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十章 結束(1 / 2)

踏花會之後,由於嵐湘禁止了自己的學生和南山書院之間的往來,大家的倒也消停了好一陣,日子過得平靜而無聊。

不覺然已是秋雨瀟瀟時候,南山先生望著窗外漸轉迷蒙淒涼的景色,心中也是一種說不來的蕭索落寞。卻說這一日,是南山先生在書院裏跟學生們上的最後一課,他的講題,選擇了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南山先生的這堂課,講的異常沉悶,通篇也隻是將文章朗讀了一遍,期間除了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上稍微停頓了下外,其餘章句幾乎一氣吟成。

文章讀完,課堂裏顯得異常地安靜,南山先生沉默了好長時間,才開口說道:這是我跟大家的最後一堂課了,我在這裏問大家最後一個問題,文章裏說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我等乃江湖中人,自然不需要太憂國憂民,但亦需要有顆俠義之心,有些做人的擔當。

請問大家,我既然處江湖之遠,該當如何處之於江湖中?

手持鐵算盤的肖碧朝最先開口說道: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學生以為,這江湖其實也可以看做一個名利場,生意場,人來人往,生意不絕,小買賣做得個錢名兩物,大生意做得個仁義二字,但始終當以誠為根,信為本,方能有春時萬物勃發之象,生意盎然,長久不衰。

南山先生聽罷,滿意地點點頭。

喜歡課堂上打呼嚕的胖三第二個道:所謂江湖,恩怨紛擾,名利相爭,我既處之,當少欲為先,不爭為上,看得開,看得淡,難得幾分糊塗,難得幾分清淨,方能落得個心寬體胖。

南山先生補充道:有時間多睡睡覺打打呼嚕多好!

課堂裏大笑一片。

薄落若第三個說道:女兒家的江湖,沒有那麼多的恩怨情仇,卻多了幾分淒美纏綿,如若以歲月為歌,江湖為曲,這譜寫吟唱出來的便是一首憂傷冷寂的江南小調,江湖中的女兒,自然有一番落寞的江湖心結。

隻是,這番心結,世上有哪個男子可以解得開呢?

聽聞此言,褚離殤心裏不禁咯吱一動。

接下來發言的是韓英堂,隻見他用嘴唇吹了吹自己的頭發,往後瀟灑一甩,開口道:這江湖中的男子,自然要過那種鮮衣怒馬長安道,仗劍高歌天海間的生活,一刀斬亂麻,快意恩仇連。自古男兒血,祭成英雄壇。江湖中的兒女,就應該比常人多一番熱血,多一番豪情,如若不是如此,此生該是多麼寂寞無聊。

南山先生笑了笑,自己雖然不讚同韓英堂的觀點,但不妨礙他對這番話的欣賞,人與人之間,畢竟有很多的不同,很多的可能。

輪到趙孟雲了,這位平時看起來高冷的寒門士子,頑劣起來卻比誰都不差,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學生以為,處之於江湖,守心第一,兼濟第二,通變第三。

南山先生問道:你這番話,何以解釋?

趙孟雲道:這出來混江湖的,無非都是為了一碗飯,一張臉。有人想要錦衣玉食,有人粗茶淡飯也開開心心;有人蓬頭垢麵,有人光鮮亮麗,但其實每具皮囊之下,善惡難分,學生願一世從善。

學生謹記先生之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守心為上,不委曲求全;若能一朝通達,不忘天下父老。然則處之於江湖,事事實難如意,變通之道,兩害相權取其輕,人故爭當上遊,一朝為垢頭蓬蒿士,餘自得其樂;一世為垢頭蓬蒿士,有誌之人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