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之道及時代意義
文化語言
作者:司薛情
【摘 要】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是儒家派的創始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他的“中庸”思想博大精深,在當代學習和探究孔子的“中庸”思想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德行、完善人生境界仍具有很大的意義。
【關鍵詞】孔子;中庸;時代意義
在中國哲學史上,“中道”觀念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並對中華文化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人學士都普遍認同和追求的一種觀念。在春秋戰國時期,“中道”觀念得到長足發展,其中,孔子的中庸思想不僅在認識方麵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實踐方麵也可以作為一種對人們極具意義的方法論來使用。此方麵的思想,對我們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許多矛盾和問題,而孔子此方麵的思想對於解決這一問題極具借鑒意義。
一、孔子“中庸”之道的內涵
在儒家經典中,“中庸”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之中,後來經過思孟學派《中庸》《孟子》等著作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成為了儒家尊奉的最高道德原則和處世之道。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中庸思想以禮義為標準,主張執兩用中,因時而中,將中庸之德作為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在《論語》中,孔子雖然沒有直接定義“中庸”,但他的“五美四惡”之說實際上就是在講“中庸”。所謂五美四惡,即:“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於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1] 我們要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方麵,從認識角度來理解,另一方麵,可以從實踐的角度來理解。
(一)從認識角度
從認識角度來講,中庸之道中的“中庸”就是永遠恪守中道的意思,它是一種美德。《四書集注·中庸章句》中朱熹就對“中庸”進行了經典的解釋:“中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2]中庸即是善,是適度,是最能體現倫理和道德的規範、要求,是道德實踐的最高境界。既然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原則和處世之道,那麼如何判定和衡量中庸呢?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看來,禮義是真正衡量和判定“中庸”或者“中道”的標準。中庸原則性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禮義製中”,《荀子·儒效》“曷謂中?曰:禮義是也。” [3]就是這一思想的反映。《禮記》中講到“中正無邪,禮之質也” [4]也就是說,行之無過不及,立之不偏不倚,這樣才能立之正而行之中,才能得其序而無邪僻,此即為“禮”的本質。從這裏我們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在孔子那裏“禮”和“中庸”的關係,明白是否合乎於“禮”就是判定人們是否踐行“中庸”的一個標準。《論語·顏淵》中記載顏淵問仁於孔子,孔子答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5]這裏,孔子講了“禮”與“仁”的關係。孔子的“仁”和“禮”以及“中庸”並非毫不相關的三方麵,其實質上,三者是有內在聯係的,三者以“禮”為橋梁和紐帶,共同構成孔子的思想體係。“禮”是“中庸”美德的外在標準,是判斷是否踐行中庸的一個標準;“禮”同時也是“仁”的標準,是否合“禮”也是判斷人們是否近“仁”的標準,如果人們能夠“克己”歸複於“禮”,那麼人們也就近乎於“仁”了。孔子講求“仁”重視“禮”,其實質上和“中庸”也是有聯係的。要想達到“中庸之至德”,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境界,就要合乎於“禮”就要講求“仁”。求“仁”的過程和踐行“中庸”美德的過程是一致的,人們在接近“仁”的過程其實就是踐行“中庸”美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才能做到中庸,才能成賢成聖。
(二)從實踐角度
從實踐角度來看,中庸之道主張過猶不及、執兩用中、因時而中,使中庸轉化為人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