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王母在道教中地位極高,在中華道教形成和發展中,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據《集仙錄》載: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又號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係先天西華至妙之氣化生。
“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詞,出自元代的《全元曲雜劇》,或稱“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靈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極樂金慈聖母”、“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全稱為“上聖白玉龜台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禦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靈。
上清道教興起,推崇王母娘娘奉為尊神,將王母娘娘列為七聖之一,說西王母是盤古之女,三界內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屬下。具有掌握宇宙的無上權力。許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兩送子者、兩催生者、兩治瘟疹者,為仁慈、至尊的神明。[6]
上清經派將西王母信仰吸收之後,列為元始天王的弟子,並且擔任傳授寶經要訣的職司,遍見於六朝上清經中。《漢武帝內傳》載:“七月初七,王母降”。
《枕中書》:“西漢九光夫人,始陰之氣,治西方。故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日月,莫不由之。”又載:上古之時,黃帝討伐蚩尤之暴時,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虞舜即位後,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環、白玉琯及地圖,舜即將黃帝的九州擴大為十二州。[2]《墉城集仙錄》載:“金母元君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靈九光龜台金母,一號曰西王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生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於神洲伊川,厥姓緱氏,生而飛翔,以主陰靈之氣,理於西方,亦號王母,皆挺質大無毓神玄奧於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王木公共理二氣,而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矣。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內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
西王母乃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為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侖仙島。而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據《三教搜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其掌管蓬萊仙島。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列仙全傳》: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化生而成,與東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內外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僅次於三清,是降誕於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
《西遊記》:西王母種的蟠桃乃仙樹仙根,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7]東晉的葛洪則認為,西王母與東王公是盤古、太元聖母所生。見葛洪《元始上真眾仙記》:“複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又生九光玄女,號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漢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