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
蜘蛛結網三江口,
水推不斷是真絲。 (兩廣民歌)
這像是網絡時代的詩歌宣言。
“有的人寫了一輩子的詩,卻不知什麼是詩味。”宋謀!生前說的這句
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切好的作品都在告訴人們怎樣寫”,所以,小說作法之類的書,魯
迅是從來不看的。不過,沙俄時代有一個青年①,曾將《一顆樸素的心》
舉起來,一頁一頁對著陽光苦苦尋覓,想要發現它隱藏的奧秘。
誰能滿足他這個小小的願望呢?
誠有書者,隻言片語益人心智———我分明讀到過這樣的書。戴安娜
說:“一個來自親曆的真實故事,不管多麼動人也不能算一部小說。”王蒙
說:“讀者批評你寫得‘假’的地方,有時恰恰是實錄。”
這樣的話,確能令人茅塞頓開。
初學者常苦於不能入門。入了門,也不等於得道。從入門到入道,有
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要是不入門呢?更無入道之望———則是不言而喻的。
① 指高爾基,他在《談談我怎樣學習寫作》(戈寶權譯)一文中講到此事。
這本書是應出版社之約而寫的。
我不要寫教程或概論。我要像她和他那樣,寫一本融會貫通、自道所
得、以簡馭繁、對別人有所啟發的書。自己也乘機將剪不斷理還亂的東
西,捋他一捋。
談十個問題,起名“十日談”,取其現成,別無深意。借用傳統文論
話語,十談依次為時序、明詩、聲律、駢偶、詩體、語言、詞體、曲體、
裁、知音,為理解方便,各章另起了一個新鮮的題目。
讀者各取所需,擇會心之處讀之可也。叵耐之處,翻過便是。
跳讀,永遠是讀書的不二法門。
周嘯天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