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製造業的成本分攤管理
財經縱橫
作者:吳衛萍
摘要:對於當今的製造業而言,成本即是企業的重心。生產成本作為企業的生存的根本與企業的經營狀況有著最為直接的聯係,所以成本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最為關心也是企業發展的最關鍵問題。
關鍵詞:製造業;成本核算;成本分攤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1
一、製造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為應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我國製造業在保持常規產品低成本的基礎上,開拓了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市場,但由於受研發能力、行業整體科研水平、產品品質、技術、資源和設備等因素的製約,加之高附加值產品的空間有限,高附加值產品市場的同質化和產能過剩現象也將會非常嚴重。因此,以常規產品為主低成本戰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我國製造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主要成本競爭戰略,在低成本競爭戰略的基礎上可以考慮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以不斷開辟我國製造產品的新市場,隻有這樣,我國製造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自己,降本增效仍是我國大多數製造企業需要長期努力的方向。我國製造企業必須了解整個價值鏈,從設計、采購、生產、營銷乃至供應商、銷售商和客戶的全過程進行成本管理,使我國製造企業與上下遊企業都有利可圖,實現成本管理上的共贏,保證我國製造企業的價值鏈競爭力,並最終形成我國製造企業持續低成本的長期競爭優勢,價值鏈成本管理應運而生。
二、製造業的成本核算
製造業企業所生產的零件或產品的成本一般包括三個方麵:
1.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即產品所消耗的所有直接材料的成本。
2.人工成本。指的是生產一個單位的產品所需要使用到的直接工即流水線操作人員的成本。
3.固定費用。一般包括兩個層麵,以我們的工廠為例,如果把工廠作為一個獨立核算主體來核算其產品的固定費用。第一個層麵的固定費用也即狹義層麵的固定費用,其包括生產車間除去直接操作工的其它間接工人(班長,組長,物流工人等)的費用;生產產品所需要用到的零星材料的費用;車間所使用的各種耗能的費用;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廠房的折舊或租金費用等等所有生產車間裏的無法歸集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裏的費用。而第二個廣義層麵的固定費用除去第一層麵的固定費用外還包括工廠管理人員的工資;產品的研發設計費用以及辦公室所產生的各種雜項費用也即企業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全部包含在內。
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稱為直接成本,屬於變動成本,是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的。顧名思義,直接成本與產品本身是有著最為直接的聯係的。也正是由於這種明顯的聯係,直接成本是相對比較容易歸集到產品上的。同時直接成本也在人們思維力占據最大的一塊份額,這種思維模式很多時候也會導致對固定成本費用的忽視。
三、如何正確的分攤
分攤固定成本費用,我們需要定義出兩類要素,第一類要素是成本發生的驅動因素。也就是說導致成本發生的原因,這樣的驅動因素找的越多越好,驅動因素越多數據也就越精確但同時也就代表著複雜性也就越大。對於類似研發費用的分攤,我們也可以找到相應的成本驅動因素來歸集,再此就不再多做贅述。分攤固定成本的第一類要素是成本發生的驅動因素問題,而第二類則是產能問題。產能問題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研究的一塊,產能即生產能力,也就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一般而言,製造業企業會核算兩套數據,一套是在當前業務量下企業的實際生產量,另一套則是企業的理論產能也即生產能力。產能的重要性在於對於製造業企業而言,其固定成本費用在一定程度裏是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的,比如固定成本中占最大比例的管理人員工資,設備折舊以及廠房辦公室折舊或租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