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課程教學新體係 推進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改革
實驗教學
作者:董岩
摘要基礎化學實驗是化學化工類專業的必修課,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能力的重要平台。從課程的改革內容和效果兩方麵探討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建設的對策與成效,闡述課程改革對課程建設和學生培養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體係;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24-0113-02
化學基礎實驗是化學化工類專業的重要基礎實驗課,是培養造就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在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一門麵向全校相關專業學生開設的實踐類課程。
本課程由傳統的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和物理化學實驗整合而成,既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又與相應的理論課緊密聯係,具有自己獨立的培養目標、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方法。該課程突破了四大基礎化學實驗教學體係框架的限製,按化學學科的整體性在化學一級學科的層麵上安排教學過程。通過本實驗課程的開展,不僅加強了學生的“三基”能力訓練和培養,而且增強了基本知識運用能力和基本研發能力的培養;加深了對所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基礎化學課程及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的綜合理解與應用;同時,為後續的專業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創新實踐課程以及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奠定堅實的基礎,真正發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重要橋梁作用。
1 課程內容的改革
化學基礎實驗課程按照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化學”一級學科為平台,以能力、素質培養為基礎,構建實驗項目的課程教學新體係,徹底改變了原有化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建立了“一體化、三層次、四模塊”的新型實驗教學體係。
1.1 重組化學基礎實驗課程體係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一方麵,學科之間的界限有時不再分得那麼清楚,有些實驗項目的重複開設,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麵,社會需要基礎厚、知識新、素質高、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從整體考慮,各學科適當地交叉融合,有利於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一級學科的指導思想下,進行重新組合、優化,確立了化學基礎實驗課程體係。實現了統一教學大綱、統一實驗教材、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管理、統一實驗資源的5個統一,形成有機的統一整體。按照基礎型實驗——綜合型實驗——研究創新型實驗“三個層次”開設實驗。整個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分成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四模塊”。各個模塊之間既相互交叉,有機地結合成一體,又相互獨立,各自有著本身的教學目標。
1.2 全方位的課程建設與改革
在繼承原4門實驗課程教改成果的基礎上,更新內容、重組實驗體係,按基礎訓練——綜合訓練——創新訓練三層次推進實驗進程;從基本實驗訓練、綜合實驗訓練、課外開放實驗和創新實驗訓練三個層次,全麵提高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和素質。在實踐的基礎上,編寫實驗講義和實驗教材;課堂上采用音、視頻教學素材,用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從教學內容、進度安排上,抓住合成與表征這條主線循序漸進,由簡單到複雜逐步提高,使課程設置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符合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1.3 綠色化學的理念貫穿整個化學基礎實驗過程
化學對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也對人類健康和生活環境帶來負麵影響。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實驗過程中始終貫穿綠色化學的理念。
1)選擇教學內容,盡量采用無毒的化學試劑,減少有毒物質的產生與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如鐵礦的分析采用無汞定鐵法,盡量少用洗液、鉛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