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奉獻給讀者的密宗要義是程宅安大阿闍黎的著作,程前輩是四川成都人,為民國早期之留日居士,依日僧權田雷斧學密,獲傳法灌頂位大阿闍黎。他二師兄王宏願為之作序,大師兄曼殊揭諦亦稱之曰:“詞旨純正,教理淵博,吾甚喜之。”並讚歎說:“彼為精修悉地,其所征證之深,實高出王宏願之‘實較汝高超十倍不止。’”更斷言“我信是人,必定成佛”要中肯真實些。由此,看出程宅安前輩在近代東密行者中的學識與修持。

在權田雷斧的門下,王宏願前輩在廣州六榕寺為人灌頂,主張居士身為阿闍黎,可受比丘禮拜。時文殊院方丈禪安和尚,感文殊院周邊道路泥濘,不利行人來往,想籌資修路。於是商議於程宅安,希望他能在文殊院開壇灌頂,程宅安推薦了顯僧相的大師兄曼殊揭諦。曼殊揭諦來蓉,與禪安和尚商議,曼殊揭諦堅持,灌頂的收入隻能用於密壇的建設供養,不能用於修路,禪安和尚心有微辭,認為密宗行者貪欲。次年,大勇阿闍黎來蓉,劉亞休等亦作如是之請。大勇亦答如曼殊揭諦之語。是故,禪安和尚雖釋心疑,而成都地區的東密未能弘揚起來,而藏密卻捷足先登。

二師兄王宏願前輩六榕寺之舉,備受大師兄曼殊揭諦之指責,太虛大師亦持反對之態度,遂開展了現代史上佛教僧俗、顯密之爭端。而程宅安前輩置身於這場爭端之外,虔誠修法,伏案編寫本書。後來,程宅安前輩去了北京,在藏密院參加《藏密寶典》的編輯工作,並對藏密和東密的瑜伽部續作對比研究。

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先生與我交往甚深,數度來成都交流,希望我能出版密宗要義。這本書隻有圈句,沒有標點。現在整理出來,采用新式標點,公開正版出版流通,奉獻給廣大讀者。

這本書的出版,除感謝巴蜀書社外,對四川省宗教局的朋友之膽識,能開放綠燈放行,更感謝四川省人大李清禾副秘書長和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王增建副部長,他們多次打電話關心本書的出版,並親自打電話給省宗教局法規處田處長,指示抓緊審稿放行。為之感慨!

弘學合南

二〇〇二年立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