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方言中的特殊詞彙
文化語言
作者:李妮妮
【摘 要】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承載物,方言中的特殊詞彙是該地在曆史發展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的精華。本文以孟州方言為例,列舉孟州方言中的特殊詞彙,同時探究該地方言中“老”作為程度副詞和時間副詞修飾形容詞和動詞構成“老**”的典型結構。
【關鍵詞】孟州方言;詞彙;老**
孟州市古代稱為孟塗國,秦稱河雍,漢稱河陽,唐稱孟州,公元1377年,即明洪武十年改州為縣,1996年撤縣立市,稱為“孟州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故裏,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孟州市是河南省焦作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位於河南省的西北部,焦作市的西南隅,與沁陽、溫縣、濟源等縣市相鄰。在張曉宏的《對於焦作方言分區的再認識》這篇文章中,認為在近現代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現如今整個焦作地區的方言可劃分為隸屬“晉語”的“懷慶方言”和傾向於河南方言的“焦作方言”。與孟州相鄰的縣市都屬於晉語方言體係,有入聲字,隻有孟州方言中沒有入聲字,語音係統接近洛陽,不屬於“懷慶方言”。學術界大部分人支持此觀點,但是也存在反對的聲音,所以,孟州方言是否屬於“懷慶方言”存在爭議,還有待商榷。由於各地政治、經濟的發展、所處地理位置不同以及語言自身的發展,每種方言中都會存在或多或少有趣的特殊的方言詞彙,不同的方言中表示物體、人體等等的詞彙在語音和詞形上都有很大的差別。筆者作為河南省孟州市人,在步入大學之後通過與其他地區同學交流之後發現,發現孟州方言中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特殊的詞彙,下麵列舉部分孟州的方言詞彙。
一、植物名稱
普通話中的農作物“玉米”,由於孟州方言內部受周邊縣市影響的程度不同,有“茭茭”、“蜀黍”、“玉蜀黍”幾種不同的叫法。
例:一群小孩兒跑到茭茭地耍了。(“茭茭地”指“玉米地”)
二、動物名稱
“須須兒”,相當於普通話中的“麻雀”。這與濟源話中的表稱大致相同,但是現有資料顯示,雖然濟源市與孟州市在地理位置上相鄰,然而濟源話對孟州話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所以“須須兒”一詞從濟源話中借入的可能性比較小,很可能是孟州市自身原有的詞。
例:你看這樹上好些須須兒。(你看這棵樹上有很多麻雀)
三、器官名稱
“腿膝(qi)蓋兒”,相當於普通話中的“膝蓋”。相比普通話和其他方言詞彙,上麵所舉的幾個例子都是在詞形上的差別,但是這個例子則表現了孟州方言詞彙在語音上與它們的不同。
例:腿膝蓋兒撞到門上撞黑青了。
四、親屬稱謂
自古以來,由於受宗法觀念的影響,中國的親屬稱謂不僅多,而且極為複雜,整個漢語的親屬稱謂係統可謂龐雜紛繁。如果不搞清楚各個地區親屬稱謂的不同,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鬧出很多笑話。就孟州方言來說,部分稱謂所用詞彙與普通話所用詞彙差別很大,例如:
普通話 孟州方言
母親的母親(媽媽的媽媽) 外祖母(外婆、姥姥) 婆婆
母親的父親(媽媽的爸爸) 外祖父(外公、姥爺) 魏魏
父親的外祖母(爸爸的外婆) 外曾祖母 老婆婆
父親的外祖父(爸爸的外公) 外曾祖父 老魏魏
父親的祖父(爸爸的奶奶) 曾祖母 姥姥
父親的祖母(爸爸的爺爺) 曾祖父 姥爺
丈夫的母親(丈夫的媽媽) 婆婆 婆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話中和孟州方言中都有“姥姥”“姥爺”“婆婆”這些代表親屬稱謂的詞彙,但是詞彙所表示的親屬關係完全不同,同時,孟州方言中用重疊與否來區分對母親的母親和丈夫的母親兩種不同的稱呼。
五、“老**”結構
筆者作為地道的孟州人,仔細觀察整理家鄉人民的日常用語,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孟州方言中存在大量“老**”結構,“老”作為程度副詞和時間副詞修飾形容詞和動詞,當然,這也是焦作方言的顯著特點。在孟州方言中,“很、老、可、怪、格外、”等程度副詞都被廣泛使用,但是“老”在孟州方言乃至焦作方言中的適應性更強,在使用頻率、感情色彩上都明顯高於其他程度副詞。