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統計係專業基礎課教學影響因素分析(2 / 2)

四、提高統計係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突出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學活動是人才培養的最重要的教育活動,教學工作處於學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學校的所有其他活動都應該圍繞保證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開拓教學視野展開。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積極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學工作和科研一樣均需要有一定水平且要花大力氣、長時間才能出成果。因此在評審教師係列職務時,首先要把教學工作成績是否突出作為主要硬指標之一來衡量。為了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和適應知識更新的要求,除了繼續有計劃地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還應鼓勵教師選修旁聽一些研究生課程和新技術課程。

(二)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

在專業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專業知識,使學生能針對本專業實際學習課程內容,解決專業上的實際問題。如,在學習線性代數時,讓學生接觸一些國民經濟核算和投入產出分析的問題;學習數理統計時,接觸一些產品質量抽檢、正交試驗、統計過程控製的問題等,任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挑選與專業有關的實例來說明概念和做練習題,有意識地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效果。

(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當前我們對學生成績的評價體係中,普遍重視結果評價,忽視或看輕過程評價。這種方式對於全麵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非常不利。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逐步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從培養學生專業能力角度來說,應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與考試結果評價結合起來,並逐步提高過程評價所占份額,在評價方法和內容上做到多元化,如平時作業、課堂提問、與所學課程相關的社會實踐、學年論文等都可以納入考核體係,而不僅僅將期末考試的分數作為衡量學生某一課程成績的唯一標準。

(四)加強實踐教學

實驗教學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的教學過程,相對於課堂理論教學而言,它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和客觀性的特點,是課堂理論教學所不能替代的。統計實踐教學內容豐富,它可以專業基礎課的技術和理論為主線,從統計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諸方麵展開實驗,包括獲取數據及分析處理能力訓練、使用電腦技能訓練,綜合運用統計專業基礎課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包括查閱文獻和書寫分析報告訓練等,要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和掌握這些專業基礎課的知識,在運用統計理論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作風、提高創新能力。

(五)注意將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

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增加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增加了授課的生動性和靈活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但學生卻容易在忙於記錄一閃而過的屏幕上的大量信息及知識點中迷失自我,課堂教學中最具魅力及效果的師生交互交流不見了,而教師們在傳統教學中積累下來的豐富教學經驗、教與學的互動、授課藝術等優點不容忽視,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創造更加活躍的教學課堂,進一步提高授課效果。

(六)重視教學管理和學風建設

專業基礎課教師的教學狀況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基礎和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重大,學院需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專業基礎課教師的激勵工作,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全麵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解決總量不足和結構短缺的雙重矛盾。另外在課時安排上應向專業基礎課傾斜。

班風和班幹部的表率作用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因此要盡可能把好新生質量關,抓好新生入學教育。班主任和輔導員在調配班幹部時,應實行競爭機製,應當挑選思想品德好,有奉獻精神、學風端正、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對學風不嚴,成績不良的學生幹部應及時予以免職。教學質量不能簡單地按學生考試成績和不及格人數來衡量,重要的是要加強各個教學環節的經常性管理和檢查,重視學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