yu望,紛紛要求去找那種檳榔芋。師傅就想那送檳榔芋的人:瘦高個,三十多歲年紀,叫什麼“大人”(好怪的名字)。可怎知道他是何方人氏?

第二天,老板就差師傅去找尋。師傅到幾個市場找尋了半天,可哪見那人?哪有那麼大個的檳榔芋賣?

不想過了兩天,那人卻來了。

師傅一見,兩眼放光:哎呀大人老弟,你還有檳榔芋嗎?

那人笑笑:有呀!你要多少?

先要兩百斤吧!

那人就給他送來兩百斤。

其實,那天邱大仁何止隻送了兩個檳榔芋給一家飯店?他送了五六家呢!如今他們都要了他的檳榔芋,兩百三百斤不等。

接下來,縣城大部分飯店酒樓都同他定購檳榔芋。他隔三差五地送貨來。

於是他賣了自家的,就向本村人、向周圍七村八寨的人收購,最後就到圩街上收購。他不但往本縣各地銷,還往外縣各地銷。他還鼓勵各村村民大種檳榔宇……他很快便成為亮點人物,成為經濟能人。

今年春,鄉政府也瞄準了這個富民項目,曾征求過邱大仁:大麵積種植行不行?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行!銷路還可拓寬!於是就納入了政府的經濟發展規劃。

冬天,收獲季節,每天都有村民在挖收檳榔芋,都有車子來拉運。村民們那個樂勁就別提了!

200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