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看其研究對象
理論研究
作者:楊彥棟 歐陽明
摘要通過對中國教育技術學(電化教育)產生和發展特點研究,發現中國教育技術學的產生根源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進而分析了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發現信息技術每一次發展都引起教學的重大變革;又結合對教育技術學科領域研究範圍的分析,最後得出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認為教育技術學是一門研究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傳播因素,實現教學係統優化,促進人們對教學信息傳播和掌握的一門學科。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電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24-0001-04
1 引言
構建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學理論體係框架是每個從事教育技術學教學和研究人員的期望,多年來許多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研究。筆者認為,要能夠深刻地認識教育技術學學科,就要深入到它生存方式的背後考察其原始性的根源,進而說明它生存演化的內在邏輯,從而確立其生存方式的前提性和基礎性的東西,而不能簡單地對它的生存做出經驗的描述和簡單的肯定與否定的價值判斷。我國教育技術學的發展從電化教育名稱和學術內涵正式確立至今,已有近80年的曆史,通過近80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資料,為建立中國特色教育技術學理論體係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據。考察教育技術學的原始性根源,就要從分析教育技術學的曆史開始。
2 中國教育技術學的產生和發展特點
有不少學者提出,電化教育與教育技術學不是同一回事,它不是電化教育的發展。楊開誠認為:“教育技術學的前身是一種媒體技術的教育應用領域,這個研究領域關注的並不是教育,而是教育中的技術應用。教育技術學並不是由電化教育演化而來,更不是電化教育的當代版本。信息化教育倒是可以看作是電化教育的當代版本。”從教育技術學和電化教育的曆史發展過程看,筆者認為,作為一個知識體係,教育技術學隻是我國電化教育的改名,至於名稱包含的含義的不同,隻是由於盲目改名等原因造成的。但是,兩者在我國的學科建設中的終極目標是相同的。因此,本文為了敘述清晰,統一用教育技術學這個名稱。
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產生的曆史背景及發展,筆者已在《電化教育研究》雜誌2011年第9期的文章《從我國電化教育的發展曆史看其發展特點》中進行了詳細論述,這裏不再重複。
從我國教育技術學產生和發展的曆史中看到,中國教育技術學的快速發展依賴於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從剛開始的幻燈、電影教學到廣播電視教育,再到今天的網絡化、智能化,幾乎每一種新的信息技術的產生,都會被應用到教育中並對教育產生影響。從剛開始用這些信息技術作為傳輸教學內容的工具,到現在不僅用作傳輸工具,而且用信息技術創造教學環境,信息技術的應用逐步深化。因此,教育技術學的誕生,其根源是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每一次變革都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人類文明繼承的重要活動——教學,當然也會有重大的影響,要深入了解教育技術學的產生原因,有必要研究信息技術發展對教學的影響。
3 信息技術的含義
根據信息技術使用的目的、範圍和層次的不同,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含義做出至少10種不同的表述。通過分析人們對信息技術所做的各種定義發現,雖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思想都認為信息技術包括了各種與信息有關的技術。並且認為信息技術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麵:其一是手段,即各種信息媒體是一種物化形態的技術;其二是方法,這是一種智能形態的技術。方法又包括兩類:一是信息媒體應用的方法,如運用信息媒體對各種信息進行獲取、存儲、處理、傳輸的方法;二是信息係統的優化方法,即信息係統設計。信息技術就是由信息媒體、信息媒體應用的方法和信息係統的優化方法三個要素所組成的。比如:信息的數字化傳輸是一種信息技術,俗話說的“話有三說,巧說為妙”是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求教師的語言組織合理,也是一種信息技術。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對信息技術從通信科技和資源科技兩個領域給出兩個不同的定義。
通信科技的定義表述為:信息技術是有關數據與信息的應用技術。其內容包括數據與信息的采集、表示、處理、安全、傳輸、交換、顯現、管理、組織、存儲、檢索等。
資源科技的定義表述為:利用電子計算機、遙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智能控製技術等獲取、傳遞、存儲、顯示和應用信息的技術。
比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兩個定義,通信科技的定義更廣泛,因此,討論的信息技術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通信科技定義為主。
4 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
人類曆史發展至今,信息技術的發展主要經曆了5次革命性的變化:語言的產生;文字的出現;紙和印刷術的出現;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為代表的電子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及同網絡通信技術的結合。有人將電子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及網絡通信技術合起來稱現代信息技術。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看,每一種信息技術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當然它們的出現對傳承人類文明的教學活動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研究表明,從語言到現代信息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也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為什麼信息技術能夠對教學發展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因為教學係統是一個信息傳輸係統,信息技術發展變化造成教學係統的變化是必然的。可以看到,信息技術引起教學內容呈現形式、傳輸方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和學的方式等發生變化。其實信息技術還引起教學過程中的權力結構發生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究其變化的原因,從語言到網絡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傳輸速度在不斷加快,由於信息運動速度缺乏同質性,就產生組織模式的多樣性,所以,任何傳遞信息的新媒介都會改變權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