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培養能積極麵對挑戰,能在全球領域取得成功的人,基點在於能提高日本的全球競爭力和加強國家之間的聯係。它包括兩類項目:A類為全大學,目標在於全部大學的國際化,選取某些大學作為“領頭羊”,帶動其他大學的全球化;B類為特定學院,通過促進大學內部特定學院的國際化,從而實現大學整體的國際化。2012年,來自42所大學的42個項目得到資助。
2.2 重塑日本
旨在培養能在全球範圍內活躍的人,保證學分互換機製和國際框架式成績管理的質量。對於與亞洲(東盟)和美國等國家的大學形成合作項目,能夠為日本學生開展留學項目以及實施接收外國學生的戰略的努力,將給予財政資助。包括:I類是在日本和東盟國家的大學間形成一個聯盟,在保證學分互換和成績管理基礎上實施交流項目;II類是“學生交流—日本發現”項目,旨在讓留學的日本學生學習一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同時也能幫助傳播日本語言和文化,以此促進跨文化的交流,訓練他們成為日本與東盟國家間的文化使者。2012年,來自12所大學的14個項目得到資助。
3 新特點探析
3.1 數量與質量並重
從“10萬留學生計劃”到“30萬留學生計劃”,表麵上看是留學生數量的增加,但質量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從它的實際內容可以看出,它更多地還是注重通過日本大學自身水平的提高來吸引留學生,所以日本政府也采取了眾多措施保證留學生培養的質量提高。比如:為留學生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加強日語與日本文化方麵的指導,提供更多的日企實習機會等。“30萬留學生計劃”不止是外延式的規模擴張,更是內涵式的質量提高。
3.2 接收與派遣並行
近年來,日本海外留學人數逐年下降,而鄰國海外留學的規模卻不斷擴大。鑒於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政策,提出了“雙30萬”的目標,並都給予了資金支持。雖然日本政府的政策還是多向接收留學生傾斜,但是派遣留學生也沒忽略,可以說是並行的策略。
3.3 接收留學生的動機轉變
“30萬留學生計劃”中一個重要舉措是加強合作,以促進留學生畢業以後更好地融入日本社會,這預示著日本政府接收留學生背後的動機轉變。近年來,日本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步入老齡少子化的時代,高等教育也麵臨生源危機。為了擴充生源,日本政府隻能將眼光移向海外,用留學生的生源挽救私立大學倒閉之危機。同時在“10萬留學生計劃”時期,日本政府的觀點是留學生畢業以後最好回到自己的國家為國效力,是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而現在則主要是努力吸引留學畢業生留在日本工作生活。
3.4 注重相關部門的協同合作
隨著日本接收留學生動機的轉變,完善留學生的接收係統也提上日程。從吸引留學生到留住留學生,這並不是一個部門能完成的工作,而更需要相關部門的協同合作。“30萬留學生計劃”中6部委的聯合行動就是一個明證。留學生計劃實施的日益推進,不僅需要政府內相關部門,更需要政府、大學、民間等相關國際化機構的協同合作。
3.5 增加英語授課比重
“全球化30”中,增加英語授課的學位課程極具特色。以往日本也堅持留學生與本國學生一樣,用日語取得學位。如今留學生可以在日本用英語取得學位,這無疑降低了日本留學的門檻,吸引了諸多歐美國家的學生。2010年,13所大學已有85門類似課程,到2013年將會達到157門。但無疑這也會給學生的日常交流以及就業帶來問題,所以在英語授課的同時也要加強日語的培訓才是明智之舉。
參考文獻
[1]李盛兵.大學國際化評價指標體係初探[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113-116.
[2]馬岩,肖甦.日本留學生擴招政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J].比較教育研究,2012(12):65.
[3]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網站[EB/OL].http://www.jasso.go.jp/statistics/intl_student/data12_e.html.
[4]鍾昊燕.日本“全球30計劃”[J].海外高等教育動態,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