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國內外眾多學者對信息素養的定義中可以看出,信息素養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一方麵是對信息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麵是對人類信息活動的認識和把握。雖然各位學者對信息素養的理解有所差異,但可以看出,他們的表述中都強調了信息意識、信息知識和能力、信息道德等4個要素。這4個要素構成了信息素養的完整概念體係,它們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缺一不可。其中,信息意識是基礎,信息知識和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正確的導向。
2.2 教師信息素養
現代信息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具備信息素養。教師作為信息社會的一員,除了具有一般公民所具備的信息素養特征之外,還應具有有效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專業信息素養特征。結合信息素養4個核心要素和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可以把教師信息素養結構和內容歸納為4個方麵。
1)教師應有積極的信息意識。首先,教師應深刻地意識到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其次,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育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樹立現代教學觀,正確理解和積極投身到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後,應該具備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改善教學和提升自身專業發展的意識和態度。
2)教師應具備較強的信息知識。首先,教師應掌握信息科學、計算機和網絡等相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知識,包括教育技術的概念、功能、作用、理論基礎等基礎知識;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學設計知識。
3)教師應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首先,教師應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以及信息設備操作的基本能力,能夠熟練使用電子多媒體教室和網絡教室等教學環境;其次,教師應掌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常用的軟件和工具的使用,如Office軟件、多媒體素材處理工具、課件製作工具等,具備一定的課件開發能力;最後,教師具有對信息收集、判斷、分析、處理和應用的能力,能夠靈活、有效地吸收、存儲、快速提取和發布信息;同時,在獲取到信息後,能適當分析與認識,能為自己的教學和學習所用。
4)教師應遵循信息道德。教師信息道德應該體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能辨別各類信息,從中選擇出有用、有益的信息,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遵守信息文化相關的文化、法律法規和道德,並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3 新疆雙語教師信息素養特征
新疆雙語教師信息素養內涵具有一般教師信息素養的共性,也具有民族和雙語教學的特殊性。在對教師信息素養內涵4個方麵的理解基礎上,將新疆雙語教師信息素養概括為4個方麵的特征。
3.1 信息意識
教師應該能意識到信息在信息化社會的重大作用,時刻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知道哪些信息能促進教學,有迅速有效地發現並把握對自己的教學有價值的信息的意識。對於雙語教師還應該有特殊要求:首先,平等對待本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正確認識它們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具備有效應用多元文化信息服務於雙語教學,培養“雙文化”人才的意識和態度;其次,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既能看到有利的一麵,也能分析它所帶來的負麵影響,樹立信息時代的教育教學觀,具備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開展雙語教學,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的意識和態度,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避免不良和不法信息侵蝕少數民族學生,影響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最後,為了能夠適應雙語教學的要求和提升專業發展,雙語教師應該具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自學、研究的意識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