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1854年到1865年 每日報紙一瞥
如果你有機會走進你祖父的老房子,或者別人祖父的老房子裏去,再或者在什麼舊貨市場淘一淘,興許你會發現很多舊報紙。我就是在這樣做的時候發現了一大堆1854年到1865年的舊報紙。如果你有興趣讀一讀這些報紙,你就會發現這裏麵寫的就是我下麵要告訴你的事情。在“外國新聞”一欄,你肯定會讀到下麵這些事情:
英格蘭新聞。在這一時期,英國的女王名叫維多利亞。維多利亞女王是一位和藹的基督徒,因此她的臣民對她極其愛戴。她和她的臣民之間的關係不像女王同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而是像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了英國有半個多世紀,她統治的時代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1854年的英國新聞一定會提到當時的一場戰爭,這是發生在英國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俄羅斯離英國那麼遠,所以英國不得不先走海路把士兵運過地中海去,之後還得經過君士坦丁堡,跨過黑海。在那兒,有一塊半島伸入黑海裏麵,叫作克裏米亞半島。這場戰爭的大多數戰鬥都發生在克裏米亞半島上,因此這場戰爭也就被稱為克裏米亞戰爭。在這個遙遠的半島上,上千英軍士兵因為受傷或疾病而死去。
在克裏米亞戰爭期間,英國有一位女士,名叫佛羅倫斯·南丁格爾。她心地非常善良,每當看到有人生病,就總是願意幫助這些可憐的人,她照顧他們直到他們恢複健康。當她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她就同她的布娃娃玩這種照顧病人的遊戲。她假設她的娃娃生了病,頭痛或者骨折了,然後她就照顧這不幸的娃娃,給娃娃骨頭斷了的地方綁上繃帶,直到娃娃“痊愈”。她的狗生病的時候,她也像照顧病人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的狗。
南丁格爾聽說了在遙遠的克裏米亞半島上打仗的英軍大量死去的消息,又了解到在前線沒有照料傷兵的護士,她心急如焚,希望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國家。於是她召集了一些跟她一樣熱心的女士前往克裏米亞。在她到達之前,受傷的英軍有一半都死亡了,而在她和她的同伴到達之後,傷兵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一百個人裏麵隻有兩個人因救治不及死去。她在營地裏尋找需要救治的傷兵,更在晚上提著燈籠跑到戰場上去尋找受傷暈倒的人。士兵們都把她叫作“提燈女神”,大家都非常敬愛她。
克裏米亞戰爭結束之後,南丁格爾回到了英國。政府要為她救死扶傷的舉動頒發一大筆獎金,可是南丁格爾拒絕自己領取這筆錢,而是把這筆錢用來成立了一所護士學校。今天,技術嫻熟的護士幾乎同醫生一樣重要,任何一個生病的人,在醫院裏都會有護士的照料。然而,在那個時代,護士或者護理製度還是新鮮事物,幾乎沒有人聽說過。南丁格爾是第一位開始推行護理製度的人,因此她被後來的護士從業者們看成是這個行業的聖人。
在克裏米亞戰爭中,英軍有一個連隊的騎兵受命去攻擊敵人,但這個命令其實是發錯了,並不應該讓騎兵去做這樣的攻擊。這一個連的騎兵心中都很清楚,這是一個錯誤的命令。盡管他們知道此去一定是死路一條,但是軍令如山,他們還是毫不猶豫地衝上了前線。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不到半個小時,這個連隊裏三分之二的人都受傷或者陣亡了。英國詩人丁尼生勳爵將此事寫成一首詩,這首詩在英國可謂家喻戶曉,它就是《輕騎兵的衝鋒》。
日本新聞。日本是靠近中國的一個群島國家。盡管此前我並沒有講到日本,但是這是一個古老的國家,遠在羅馬帝國成立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在歐洲,國王或者君主的改朝換代是非常頻繁的事情,就算是國家的更迭,民族的興衰也是常有的事。可是在日本,從耶穌誕生起,他們國家的君主世襲就沒有發生過中斷或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